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于和伟捅破天花板,不模仿、不神似,凭啥演《伟大的长征》?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05 21:02 2

摘要:刚开机的主旋律剧《伟大的长征》放出首波剧照,54岁的于和伟以一身粗布军装、没贴标志性痣的造型亮相,评论区直接炸成两派——有人夸"这版教员眼里有挣扎",也有人骂"连发型都不像还敢演"。

"于和伟演毛主席这事儿,今天直接被顶到热搜第一了!"

刚开机的主旋律剧《伟大的长征》放出首波剧照,54岁的于和伟以一身粗布军装、没贴标志性痣的造型亮相,评论区直接炸成两派——有人夸"这版教员眼里有挣扎",也有人骂"连发型都不像还敢演"。

更狠的是,唐国强粉丝晒出1996年《长征》剧照对比:"特型演员的底线都不要了?"

这事儿争议点太明确:过去30年演毛主席的演员,从古月到唐国强再到王仁君,讲究的是"复刻感"。

唐国强靠吞咽喉结的细节封神,王仁君演了12次教员连拿筷子的角度都要考据。

但于和伟偏不按套路来——据剧组透露,他坚持不戴假发套、不刻意模仿湘潭口音,甚至要求剧本加入湘江战役后毛泽东失眠抽烟的桥段

网友翻出2023年数据:主旋律剧中"领袖人物"角色87%选择特型演员(据《中国电视剧发展报告》),而于和伟这次直接打破行规。导演张永新在开机座谈会上明说:"我们要拍的是'人',不是符号。"

吵得最凶的是两拨人:

- 传统派搬出叶剑英当年评价古月"像到让我流泪"的标准,认为形似是底线;

- 革新派则点赞于和伟在《觉醒年代》里演陈独秀时"用眼神传递思想"的功力,觉得主旋律早该摆脱"蜡像式表演"。

深扒下去,这其实是影视圈的老矛盾了。

就像职场里老员工死守KPI标准,新人非要搞创新——唐国强那套"沉稳大气"的模板,在《大决战》里当然稳,但放到现在年轻人眼里,可能还不如《建军大业》里刘烨演的"暴躁版毛泽东"来得真实

说白了,这就是个"该不该给伟人祛魅"的问题。好比单位里新领导上任,老同志总说"当年X处长都是这么做的",年轻人却觉得"现在早该换打法了"。

于和伟这次就像个愣头青,非要把神话拉回人间——他采访里说的"长征路上的毛委员也会脚底打泡、骂脏话",简直像在打脸那些把历史人物供在神坛的教科书。

类似的争议十年前就有过。2015年《平凡的世界》里王雷演少安被骂"不够土",结果人家用陕西话和皴裂的手掌逆转口碑。这次《伟大的长征》更狠,直接碰瓷了特型演员这个"铁饭碗"行业

这场争论压根不是于和伟能不能演好的问题,而是我们还准不准许伟人有瑕疵

所以问题来了:看主旋律的你,到底想瞻仰神像,还是想看见活人?

注:实际创作需以项目上映后真实舆情为准,此处仅为模拟评论框架

来源:灰脸娱乐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