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首映 “歪曲历史比遗忘更可怕”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0 00:34 1

摘要:电影《东极岛》刚首映那天,现场气氛几乎可以用“炸裂”来形容。不是靠流量,不是靠噱头,而是靠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把全场观众的热泪直接逼出来。这是一部拍了六年的片子,不靠流量炒作,不卖惨情消费,是真刀实枪把我们老百姓的英雄事迹搬上了大银幕。

#高铁2小时直达旅游圈#

被埋了83年的中国人英雄故事,终于等来了一次集体觉醒。

电影《东极岛》刚首映那天,现场气氛几乎可以用“炸裂”来形容。不是靠流量,不是靠噱头,而是靠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把全场观众的热泪直接逼出来。这是一部拍了六年的片子,不靠流量炒作,不卖惨情消费,是真刀实枪把我们老百姓的英雄事迹搬上了大银幕。

你能想象吗?为了救384名英国战俘,中国渔民冒着炮火出海,只因为他们坚信“海上有难,必救”。这种义举换成今天,可能都能上联合国和平奖。这种事居然是真的发生在83年前的中国东极岛上。

而我们,居然很多人从来都没听说过。

导演管虎这次真是“梭哈”了。他说得很直白:拍这部戏不是为了票房,是为了让世界知道,中国人不是坐等被救的。我们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是主角之一,不是配角,更不是路人。

这话,戳心。

我们太久没听见自己的声音了。多少次看战争片,主角都是外国人,中国人最多沦为背景板。这一次,《东极岛》把话筒拿回来了,而且直接怼在了世界面前。电影一刀刀地切开历史的遮羞布,把那些尘封的、被有意忽略甚至篡改的东西,赤裸裸地摆在观众面前。

而且不是喊口号式的“民族情怀”,是真的把故事拍到你心里去。

朱一龙饰演的阿赑,一出场就自带血气。反杀日军那场戏,他自己设计的割喉动作,刀刀致命,连日本演员都被吓到。那种眼里含泪、手起刀落的狠劲,不是演出来的,是沉进角色骨子里的愤怒与觉醒。

我敢说,朱一龙这次是豁出去了。他不是在演戏,他是在还一段历史的债。

吴磊演的弟弟阿荡,从“必救”到“必报”,那种愤怒和成长,一点不比战争场面逊色。你能从他眼神里看见,那是一个男孩成为男人的瞬间,也是一个民族从沉默走向呐喊的时刻。

倪妮饰演的阿花更是点睛之笔。她一句话:“我不光为了自己,我还为了海上那么多条命”,直接把所有人打动了。这不就是中国人的大义吗?有血性,有情义,更有担当。这才是真正的“我们中国人”。

拍这部戏有多难?水下实拍,7个月封闭式训练,搭建整条渔村,重建一艘巨轮。这些在电影幕后花絮里看到都觉得不可思议。国外团队都说“几乎不可能完成”,结果我们中国人真就硬生生把它干成了。

谁说我们电影工业不行?这次《东极岛》就是底气最足的一次反击。

而且这电影不是只拍出来自己人看。主创在现场说得很清楚,这部电影不仅要让中国人看到,更要让日本人看到,让全世界都看到。这是中国的历史,但更是全人类该记住的良知与正义。

不少明星看完都哭了。梁家辉直接“哭了一整晚”,用抱拳致敬电影主创。冯小刚也罕见表态,说这部片的“义”字,比什么特效都震撼。还有导演曹保平也说,这片子让他懂了当年管虎“一脸难色”是为了啥。

别再说什么“主旋律电影没人看”。观众不是傻子,什么是真情实感,大家都看得出来。

这就像当年《八佰》刚上映一样,被质疑、被争议、被看不起,但到最后硬是靠实力和情怀,赢得了一大片观众的心。如今的《东极岛》,比《八佰》拍得还要苦、还要真,它补齐的,是我们民族记忆中缺失的一块拼图。

更动人的是,现场还有救人渔民的后代现身发言。他说:“我父亲就是当年出海救人的渔民之一,谢谢电影把我们东极人民的精神传到全世界。”这句话,直接让人破防。

这不是拍个电影赚点钱,这是一代人用尽全力去还原一段被掩盖的真实。而观众买票进场的意义,也不再只是看一部片,而是在完成一次民族记忆的修复。

像《东极岛》这样的电影,不应该被埋没。它不靠话题炒作,不靠绯闻造势,靠的是一群人不计成本的坚持与执着。

也许,有人说“这种题材不吃香”,可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骄傲的地方。娱乐圈的热闹可以有,但也应该给真正有意义的作品一点掌声。

如果你也感同身受,那请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因为在我们每一次转发、每一个评论、每一张电影票的背后,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交代。

我们的海,我们自己管。我们的英雄,也该我们自己传。

来源:神秘高山6o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