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星二代”三个字,像一把双刃剑,一边闪着金汤匙的光,一边悬着“靠爹”的质疑。
“星二代”三个字,像一把双刃剑,一边闪着金汤匙的光,一边悬着“靠爹”的质疑。
可偏偏有人把这把剑磨了15年,磨到快生锈,才亮出第一道光——陈大愚,36岁,四个孩子的爹,第一次演电影,戏份排第六,却凭十秒变脸把观众看呆。
这十秒到底发生了什么?
后台被士兵盘问,他先慌得抠盘扣,下一秒谄笑拍肩,眼神却瞄向枪,脚尖偷偷后撤。
观众席里有人倒吸凉气:这不是演,这是活成了角色。
可热搜上飘的却是“陈佩斯砸钱捧儿子”。
真捧会挑一个配角?真捧会让他跑了15年话剧?
真相往往比谣言无聊:剧组试镜三轮,导演只想找一个能把小人物演活的人。
15年有多长?
从20岁放弃留学,每天八点压腿背词,到300多场巡演里摔裂膝盖还继续唱念做打。
父亲陈佩斯只给过一句话:“想演戏,先学会做人。”
四个孩子又有多重?
排练完夜里十一点,他回家冲奶粉、换尿布,第二天五点起床练功。
他说:“我连自家娃的情绪都哄不好,怎么去哄观众?”
于是,当机会终于敲门,他拿的不是片酬,是一把扇子。
为了拍出节奏感,他对着镜子练了三百次,手腕肿得拿不稳筷子。
导演叹气:“这倔劲儿,真像他爸。”
电影火了,七位数片酬递到眼前,他却挑了一个乡村教师的本子。
理由简单:“我想试试没光环的人怎么活。”
故事讲到这儿,你可能想问:
如果15年都没人看见,他还演吗?
如果四个孩子再闹一点,他还坚持吗?
留言区留给你们。
说说你为了那个“没人看见”的梦想,偷偷练过多少次?
或者,你愿不愿意给那个还在后台抠盘扣的自己,再鼓一次掌?
来源:进取水滴3DOgf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