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需要脑补的剧情,补完更通顺(3)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07 01:44 1

摘要:王广海拿到照相馆的员工档案,是类似工商、社保备案的那本,上面有照片的。王广海质问阿昌:老板不姓吴呀!陈永泰,十八岁,江苏南通人,你北方口音呀……

《南京照相馆》角色信息量大到可怕。

1、阿昌的北方口音。

王广海拿到照相馆的员工档案,是类似工商、社保备案的那本,上面有照片的。王广海质问阿昌:老板不姓吴呀!陈永泰,十八岁,江苏南通人,你北方口音呀……

阿昌是北方人,演员是河南人。阿昌小时候家里吃不上饭了,来首都投奔表舅,在南京生活了一段日子后,当上了邮差。

表舅这层关系,更体现了离乡背井的迫不得已。

生活了一段日子,所以阿昌能听懂南方人的口音,能熟悉「城门城门几丈高」的儿歌。

2、老金的出身、学历、过往。

还是那本员工档案,上面关于老金的信息量:

金承宗,民前十七年生人,金陵大学毕业,知识分子家庭出身。

老金是1895年出生的,1911-1912辛亥革命,老金16-17岁,然后他能读金陵大学。

这么一推算,可知老金父母所谓知识分子,是清末支持革命的那种。

老金记事到成年,经历过改朝换代,所以一开始他对日本人主持南京之后的局势判断过于乐观了……这里不展开说了,老金一家没有出过照相馆,没有亲眼目睹惨相,仅凭杀人照片,他们就率先决定不当汉奸,我爱他们!

3、毓秀的大提包。

阿昌接毓秀,毓秀出门的时候拎了个很大的提包。

已经有大箱子了,已经有力工帮毓秀搬行李了,为什么毓秀自己拎个大提包呢?

里面有贵重物品呗。

这个提包貌似就是装婴儿那个。

毓秀能在箱子夹层里藏个当兵的,伊藤当面检查都没发现问题,再结合这个提包,我们可以推导出毓秀当小演员打拼的这些年,是高度缺乏安全感的,防这个防那个,怕被偷怕被抢,所以她买箱包,喜欢有隐蔽空间设计的……

正是因为毓秀日常有这种藏东西的意识,她藏宋存义,藏老金的儿子都成功了。

电影最初给毓秀这个角色的设计应该更有心计更阴暗(相对的,褒义的),因为最后角色负责最重要的升华,所以前面这些铺垫就舍弃和淡化了。

伊藤诈尸的时候,老金被枪杀的时候,毓秀都下意识地抱紧了这个提包。

4、老金平时住哪?

金嫂(赵宜芳)看到杀人照片时说了这么句话,「在照相馆的这些天,外面已经变成这样了?」

加粗的字,细品——老金家除了照相馆,应该还有一套宅子的。

照相馆只有一个卧室,卧室地板嘎吱嘎吱响,显然不适合一家四口住。还有一个点很关键,照相馆没有厨房,烧水都只能用暗房的小火炉。

金嫂平时应该住在家里,所以她说「在照相馆的这些天」,而不是说「在地窖这些天」,「日本人进城以后这些天」。金嫂被保护得很好,她只记住了老公让她来照相馆住这个节点,尚未对日本人的罪行形成印象。

老金高瞻远瞩,在照相馆修好了地下室,南京被轰炸以后,金嫂搬过来住。老金一开始并不能判断南京城会沦陷,所以……地下室的最主要职能,其实是防空洞。

来源:剧集迷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