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日晚,演员赵露思在微博公开喊话经纪公司天津银河酷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酷娱”),未获回应后发布长文控诉,揭露双方在财务、运营权及健康权益上的激烈矛盾。这场风波的核心,是一份原定2026年到期、2023年续约至2030年的经纪合约,以
2025年8月2日晚,演员赵露思在微博公开喊话经纪公司天津银河酷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酷娱”),未获回应后发布长文控诉,揭露双方在财务、运营权及健康权益上的激烈矛盾。这场风波的核心,是一份原定2026年到期、2023年续约至2030年的经纪合约,以及背后4亿违约金的天价枷锁。
一、合约续命:从2026到2030的七年之约
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的原始合约签订于2016年,原定2026年到期。2023年,双方达成续约协议,合约期限延长至2030年。这一决定背后,是银河酷娱对赵露思商业价值的深度绑定——作为《传闻中的陈芊芊》《星汉灿烂》等爆款剧女主,赵露思2024年商业代言收入超2亿元,位列95后女星前三。
但续约后的合作并未如预期顺利。2025年7月,赵露思社交账号移除“银河酷娱MCN”认证标识,引发解约猜测。尽管公司否认解约,赵露思在长文中透露的细节,却暴露了合约执行中的严重分歧。
二、控诉焦点:财务、运营权与健康的三重挤压
赵露思的长文直指银河酷娱三大问题:
• 财务侵占:治疗期间,公司承诺为被迫取消的代言负责,最终却从其工作室账户划走205万元;
• 运营权剥夺:再三沟通仍拒绝归还工作室运营权,导致团队工作人员缺失,工作停滞;
• 健康忽视:剧组解散后,公司未解决赔偿问题,反以“封杀”威胁,迫使赵露思个人承担损失。
更引人注目的是,赵露思附上心理测评报告,显示其患有“重度焦虑症状”与“重度抑郁症状”。这与此前她公开的抑郁症病史(2025年初体重降至36.9公斤)形成呼应,揭示出长期高压对艺人身心健康的摧残。
三、行业缩影:资本控制与艺人权益的失衡
赵露思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艺人解约纠纷频发,核心矛盾多集中在“高额违约金”与“权益不对等”上。据法律人士分析,赵露思若单方面解约,需支付高达4亿元的违约金,远超其当前身家。
这种失衡源于行业结构性问题:
• 合约期限过长:7年合约覆盖艺人黄金期,公司通过长期绑定规避风险;
• 权益分配模糊:艺人虽为内容核心,但财务、运营权常被公司垄断;
• 健康成本转嫁:艺人因过度工作导致健康问题,公司却以“封杀”威胁其服从。
“艺人的价值不应被合约绑架,公司的责任不仅是盈利,更应保障艺人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权益。”一位资深经纪人指出。
四、博弈升级:解约还是妥协?
目前,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的矛盾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尽管公司未公开回应,但其7月20日仍为赵露思宣传杂志封面,暗示双方尚未彻底决裂。然而,赵露思在长文中“不用你们封杀我,我不干了”的表态,以及积极接洽《许我耀眼》等新项目的举动,显示出其解约决心。
法律层面,赵露思团队或以“公司未履行合约义务”(如健康保障、财务透明)为由,主张合约无效或减少违约金。而银河酷娱则可能以“艺人违约在先”(如私自接洽项目)反诉,双方或将陷入长期拉锯战。
五、行业反思:从“控制”到“共生”的转型
赵露思风波暴露了娱乐圈“资本至上”逻辑的弊端。当艺人成为流水线上的“商品”,其创作自由、健康权益甚至人格尊严都可能被牺牲。相比之下,韩国SM娱乐等机构通过“分成制+短期合约”平衡双方利益,或许为行业提供了参考。
“艺人不是机器,他们需要被尊重为合作伙伴。”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指出,“只有建立更公平的合约体系,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结语:在枷锁中寻找出路
赵露思的解约风波,是一场关于“人”与“资本”的较量。当4亿违约金成为枷锁,当重度抑郁成为代价,这场博弈早已超越个案,成为行业转型的缩影。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赵露思的勇气已为行业敲响警钟:在流量与资本的狂欢中,艺人的权益不应被遗忘。正如她在长文中所写:“愿所有努力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这或许是对娱乐圈最朴素的期待。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会持续更新不同精彩内容,动动手指关注我呦
来源:小天说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