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视“背刺”,遭影圈排挤的陈佩斯,用十字宣言被人民日报认可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08 20:57 1

摘要:官司胜诉了,但是他也从此再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有好多人认为他的光芒已经“陨落”了。

文丨禄

二十几年前,被人称赞的春晚演员陈佩斯因为版权问题和央视打了场大官司。

官司胜诉了,但是他也从此再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有好多人认为他的光芒已经“陨落”了。

但是没想到陈佩斯闷声干大事,直接逆风翻盘,用十字宣言直接登上了人民日报。

当年陈佩斯在春晚的精彩表现,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他的名字,那时候可是初代小品。

陈佩斯和朱时茂两人演的简直让人笑的肚子疼,而更可笑的是,居然这还是“删减版”,有人透露啊,其实这个小品还能更搞笑。

当时彩排时候给大家看了,没想到都笑的前仰后翻,但是毕竟春晚是大雅之堂,这样属实不太合适所以被迫删减了些。

之前陈佩斯还被面店老板怀疑过“精神问题”,原因就是陈佩斯连吃了好几碗面,吃个面还不“消停”。

其实这是因为陈佩斯完全是个“细节狂”,在小品吃面条中,因为没办法将真实的面条带到舞台上,他只能“假装吃面。

春晚看似几分钟的作品陈佩斯却反复研究,小品中一个带帽子的角色,他都会反复研究帽子的倾斜度,追求完美。

但是春晚似乎“并不喜欢他”,原因就是因为陈佩斯太追求完美了,将春晚小品当做艺术品尽可能的为观众呈现出最好的作品。

很多次的提议都被后期人员无情拒绝了,毕竟又费钱又费人的事情谁又愿意回去做呢。

身为一个艺术家,却却没有自己艺术品的话语权,这不是极大的侮辱吗?

而且据陈佩斯透露,春晚的后期人员存在“内卷”现象。

创作者们虽然在一块工作,但是却也互相提防着,本该是一件至高无上的艺术作品,却被逐步的商业化。

这些都太让看重艺术的陈佩斯寒心了,而更伤人的是,没想到央视还能更“无情”。

央视名下的一个公司,竟然将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制作成光盘售卖,盈利无数。

这样赤裸裸的“欺负”让两人终于压不住怒火了,直接将央视告上法庭。

还好这一官司有了好结果,两个人成功的赢得了这场官司,而且央视赔给了两人三十三万,但是两人也同样失去了和央视合作的机会。

不过在陈佩斯看来,这也是最好的结果,他早就不想待了,这大概也是他反抗的一种方式。

与其说是被迫“封杀”,不如说是陈佩斯主动退出的,退出这片混沌。

十字宣言

之后的陈佩斯就逐渐淡出荧幕了,开始逐渐专注于话剧,但是没想到近期的一场亮相,彻底的让大家震惊了。

这陈佩斯还真是闷声干大事,直接拍电影去了!

但是上映初期排片量仅仅百分之五,和同期电影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毫无可比性。

谁知道这部神剧《戏台》后来直接口碑逆袭,全场满座,票房整整翻了三倍。

有人说陈佩斯简直是个“疯子”,因为他对于拍戏简直太疯狂了,投资方老是撤资,他就直接将自己的房子做抵押!

而自己的好友朱时茂也是相当的给力,直接赌上了自己的养老金。

这部剧整整耗时七年,只为了呈现这短短的两个小时,在投资方要求“加塞”演员时,陈佩斯的态度更是坚决如铁。

霸气的回复到:艺术不跪,资本人要站着活!据说,因为他的执着最终影片足足超了预算百分之三百。

为了拍戏,68岁的陈佩斯亲自上阵,担任主演,他为了呈现戏曲的艺术,一天休息时长甚至达不到正常标准。

他还请来了戏曲专业户尹正,还有黄渤这个专业老演员。

剧中,为了追求真实感,好多场景都是实实在在的真材实料。

比如说剧中有一幕是烟雾效果,陈佩斯用的完全是真烟,黄渤被呛的更是睁不开眼睛。

这样下血本儿的电影,要是别的制作人,肯定会想尽办法的进行宣传。

就比如说《戏台》同期上映作品《长安的荔枝》。

在没上映时就早已“名声大噪”,别的同档期的电影也在争先恐后的进行宣传。

但是这位老头子的电影却连上映的那一天都鲜有人知。

陈佩斯却像个没事儿人一样,任凭电影“自生自灭”,因为比起铺天盖地的宣传,他更注重作品的质量。

他相信“愿者上钩”的这个道理,他相信口碑的重要性,陈佩斯这场“豪赌”确实成功了。

这部电影很“荒谬”,可他就是用这种荒谬的表达手法讽刺了资本的黑暗一面和大部分时候无奈的艺术妥协。

陈佩斯让更多人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得不说,这一场翻身仗打的实在是漂亮!

名气再次回归的陈佩斯更是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他的十字宣言:

“长期主义”就是“戏比天大”。

经历了20几年的艰辛酸苦,陈佩斯终于重新站起来了。

那年央视的“背叛”,让陈佩斯彻底寒心,同时他也几乎失去了工作的机会。

无奈之下,他只好自己找活干,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只能靠抵押自己的房子来维持生活。

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艺术家,还做过“果农”,这样巨大的落差,实在是太令人痛苦了。

好在他的艺术之火,一直燃烧,从未熄灭,既然离开了这种“商业化”严重的地方,那他就从最纯粹的地方开始做起。

那就是话剧,但是话剧这种东西,年龄局限性太大,大部分观众都是中年人,陈佩斯却秉着艺术为大的想法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之前的话剧《惊梦》直接巡演了一百五十场,票房达到了四千万,这已经是硕大的成果了。

今年《戏台》一出,直接将戏曲艺术“爆火”了一把,陈佩斯的努力也被更多人看到了

很多人都说陈佩斯“出了口恶气”,央视“压制”他,那他就“刚”给他们看,可是陈佩斯自己却不这样认为。

他说当年离开并不是单纯为了对抗,而是对艺术自由的坚持。不得不感叹这样的格局实在是大。

也希望这样一直坚守初心,为了艺术呕心沥血的艺术家能被更多人看到。

来源:肥猫吃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