朱一龙首映礼的发言,在全网火了!张艺谋的评价,终于有人信了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0 07:40 2

摘要:7 年前,在他出演 16 部作品中,一半是名字都没的“未知角色”,演员表上更是 “查无此人”。

7 年前,在他出演 16 部作品中,一半是名字都没的“未知角色”,演员表上更是 “查无此人”。

7年后,即使他拿下了 80 后演员里首位金鸡最佳男主,但仍因“流量标签”被群嘲“花瓶”。

谁能想到?如今,朱一龙在《东极岛》首映礼上的发言,突然全网爆火。

而张艺谋多年前对他的评价,竟成巧妙预言,他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01

朱一龙的新电影《东极岛》可谓是上映即爆。

预售时,已经破3000万,而且预测票房更是高达10亿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的制作也是非常精良:耗时6年筹备、7个月实拍的水下战争巨制。

从搭建真实1:1巨轮,再到自研“造浪”技术,是华语电影史首个最长水戏电影。

而且,电影的立意同样非常震撼人心。

到384名英军战俘的真实营救事件改编,每一帧都在刷新观众对战争片的认知。

可谁能想到,比票房数字更炸裂的,却是朱一龙在首映礼上的两段发言?

当被问到:“抗战胜利80周年节点上,《东极岛》与其他主旋律电影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朱一龙的回答却直接撕开了历史叙事的新维度:

“历史不一定都是英雄书写,更多是老百姓这样的小人物在残酷现实中的选择。”

而这恰好与电影中渔民群像的刻画形成互文。

这部电影正是从舟山的一个小岛延伸出来,而朱一龙饰演的阿赑更是一个再渺小不过的渔民。

但是,他孤身一人上船,面对长枪和刺刀,他没有犹豫,徒手用利刃偷袭数名日军。

不仅如此,吴磊饰演的阿荡目睹战友被枪杀后大喊“这片海我们自己管”的血性觉醒。

再到倪妮饰演的阿花打破“女人不能出海”的桎梏率队救援。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正是有着每一个渺小的人物,才拼凑出了“普通人的英雄主义”。

正如导演管虎所言:“这不是军队的战斗,是手无寸铁的渔民与现代化武器的对抗。”

更令人意外的是,面对“日本人质问中国人为何抓着历史不放”的尖锐提问。

朱一龙的回应直接冲上热搜第一:

“就像电影中的台词一样,‘不能跪,跪久了就站不起来’”。

“中国人的善良不是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生存哲学。”

“希望这部电影可以成为一张中国人的精神名片,真正地让世界了解到中国人真正的精神面貌,是以忍让和善良为底色,但我们绝不软弱。”

他寥寥数语,便将《东极岛》的精神内核推向高潮。

在朱一龙饰演的阿赑身上,他把矛盾演绎得淋漓尽致:

前一秒他生气自己的弟弟捡到了一个“外来入侵者”,让他赶紧把这个人扔海里,以绝后患。

但是后来,他却孤身犯险,带领着所有壮丁直奔日军船只,救下了300多名英国战俘。

他冒死营救英军战俘的壮举,正是彰显了我们“善良”的传统美德。

可是,朱一龙走的从来不也是一帆风顺的坦途,所有人只见他风光却不见付出。

02

“朱一龙出演的《人生大事》让我看得是心服口服,作为金鸡奖评委,15各评委反对票为0”

金鸡奖评委刘佩琦的评价,撕开了朱一龙通过《人生大事》的艰辛转型之路。

朱一龙为了塑造殡葬师莫三妹,他在武汉40℃高温下每天往返殡仪馆观察学习。

不仅如此,他在观察遗体整容师的工作状态后,自己设计出了“用燃烧的纸钱点烟”这种颠覆形象的细节,无比贴合这个小混混形象。

在与小演员杨恩又对戏时,他被反复咬胳膊、吐口水没有一句怨言,反而还在关心小演员。

哪怕膝盖在水泥地上爬至血肉模糊仍坚持实拍,导演刘江江心疼地说:“他的腿就没好过”。

正是这种近乎自虐的投入,才让他在片中呈现出从麻木到觉醒的鲜明层次感。

前一秒还玩世不恭地说出:“老子是你爸爸”;

后一秒却直接在殡葬现场红着眼眶说出:“人生除死无大事”。

这种撕裂感直接让无数观众观众第一次意识到:

这个曾被嘲 “花瓶” 的演员,早已用角色撕碎了流量枷锁。

若说《人生大事》是破局之作,《消失的她》则是朱一龙的 “颠覆宣言”

“好的演员就像液体一样,我觉得朱一龙就是有这种新鲜的,有液态化的气质”

陈思诚对朱一龙“液态化气质”的评价,在《消失的她》中得到完美印证。

这部电影是朱一龙演艺生涯中,首次挑战反派,但演得让我们都“恨之入骨”。

在饰演何非要编造一个个谎言遮盖真相时的内心慌张,他加入了的“眼角抽动”这种微小的表情。

为了营造“爱妻人设”,在说话时一遍遍“手指无意识摩挲婚戒”的小动作都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

相信无数人都记得影片最后的那场剃头戏。

朱一龙即兴发挥的一滴鳄鱼的眼泪,就如同张曼玉在《甜蜜蜜》中看到米老鼠纹身,先笑后哭一样,直接被陈思诚称为“神来之笔”。

他再一次用完全颠覆的演技让业内已清晰看到:

他早已跳出固定角色类型的框定,成为能驾驭多元复杂人性的“真正演员”。

回到《东极岛》的片场,朱一龙的敬业早已成为业内共识。

与他合作《东极岛》的倪妮坦言:

“他在片场永远第一个到,会反复和对手演员打磨台词的呼吸节奏”。

陈凯歌甚至都在首映礼上感慨:

“你现在能演完全不同的角色,这才是演员的生命力”。

从莫三妹的市井烟火,到何非的暗黑人性,再到阿赑的血性觉醒,他用三部作品完成三级跳:

《人生大事》打破流量标签,《消失的她》突破角色边界。

而如今《东极岛》则将这份成长沉淀为一个花瓶到正剧演员的“演技风骨”。

正是这种从顶流到演技派的蜕变,恰恰完美印证了张艺谋的那句话:

“同行的荣誉最难拿,业内的评价最精准”

所谓“流量”“花瓶”的标签,早已被他用一部部作品冲刷成如今成功的勋章。

最后

从殡葬师到赌徒,从渔民到疯子,朱一龙用十年时间证明:

真正的演员从不怕角色的液态化变形,只怕被固化的人设困成死水。

当金鸡奖评委的全票认可、陈思诚的液态化赞誉、张艺谋的同行者箴言交织成网。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演员的成长史,更是中国电影工业最新的标杆:

对“流量明星”的抵制和对“演技至上”的集体呼吁。

正如《东极岛》首映礼上那句“善良不是口号”的全民共鸣。

朱一龙用每一个毛孔都在演戏的姿态告诉世人:流量会褪色,但演技永远滚烫。

来源:美图看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