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阳的态度恳切真诚、语气循循善诱、观点有理有据,颇有一番“惟我独清”的气势。
文|南风
编辑|娱叔
最近,释永信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几乎所有人都在批判他的行为。
可就在这个时候,“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突然跳出来为其站台。
李阳的态度恳切真诚、语气循循善诱、观点有理有据,颇有一番“惟我独清”的气势。
难道大家真的都误会释永信了?难道释永信真的是功大于过?
恐怕这一切不过是李阳的“一步棋”而已。
李阳的言论主要集中在三个点上:
强调释永信永远是自己的师父;
呼吁中国人不要仇富;
建议看待释永信的问题时,功过分开谈。
首先“永远的师父”这一点,听起来确实很有“尊师重道”的意味。
当年李阳“皈依佛门”的时候,就是释永信举行的仪式。
但是他自己都说了,跟师父只有一面之缘。
也就是说,虽然已经“皈依佛门”,却并没有出家,也未曾跟着师父学法,只是找了一个心灵归宿罢了。
直白点说,就是在寺里挂了个名。
他说因为已经有了拜师仪式,一日为师便终身为师。
所以不管释永信做出怎样的事,他都会认定那就是自己的师父。
可不管怎么看,说他出面是基于师徒情谊,不如说更像是为了表明立场。
另外,李阳说的“中国人不要仇富”也有问题。
首先“中国人”三个字,就把一个社会事件上升到了国民层面。
尽管关注此事的人很多,可也远没有到关乎整体国民素质的地步,这么说实在上纲上线。
而且所谓的“仇富论”在这件事中也是无稽之谈。
大家之所以骂释永信,不是因为他富有,而是因为他配不上身上的袈裟。
身为僧人,尤其是一寺之主,本就应该以身作则。
可释永信六根不净就算了,还涉嫌违法犯罪,于情于理于法都该骂。
再说了,刘强东不比释永信有钱多了,提起来不还是夸的多。
如果真的只是仇富的话,东子不得天天被骂上热搜?
所以李阳这根本就是在用“仇富论”来偷换概念,混淆视听。
能转移视线最好,即便转移不了,也能让部分人陷入自证的漩涡无法自拔。
至于这“功过分开谈”的第三点,倒是有几分道理。
少林寺从一个小破庙,发展成如今这个大IP集合体,释永信确实功不可没。
从他违法行为上来说,确实应该受罚。
可从经济效益上来说,他确实是一个大功臣,理应受到奖赏。
但问题就在于,释永信之所以发展少林寺,并非是像那些伟人一样“为公”。
电影《少林寺》的爆火,文化自信道路的确定,以及文化出海的策略的实施,都是少林寺大火的助力。
没有释永信,可能也会有其他把握风口;可没有少林寺,就绝对不会有释永信。
与其说是他成就了少林寺,不如说是少林寺成就了他更合适。
再加上自从少林寺的经济发展起来以后,释永信没有少从中获取好处。
既然要“分开谈”,不如先减去那些不合理收入以后再计算赏罚。
只是恐怕算过账之后,罚依旧还是要比赏要多。
这么看,李阳的三条理论,一个都站不住脚。
不过他大概也不是真的要为释永信站台,而是另有目的。
回顾李阳的商业轨迹,不难发现,他一直都在用各种方式维持自己的影响力。
自从家暴丑闻曝光后,他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上市计划也被迫搁浅。
此后他尝试过加入直销公司,也尝试过皈依佛门。
可不论是直销还是宗教背书,都没能让他重回巅峰。
为了营销,李阳可谓是用尽了手段。
在网络平台教学的时候,他时不时就会为自己家暴的事情道歉。
有时候还会出一期视频,专门教大家“家暴的英文怎么说”。
甚至他还现身街头,举牌“免费教英语”,还在同伴背后贴上“打老婆是不对的”字条。
可这一切的最终归宿,大多数都落在了推销课程上。
说什么反思,谈什么认错,根本就是在用负面新闻博眼球而已。
当然网友们也都没有跟着他的思路走,他已出现就被认出来是在“卖惨营销”。
不过李阳确实算是个营销人才,每次出现都能有不小的话题热度。
就只看这次的做法,不管外界怎么批评,他就是认定了释永信就是他的师父。
即便因此受到千夫所指,他也依旧不改变自己的想法。
一来二去,他“尊师重道”的人设就立起来了。
而且他把自己跟“师徒之义”强关联,也是个颇为高明的“阳谋”。
说他应该为师父站台,就有了为释永信洗白的味道。
可说他不该为师父站台,又好像在劝他当一颗墙头草。
有了这层矛盾关系,就把人分成了两个立场,吵来吵去,流量就起来了。
甚至效果好的话,还能顺便把矛盾点转移开来。
再加上“永远的师父”是他亲口说的,而不是借他人之口。
就这样敢与众为敌的魄力,抛开立场不谈的话,很值得被称道。
况且他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释永信没有做错,只是说“功过分开谈”,人们也不好说他什么。
这样一套下来,他不仅能树立一个伟岸的人设,还能收获不少流量。
只是,李阳的黑历史实在是太多了,早就把公众的信任消耗殆尽。
用话术让数千名学生集体下跪磕头;
站在长城上扬言要烧光所有的网络游戏;
婚姻期间涉嫌严重家庭暴力,还涉及重婚;
在佛门清静地大骂网友;
复婚后再次被举报存在家暴行为……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诉说着一件事:
李阳或许是一个成功的营销专家,却绝对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他的言和行并不保证一致,所以,他说的话听听就好。
谁知道这次力挺释永信,是不是其商业版图中的又一环。
李阳的声援,表面上是在维护师徒情谊,实则充满算计。
释永信的争议涉及宗教商业化、财务透明等严肃问题,而李阳却用“仇富论”模糊焦点。
回顾李阳的过往,从家暴到割韭菜,他的行为早已证明,他更擅长的是营销而非教育。
至于这场师徒关系的背后,究竟是纯粹的信仰,还是精明的商业计算,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部分参考资料:
释永信谈李阳皈依:他此时充满向善的情感——中国新闻网
李阳:我只提议感恩 学生就跪下了——四川新闻网
李阳“家暴门”:有疯狂无人性——央视网
来源:娱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