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喂嘴里都不会吃, 与王为念离婚、艺名被收的小香玉, 终是自讨苦吃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07 14:25 2

摘要:可是,命运有时候就是喜欢偏爱有些人,在2025年,60岁的小香玉,依旧穿梭在各大节目和活动中,2月的时候,她站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舞台上,在6月,她又出现在了《梨园春》节目里,7月时,她还穿着红色正装,走下舞台,走进人群,拿着话筒又唱又笑。

没了小香玉的名号,谁还知道陈百玲是谁?

小香玉在坦诚自己利用完王为念,就离婚的时候,她以为大家还会像以前一样支持她,但令她意外的一幕出现了,大家都在替王为念打抱不平!

可是,命运有时候就是喜欢偏爱有些人,在2025年,60岁的小香玉,依旧穿梭在各大节目和活动中,2月的时候,她站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舞台上,在6月,她又出现在了《梨园春》节目里,7月时,她还穿着红色正装,走下舞台,走进人群,拿着话筒又唱又笑。

常香玉,豫剧界的一座丰碑,曾凭一己之力为志愿军捐献飞机,是河南人民心中的骄傲。她的继孙女陈百玲,1965年生于戏曲世家,自小便耳濡目染,将奶奶奉为偶像,一心要让常派艺术发扬光大。

尽管父母历经动荡,希望她学门技术安稳度日,但她骨子里那股子执拗劲儿,驱使着她,于是她偷偷报考了艺校,又凭借一副天赐的好嗓子,顺利敲开了艺术的大门。

17岁那年,陈百玲凭一出《花木兰》名动四方,她的扮相、唱腔、台风与常香玉如出一辙,常被观众误认。彼时,年近花甲的常香玉也正视了这位极具天分的继孙女,仿佛流派传承的重担终于有了着落,她郑重其事地赐名“小香玉”,期盼她能承继衣钵。

可这年少的陈百玲却不领情,她觉得“陈百玲”已然闯出名堂,何必顶个没姓氏的艺名?几经劝说,她才不情不愿地接过这个名字,也接下了那份沉甸甸的师徒之义。常香玉将她接到家中,一腔一调亲手雕琢,严苛到连一个眼神都要反复打磨,可她天性跳脱,受不了这份束缚,甚至半夜翻墙逃走,气得奶奶哭笑不得。

陈百玲的叛逆,不仅体现在学艺上,更贯穿了她的情感之路。拍摄豫剧电影时,她与男主角吴臣民坠入爱河,家人觉得男方无论是自身条件还是家庭背景都配不上声名鹊起的她,极力反对,但这反而激起了她的逆反心,她毅然辞去河南豫剧团的工作,远嫁山西太原,与吴臣民结为夫妻。

在这段婚姻里,她强势依旧,一心扑在事业上,拒绝了丈夫要孩子的请求,甚至常在众人面前批评他。两人地位悬殊,感情也在事业的巨大反差中迅速消磨殆尽。

离婚后,她的人生迎来了另一个关键人物——王为念。当时,她正倾尽积蓄,在山西创办一所免费招收孤儿的艺术学校,王为念是当地电视台的主持人,人脉广博,他被小香玉的魄力深深吸引,主动追求。

对那时正为办学手续焦头烂额的小香玉来说,王为念的出现简直是“神来之笔”,他只需动动嘴皮子,就为学校拉来了赞助,解决了练功镜的难题,各种繁琐手续也迎刃而解。

这无疑是一场高效的“结合”,后来小香玉自己也坦承,这段始于2000年的婚姻,目的并不纯粹,她需要一个能在事业上助她一臂之力的人,而王为念恰好完美扮演了这个角色。

婚后,王为念不遗余力地帮她运营学校,事无巨细,看起来比她这个校长还要上心,学校办得风生水起,可两人的生活却一地鸡毛,她将全部心思倾注在事业上,依旧不愿回家生儿育女,王为念那份深沉的爱与期待,最终还是落了空。

更糟的是,她脾气火爆,两人争吵时,说不过便直接动手,曾数次抓伤王为念的脸,让他无法上镜,她甚至还掰断过他的眼镜。2004年,这段维系了四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念及旧情的王为念选择了净身出户。

如果说与王为念的结合,是她对生活实用主义的清醒演绎,那么与奶奶常香玉的决裂,则源于更深层次的理念冲突。办学之后,小香玉愈发觉得传统豫剧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后继乏力,孩子们要谋生,就必须顺应时代。

她大胆创新,将豫剧与小品结合,带着学生屡次登上春晚,一时间名声大噪,她直言不讳地对奶奶说:“时代变了,我不能再搞你那老一套了。”

这话深深刺痛了常香玉,常香玉对艺术传承有着近乎偏执的执念,她曾因女儿常如玉不愿继承衣钵而与之关系僵化,甚至在家中抄起菜刀,硬生生把女儿“逼”到了美国。多年后,当常如玉终于回心转意愿意学戏时,常香玉的晚年才算有了些许慰藉。

这份执念,让她无法容忍孙女对常派艺术的“背离”。祖孙俩的出发点或许都是为了豫剧的未来,却最终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2004年,对小香玉来说是残酷的一年,她刚与王为念离婚,奶奶常香玉也因病离世。

在奶奶的追悼会上,她被媒体拍到提前离场,一年后,谜底揭晓,常香玉的律师公布其生前声明,不仅要收回小香玉的亲传弟子身份,更要收回“小香玉”这个艺名。

她仍是小香玉

外界哗然,多是指责她不尊师重道,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一度跌入谷底。,但她并未就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路。

一个名叫樊泽峰的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他比她小五岁,是经商多年的忠实粉丝,在他悉心陪伴下,小香玉重新振作,42岁那年再次步入婚姻殿堂,并于次年生下儿子,有了家庭和孩子,她似乎终于学会了在事业与生活之间寻找平衡。

如今,趁着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她又活跃起来。她开通个人账号,分享唱戏日常,走到观众中间开嗓献唱,享受着众星捧月的感觉。

她依然顶着“小香玉”的名号,这让许多网友至今仍在质疑,认为这个名号既然已被收回,她便不该再用,批评她只知搞些花里胡哨的表演,对真正的豫剧传承并不上心,当然,也有人认为,她的方式能让戏曲传播得更广,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她似乎早已不在意这些纷争,依旧用自己的方式在艺术道路上行走,将豫剧唱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也拿下了华鼎奖全球最佳戏曲艺术家奖。

奶奶是她无法翻越的高山,是成就她的幸运,或许也是束缚她的不幸,那个曾被亲手收回的名字,究竟是一道耻辱的烙印,还是被她重新定义的一枚勋章?这出关于继承与叛逆的大戏,至今仍在上演。

来源:青梅旭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