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通过“洗相片”的主线贯穿始终。整个故事情节以小邮差在沦陷后的南京城被日寇误认为是照相馆学徒,因而被命令冲洗相片为开端,讲述了小邮差、翻译官、金老板一家等在日寇威胁下想法各异、但皆艰难活命的中国人的遭遇和心理变化。当他们梦寐以求、认为可以保障逃命的通行证到手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30万人
昨天陪孩子去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
影片通过“洗相片”的主线贯穿始终。整个故事情节以小邮差在沦陷后的南京城被日寇误认为是照相馆学徒,因而被命令冲洗相片为开端,讲述了小邮差、翻译官、金老板一家等在日寇威胁下想法各异、但皆艰难活命的中国人的遭遇和心理变化。当他们梦寐以求、认为可以保障逃命的通行证到手后,当金老板在妻女临行前一次次拉下取景幕布——从故宫到长城、从挹江门到黄鹤楼,小小幕布上的“大好河山”与照相馆外的断壁残垣、血流成河所形成的鲜明而震撼的对比,将故事情节与情感共鸣推向高潮。最后,在几乎全员牺牲的代价下,日寇兽行暴露于天下。影片最后,照片作为定罪的铁证,战犯被判处死刑。就在这样的意犹未甘之下,片尾字幕打出“松井石根仍被供奉在靖国神社”,试问有哪位国人的心不被深深刺痛?
战争下断壁残垣
而令人不甘与刺痛的,还并不仅在影片之中。
在真实的历史中,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时,15岁的罗瑾在南京华东照相馆做学徒。他亲眼目睹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罗瑾在日寇送来冲洗的胶卷中发现日寇屠杀我同胞的场面。为保存罪证,他悄悄多洗并保留起来装订成册。后为躲避搜查,罗瑾把该相册藏在毗卢寺厕所的墙缝里,并用泥糊起来。日本投降后,罗瑾的同学吴旋将血证相册上交南京临时参议会。此后的庭审中,这1些照片为日本战犯谷寿夫定罪做出了重要贡献。谷寿夫被执行枪决。
日寇暴行照片
但是,就如同影片中一样,历史与现实让人心有不甘,给人以极大的刺痛:
侵华日军的头目冈村宁次被先是国民党政府宣布无罪释放,后又在共产党抗议和李宗仁下令逮捕的情况下,汤恩伯拒不执行并将其放归日本。后期他甚至还受聘于台湾,未受惩罚。
731部队的创始人和头目石井四郎以手中掌握的大量细菌试验资料收买了美国,从而逃脱了被作为战犯而审判,未受惩罚。
新闻图片:南京九华山公元寺庙内供奉日本战犯牌位
2022年,南京玄奘寺被发现供奉日本战犯牌位。其中有南京大屠杀首恶乙级战犯谷寿夫,还有制造了百人斩杀人竞赛的丙级战犯野田毅,用军刀砍杀了300多中国居民的田中军吉。后据公安机关立案调查,90后中国人吴啊萍因个人原因供奉牌位,涉嫌犯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
新闻图片:南京日本战犯牌位事件处理情况
2022年南京曾计划举办夏日祭活动,但因舆论争议被紧急叫停。2022年是南京大屠杀75周年,但“夏日祭” 活动在多地出现,且多数打着动漫展等旗号,试图以二次元文化为切入点吸引受众。但是,文化交流不是遗忘历史的理由。只有在尊重历史、坚守民族情感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积极、平等的文化交流,让不同文化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绽放光彩。
二十多城市计划举办夏日祭,连线轮廓形似日本地图
认知历史与现实并不是仇恨教育,而罔顾历史肆意现实一定是有所图谋。那些标榜反对仇恨教育的人们,应该看看别人在做什么。
日本战后多位首相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甚至现任首先石破茂在2024年10月份明确表示“拒绝以任何形式参拜”,但在2025年4月却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供奉祭品。
不单是日本。在东京战犯审判时,印度法官帕尔认为侵略战争是国家行为,个人不该担责。中国法官梅汝璈据理力争,最终绞死7人。而帕尔回国后出版《日本无罪论》。日本首相岸信介三次请他访日“授勋”;2005年靖国神社给他立碑为“正义的孤勇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专程拜访帕尔后代,感谢帕尔“守护了日本尊严”。那么中国的尊严呢?
东京战犯审判
无论影片、历史,还是现实,我们都有很多无法忽视的细节。
影片中,小邮差最后说出的那句“我们不是朋友”是如此的震撼人心。影片开头的尸横遍野与影片结尾处行刑场上寥寥无几的日本战犯相比,给人更深的不甘和刺痛。
历史上,南京城中被挑在枪尖上的婴儿,与日本投降后东北人民收养的日本遗孤,不是更加鲜明的对比么?中国从不缺少宽大的胸怀,但更不该缺少铭记历史的血性和骨气。
现实中,靖国神社的祭祀,与国内对于所谓仇恨教育的反对,不也是更加让人不甘和刺痛么?我们承认和感念“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情谊,但也不能忘怀民族历史上的刻骨之痛,不要成为影片中迷信和受骗于日本人的那个翻译官。
古人说:百世之仇,犹可报也。还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承认不甘、承认刺痛,就是承认现实。加倍努力,就是争取未来。
犬戎之乱,天下纷争动荡五百载;永嘉之乱,神州混战分裂三百年;晚清之乱,中华衰落沉沦一世纪。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中国清朝疆域
来源:三半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