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安娴在直播里念叨要在河南买房时,我还以为就是挑个地段、砍砍价的事儿。结果她一开口就说:“必须离我大妹、弟弟家近,开车超10分钟都不行。”我当时就懵了,心说这是买房还是搞亲戚结界啊?
买房这事儿,差点让俩口子吵翻天
说实话,安娴在直播里念叨要在河南买房时,我还以为就是挑个地段、砍砍价的事儿。结果她一开口就说:“必须离我大妹、弟弟家近,开车超10分钟都不行。”我当时就懵了,心说这是买房还是搞亲戚结界啊?
后来才知道,在她们老家,亲戚住得近才叫“过日子”。谁家盖房,兄弟姐妹必来搭把手;农忙时,几家人的地能凑一块儿种;就连做饭少根葱,推门去隔壁借都不用打招呼。安娴说她小时候发烧,半夜是叔叔背着去的卫生院,“住得近,关键时候能救命”。本来想劝她别太较真,可瞅她那认真劲儿,得,这理念怕是改不了。
山姆的“独立空间癌”,安娴不懂
反观山姆,简直是“个人空间保卫战”的头号战士。安娴给我看过他美国公寓的视频:书房门是带密码锁的,卧室跟客厅隔了道厚厚的隔音帘,连冰箱都分了“他的区域”和“访客区”。安娴一开始还笑话他:“一个大男人,搞这么多讲究干啥?”
结果上次视频聚餐,山姆刚吃半小时就想溜,说“得回去处理点工作”。安娴妹妹直接怼:“才聊几句就走,不给面子啊?”山姆急得脸通红,后来安娴才知道,他每天下班后必须有1小时“独处充电时间”,跟手机没电了得插电一样。安娴跟我吐槽:“我晕,这日子往后咋过?总不能吃饭还得掐表吧?”
一顿饺子宴,吃出俩世界的碰撞
要说最绝的,还是去年春节那回。安娴想让山姆感受下“中国年味”,特意拉着他视频参加家庭聚餐。桌上摆着12道菜,七大姑八大姨围着问山姆“在美国挣多少钱”“啥时候生二胎”,山姆脸都白了,手里的筷子跟夹着炸弹似的。
吃到一半,山姆小声跟安娴说想“退退退”,安娴没辙,只能找借口说他“工作急事”。挂了视频,她弟就说:“这外国人咋这么不合群?”安娴郁闷得不行,跟山姆吵了一架,山姆也委屈:“他们问的都是隐私啊,我总不能瞎编吧?”
后来安娴妈劝她:“你爸常说,那谁谁讲的,过日子就像揉面团,得慢慢揣,急不得。”安娴才琢磨过来,山姆不是不礼貌,是他们那儿的规矩就是“少打听私事”;而亲戚们也不是故意刁难,是“关心就得掏心窝子”。
磨合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
现在俩人看房,总算找到点平衡。安娴让步选了带独立小院的房子,山姆的卧室能单独上锁;山姆也松口说“可以每周跟亲戚聚一次”,但得提前一天“预约”。安娴跟我笑:“就这,我妹还说山姆‘瓜兮兮’的,山姆倒觉得‘巴适’,说有进步。”
其实啊,跨国婚姻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矛盾,多半是这些柴米油盐里的小别扭。安娴说她现在悟了:不用非得让山姆变成“中国好女婿”,也不用逼自己学美国人“各过各的”。就像她妈说的“像串珠子,线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松了散架,紧了崩断。
要是你也遇到这种观念拧巴的事儿,不妨学学他们:先认怂,再找辙。他让一步“可以接受每周聚餐”,你退一点“不追问他的隐私”,日子嘛,不就是你哄我让着来?反正最后能过到一块儿去,不就中了?
来源:宇宙第一探索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