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本的核心主题是“人生重启”:只要按照我的剧本,就能让你拥有过去只敢奢望的生活。
作者|哈大人
编辑|知愚
前段时间,肖央主演的电影《人生会议》刷爆网络。
剧本的核心主题是“人生重启”:只要按照我的剧本,就能让你拥有过去只敢奢望的生活。
无数人都被这个设定所吸引,纷纷走进影院,毕竟说到底,现实中,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充满了“悲痛和无奈”,人人都想用重活一世。
近些年来,肖央饰演的角色,总能聚焦在小人物身上,让人直呼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而这份对 “小人物” 的精准捕捉,或许早在他自己的人生轨迹里埋下了伏笔。
01
1980年,肖央出生在河北承德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从小热爱绘画,为了追求梦想,经历了两次复读,三次中考,才如愿进入了央美附中学习。
但很快,他发现美术并不是一份好职业,最后高考时,选择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从事影视广告导演专业。
大学毕业后他认识了王太利。
此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两人因为彼此欣赏,觉得对方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好搭档,所以2007年,两人成立了筷子组合。
一部搞笑的mv短片《男艺妓回忆录》,让这个组合意外走红于网络,这让两人信心大增,认定自己就是吃网络这碗饭的。
可是,后来他们拍摄了几部搞笑视频,但都反响平平,得不到投资方的青睐,组合一度面临解散。
直到短片《老男孩》的问世,像一把尖刀戳痛无数人心,瞬间爆红,也让这个“老男孩”真正走入大众视野。
歌词:“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道尽了梦想被现实磨平的无奈与不甘。
2011年,王太利父亲的骤然逝世,让肖央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他执导的短剧《父亲》,再获好评。
之后,随着《小苹果》火遍大江南北,彻底将肖央推向歌手生涯的巅峰。
当时的他,每天都辗转于各大平台,一遍遍重复唱着《小苹果》。
肖央觉得自己的人生只剩下“小苹果”了。这他感到迷茫,他从未想过做歌手,更不喜欢站在舞台中央的自己。
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毅然决然地与歌手身份道别。
虽然网上时不时的会有“筷子组合”解散的新闻,但是从两人的微薄动态中,却从没有承认,两人至今依然是好友,只是人生的方向不同。
02
2014年,肖央选择去好莱坞学习,并幸运地结识了导演陈思诚。
2015年,对肖央来说,是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唐人街探案》中,肖央饰演了一个小警察:坤泰。
一出场,那种痞里痞气的形象便深入人心。
一开始,肖央对于这个角色是比较反感的,他害怕坤泰这让一个 “负面”的角色,给自己的演员生涯带来不好的影响。
不过后来他想通了,就当来玩的,不用给自己压力。
正是肖央的这种心态,让一个略显“油物”的小角色,被肖央精准捕捉到了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存困境。
剧中,坤泰探案能力不行,但为人处世却尽显圆滑,总会在各方势力之间不断周旋,在夹缝中为自己求得一线生机。
肖央,用自己的理解,把一个又一个小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
随着,电影《误杀》和《误杀2》的成功,让观众看到了肖央对于小人物更深层次的塑造。
剧中,他们都只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父亲,但他们也会为了家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误杀》系列电影,对肖央的演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拍摄《误杀1》的时候,因为没有做过父亲,却要在剧中饰演一个17岁孩子的父亲,让他略显尴尬,只能硬逼着自己去表现父亲这个角色,当时这个角色带给他不小的压力。
但是在《误杀2》中,因为孩子的年龄较小,让肖央成功的代入到了父亲,这样一个角色中, 激发了自己内心的最真实也最柔软的一面。
剧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肖央在医院大厅,愤怒的喊道:“过一个小时,我就杀一个人!” 他的表情从空洞到无奈的大笑,再到叹息,最后无奈的咆哮。 这份情绪的渲染力,短短的一幕,竟然吓哭了当场的女演员。
也正是有肖央对于角色的深刻代入,“拳拳到肉”的刻画, 才让观众深切的感受到了,一个作为父亲的小人物,那种来自灵魂身处的恐惧与悲哀。
肖央多次说过,一定要让角色先打动自己,只有先触动自己,才能触动观众,也才能更好的与这个世界共振。
03
生活中的肖央,与很多身处聚光灯下的艺人不同,他选择了一种远离喧嚣、平凡普通的家庭生活。
他的妻子是圈外人,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两人育有一个女儿,这让他的家庭生活,低调且平凡。
在这个充斥着名利喧闹的圈子里,他的家庭成为了他温馨的避风港。
对于善于观察凡人悲喜的肖央来说,这份柴米油盐的日常,女儿成长的喜怒哀乐,成为了他体味人生,创作灵感的源泉。
工作中,他极少谈及自己的家庭生活,只是偶尔会被媒体捕捉到一家三口温馨的画面。
平凡幸福的家庭生活,诠释处的小人物悲欢离合再合适不过。
肖央总说:
以前总希望观众“记住我”,因为我是演员,我需要让观众知道我是谁;
现在总希望观众“忘了我”,因为我是演员,我需要让观众忘记我是肖央,而记住剧中的我所刻画的那个角色。
从《老男孩》、《父亲》,再到《唐探》《误杀》《人生会议》,这种对小人物,悲与痛的精准刻画,让观众记住了“他”,也忘记了“他”。
肖央,追求的并非是个人的光芒,而是沉浸于角色之中,让每一个被生活磋磨的“普通人”自己站出来说话。
正是这份有意的“隐退”,让那些被他灌注生命的小人物,超越演员的标签,真正的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普通人的悲与痛,是他与这个世界共振的主旋律。
来源:柴叔带你看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