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鏖战!幸福蓝海,内生力不足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17:15 2

摘要:猫眼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南京照相馆》实时累计票房约14.19亿元,位列暑期档票房第一,开年以来票房第三(第一和第二分别为:哪吒之魔童脑海和唐探1900)。

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绿豆汤

暑期近乎过半,暑期档票房大战仍在继续。

猫眼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南京照相馆》实时累计票房约14.19亿元,位列暑期档票房第一,开年以来票房第三(第一和第二分别为:哪吒之魔童脑海和唐探1900)。

作为本片联合出品方之一的#幸福蓝海股价也成功实现5天4板。公司的市值一改最近五年持续低位震荡的局面,短短几日,市值直逼百亿大关。

来源:亿牛网

虽然,《南京照相馆》的人气为公司带来了市值的短暂回升,但从基本面来看,幸福蓝海过去五年连续亏损,业绩严重缺乏内生增长力。

一、院线承压,收入断崖下跌

幸福蓝海是一家注册在南京的影视文化公司,生于华东立足于华东。2024年,公司85%以上的收入来自华东地区,其他地区业务十分有限,或许这也是其与《南京照相馆》缘分的起点。

来源:同花顺iFinD-营业收入结构

业务来看,公司主要是#电视剧 和#电影 两条业务线。具体来看:电视剧业务主要涵盖制作和发行;电影业务则涵盖了制作、发行、院线和放映整个产业链。业务虽全,但收入来看,还是有所侧重。

历史数据显示:一直以来,公司电视剧业务,虽也有作品推出,但很少有现象级作品,收入占比十分有限。

而一部电影,成功呈现于观众面前,主要包括:制作(俗称制片方,负责电影的投资和制作)、发行(俗称发行方,负责电影宣传和发行)、院线(负责管理影城和排片协调等)以及影城(电影终端放映)四个环节。

过往作品来看,很少出现公司主投的作品,就连《南京照相馆》也是参投。可见,幸福蓝海的制作能力相对较弱,公司主要收入只能来自院线和放映环节。历史数据来看,公司80%的收入依靠院线发行及放映

来源:同花顺iFinD-营业收入

然而,2020年开始,受肺炎疫情影响,所有影城均暂停营业。影院长时间停业,导致公司收入断崖下跌。疫情期间,流媒体平台凭借其便捷性异军突起,很大程度改变了人民的消费习惯。疫情之后,一方面受消费降级,另一方面受自媒体流量分割,幸福蓝海的收入持续低位震荡。

二、发力电视剧,失败告终

面对自身在电视剧方面的短板,幸福蓝海也曾试图补短,但最终失败告终。

2017年,为增强公司的影视剧剧本原创和改编能力,提高在电视剧方面的盈利能力,公司以7.2亿元现金受让笛女传媒80%的股权。

来源:同花顺iFinD-重大资产运作-收购兼并

公开信息来看,笛女传媒在影视剧制作方面能力还是十分突出。其经典作品《娘亲舅大》、《三妹》和《母亲母亲》等作品均受到观众广泛好评。

然而,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往往出乎意料。

2017年12月,公司根据约定支付了50%的股权受让款,即3.6亿元。2018年,公司在督促幸福蓝海清理账面应收款时,发现笛女传媒在重组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导致账面应收款严重不实。2019年,双方走上法庭。截至目前,幸福蓝海虽已胜诉,但3.6亿元股权受让款,只追回了3000多万,剩余3.3亿元仍悬而未收。

来源:幸福蓝海2024年年报

2024年3月,公司对笛女传媒派出的董事、监事和高管等人员辞职,完成控制权移交,笛女传媒不再纳入幸福蓝海合并范围。同时,公司采用追溯法对历史期间合并财报进行剥离。

一进一出,幸福蓝海发力电视剧的愿望,彻底成为泡影。

三、累亏超10亿,警惕票房幻觉

电视剧和电影的双重打击下,过去五年,幸福蓝海连续五年亏损,累亏超10亿元。

来源:同花顺iFinD-净利润

《南京照相馆》虽能为其带来一定的业绩,但也要防范票房幻觉

根据行业惯例,影片的总票房扣除8%的税费和专项资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约为票房的5%)后,需在制作方、发行方、院线和影城四个环节进行分账。

首先,虽为影片的投资方之一,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投资比例较低,预计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有限。

来源:幸福蓝海公告-2025年7月30日

其次,作为院线方,幸福蓝海的大本营在南京,而南京只是票房的一部分。此外,根据幸福蓝海2024年年报披露,公司2/3以上的影院为加盟影城。换句话说,放映分账大头还是加盟影院的,幸福蓝海只收个加盟费。

来源:幸福蓝海2024年年报

所以,票房是一回事,公司拿到手的利益则是另外一回事。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来源:浩海投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