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翻红的背后,是普通人对人生希望的投射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09 10:01 2

摘要:在他的直播间,尽管他总是告诉连线的人,积极的处理问题,但无论是他的样子,还是只听他的声音,悲观的感觉都会感染到每一个进入直播间或者看到视频的人。大冰的悲观是他一开始就讲明了的,如果有人疑惑,他还会反复的解释说明。

再次看到大冰,还是熟悉的样子,感觉却不同了。记忆里活力满满,干劲十足的大冰哥哥,如今说这个娑婆世界已经烂透了。

很多人跟他连线,希望借由他的睿智,得到一些启发,婚姻,生活,或者工作。但他说,我们只是聊聊天。

在他的直播间,尽管他总是告诉连线的人,积极的处理问题,但无论是他的样子,还是只听他的声音,悲观的感觉都会感染到每一个进入直播间或者看到视频的人。大冰的悲观是他一开始就讲明了的,如果有人疑惑,他还会反复的解释说明。

这不是很矛盾吗?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但却向一个悲观者求取人生良计。在这种矛盾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机缘呢?

毫无疑问,大冰是聪明的,但公众对他的聪明也同样有着一种矛盾的心态。大冰给出一些建议时,大家会觉得大冰如此聪明,各行各业竟都有所涉猎。而当大冰娓娓道出生活的艰辛时,公众会产生一种错觉:他跟我一样,或者潜意识中会产生一种错位的期许:说不定我努努力也能像他一样,在瘦田里耕出希望呢!

矛盾的产生一定是有原因的,公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矛盾,本质上就是人们不想对生活失望,但现实的艰难和生活的机械无趣又时时刻刻在提醒自己,生活好像看不到什么希望。在面对现实和逃避现实之间,大多数的人,鸵鸟一样的选择麻木,选择不去深究,选择就这样糊涂的过。

白天的忙碌或许可以冲抵几分思绪,但夜晚的无话可说却无法消弭内心深处微弱的呐喊:这样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意思?我的人生还有希望吗?

公众苦焦虑久矣,苦鞭策久矣。

从小读的书,听的话,都是努力就会有回报,勤奋就能有收获。长大了却发现,努力不一定有回报,勤奋与收获的关系也并不绝对。但长期的习惯让我们总是不自觉的陷入自我和他人的鞭策中:想要收获就得再努力一些,实现不了就是自己还不够勤奋,能力不足。

自我鞭策无果,便会陷入到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中,我有罪,无能便是原罪。

但,大冰说,是这世界病了,烂透了。原本打算老实“服刑”的人,突然有了共鸣者,他们一方面希望大冰能懂他们的艰难,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大冰能帮他们解惑一二,让他们能继续追寻那渺茫的希望。

甚至,很多人都没意识到:他们中能像大冰这样聪明的人,寥寥无几,甚至没有。

大冰,像个符号,人们望梅止渴。

他是艰难求学后就业无门的人的引路灯,他是在外卖、快递、基层岗位中艰难求生的人的安慰剂,他是普罗大众痛苦的麻醉剂……

但,大冰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甚至不能真实的帮助连线的人,所以他是彻底悲观的,又是悲悯的,从这个角度,大冰本身的确跟我们很像,很像,我们只是痛苦着不同的痛苦……

来源:漠然分享美食健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