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暑期档,当《南京照相馆》票房一路高歌冲破16亿大关时,热搜上挂着的不是哪句催泪台词,也不是某个炸裂桥段,而是一张冷冰冰的“演员票房榜”截图——刘昊然,名字后面赫然跟着“234亿”!
这个暑期档,当《南京照相馆》票房一路高歌冲破16亿大关时,热搜上挂着的不是哪句催泪台词,也不是某个炸裂桥段,而是一张冷冰冰的“演员票房榜”截图——刘昊然,名字后面赫然跟着“234亿”!
全网瞬间懵了:95后这一拨小生里,凭什么是这个不常霸屏、不靠流量剧吃饭的刘昊然?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的《燃冬》里,他还被群嘲“灵气尽失”,胡茬邋遢的形象让全网瞳孔地震,路人缘跌到谷底。加上和周冬雨扑朔迷离的恋情疑云以及“非应届生考编”引发的特权争议,他一度掉粉超20万,连品牌方都连夜撤海报。
01 陈思诚当年的“鬼才一选”,竟真赌中了未来顶梁柱?
命运齿轮的转动,往往始于一次不经意的选择。2013年,陈思诚为《北京爱情故事》选角,不走寻常路。他把十几个少年少女关进屋子玩游戏,玩完了互投:选出你印象最好的异性。那年才16岁的刘昊然,凭着那股子阳光干净、人畜无害的劲儿,在男生堆里票数一骑绝尘,懵懂少年“宋歌”就此诞生。
陈思诚这招够绝:少年心事,就该让少年自己来挑!穿上校服的刘昊然,梨涡浅笑间,把青春的莽撞、羞涩和孤勇演活了。
观众看到的不是表演,是自己呼啸而过的少年时代。
02 争议漩涡中沉默前行,他用角色把质疑碾成齑粉
《燃冬》的滑铁卢,考编风波的喧嚣,刘昊然选择了最笨的回应方式:沉默。直到《平原上的火焰》路演,他才在哽咽中吐露心声:“我只想好好演戏,其他事,交给时间。” 这话听着心酸,却也透着一股狠劲——演员的战场,终究在角色里。
《南京照相馆》筹备时,导演申奥犹豫了:观众能忘掉那个阳光少年,接受一个战火中挣扎的信使吗?刘昊然没拍胸脯保证,而是闷头扎进了1937年的南京。他泡在档案馆抄写家书,连字迹的颤抖都反复临摹;蹲点老邮局揣摩分拣员的神态,更在阴冷防空洞里熬了三个通宵,只为触摸那个年代真实的恐惧。
于是,银幕上的苏柳昌,初见“两日免死金牌”时眼中闪过卑微的侥幸,活脱脱乱世蝼蚁。可当日军暴行的照片赫然眼前,刘昊然用颤抖的手指、瞬间失焦又燃起的瞳孔,让观众听见了一个普通人信仰崩塌的巨响。最终,他将记录罪证的胶片缝进棉袄,在枪林弹雨中狂奔——那踉跄却决绝的身影,完成了从求生到赴死的灵魂蜕变。
03 16亿不是终点,27岁的“老戏骨”才刚刚亮剑
从《北爱》里一笑倾城的梨涡少年,到《唐探》中智商爆表的秦风,再到《南京照相馆》里背负家国血泪的信使苏柳昌,12年,刘昊然把自己活成了一块海绵,在每一个角色里吸饱了人生的况味。陈凯歌说他“眼里有光”,韩寒曾调侃“招聘看脸都得参照他”——这光,如今淬炼得更复杂,也更灼人。
234亿票房背后,哪有什么天降紫微星?不过是把每一次质疑踩碎成阶梯,把每一个角色当作生命去供养。当流量明星们还在热搜浮沉,刘昊然已用冰水里浸泡到嘴唇发紫的偏执,在《南京照相馆》的胶片上刻下了自己的答案。
27岁,手握16亿爆款,头顶234亿光环,他看似站上巅峰。可回望来路,从少年偶像到争议漩涡,再到如今的浴火重生——刘昊然的真正蜕变,或许才刚拉开序幕。
陈思诚当年游戏间的一票,投中的岂止一个演员?分明是未来扛鼎中国电影的一股韧劲。当整个行业都在呼唤“演员信念感”时,刘昊然用十二年的沉默扎根,给出了最响亮的回应。
来源:择铭聊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