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一部《我不是药神》将“仿 制 药”“药 品 代 购”“好 药 贵”等一系列热点民生话题,再度带回大众视野的中心,引发了全社会广泛讨论。
2018年,一部《我不是药神》将“仿 制 药”“药 品 代 购”“好 药 贵”等一系列热点民生话题,再度带回大众视野的中心,引发了全社会广泛讨论。
这样的轰动效应再次证明:别小瞧小人物电影,它们具备改变世界的力量!
(《我不是药神》)
而今天这部电影,故事同样发生在一群本被历史遗忘的小人物之间,他们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奔忙着,却迸发出感天动地的巨大能量。
《47路巴士》
El 47
01
随风摇曳
故事的背景在1978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一个名叫“托雷巴罗”的贫民窟。听着陌生吧?那就对了,因为就连大部分当地人,都从未听说过这个穷乡僻壤。
尽管作为加泰罗尼亚首府,巴塞罗那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可小小的托雷巴罗,坐落于远离市中心的诺巴里斯辖区,这里的景象仿佛与周遭的繁华世界处在平行时空。
这里道路泥泞,房屋老旧,生活不便,人口构成错综复杂,且以被周边几个大区驱逐的难民及其后代为主。
20年前,他们的长辈刚刚逃难至此的时候,光景更为凄凉。当局以维护社会稳定繁荣之类冠冕堂皇的借口,残酷地驱逐这些山沟沟逃来的乡巴佬。
后来,难民数量不断增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难题。多番斡旋之下,当局允许了人们在此定居。
就这样,20年前的荒漠,成了如今颇具规模的居民区。
马诺罗(爱德华·费尔南德斯 饰)和修女卡门(克拉拉·赛古拉 饰)结了婚,还有个可爱又善良的女儿乔安娜(佐伊·博纳丰特 饰)。
他成了一名公交车司机,工作时,他总把妻女的照片摆在身边,只要看一眼,便感到无比欣慰。
只是……年逾花甲的马诺罗,心头始终有一处阴霾,多年来如鲠在喉,从未有一刻被驱散。
开了半辈子47路巴士,在巴塞罗那不知穿行了多少来回,却一直没能让托雷巴罗拥有一条通往市区的公交线路。
这里的土石路仍与20年前无异,过路的车轮陷进土坑是家常便饭。
也正因此,市政部门规划公交运营的版图上,根本不存在“托雷巴罗”这么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为了这再合理不过的小小需求,已过退休年龄、本应享天伦之乐的马诺罗,奉献出了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光。
他试过各种渠道,涂鸦标语、喊口号,也登门拜访过当地交通部门、城市规划部门。
可惜,“愚公移山”的戏码不会在这里上演,马诺罗从未打动上苍。一路走来,除了碰钉子,还得忍受无尽的冷嘲热讽。
还有隔三差五不期而至的盘查,马诺罗整日提心吊胆、身心俱疲。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哪一条坦途,能够指引着托雷巴罗的人们,通往心心念念的巴塞罗那?
马诺罗更是最如坐针毡的那个人,自己每天接送人们穿梭在繁华都市的大街小巷,可这一切,却和自己无缘。
仿佛自己被困于黑暗的冥界,与极乐净土隔了一层触手可及,却无法逾越的叹息之墙。
02
团魂不灭
乔安娜作为马诺罗的女儿,深受父亲感染,同时兼备年轻一代的胆识、活力与闯劲,是父亲最得力的盟友。
二人常在深夜促膝长谈,乔安娜总能得到父亲发自肺腑的鼓舞。
她有着动听的歌喉,在合唱团担任要职。但因为积极参与父亲的活动,不免分心,加之当局无孔不入的威胁渗透,令她时常担惊受怕,以至于精神紧张,一再发挥失常,独唱的资格也被取消。
但即便如此,乔安娜从未动摇支持父亲的决心。即便有时候,这意味着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而当过修女的卡门,是整个街区屈指可数的知识分子。她让知识的种子一点点在难民的子女中播撒。这一路的恶劣条件与重重阻力,外人难以体会。
可是,这不就像丈夫马诺罗做的事情一样吗?一切都得从无到有。
许多事情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可有些事情却还在变糟。官方的态度依然冷若冰霜,家中财物莫名失窃,一切都在发出警告:放弃吧,到此结束了!
曾经内心无比坚定的马诺罗动摇了。折腾了这么久,实在累了,也被整怕了。撞了南墙,头破血流,那就收手吧。
这天,一如往常,开着47路巴士的马诺罗遇见了一位相识的乘客。这位年轻人也为这项事业付出了太多,只是如今,大家都走投无路了。
原本沮丧的一番话,却好似又给马诺罗注入了强心剂。他决定赌上自己的职业乃至人生,最后拼一把。
他要把47路巴士,劫持到托雷巴罗……
03
何处动人?
《47路巴士》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一位平凡的公交车司机,为自己所在的偏远街区实现通车,数十年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
真实的力量贯穿电影始终。为了平等、尊严以及一切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权利去战斗,这样的故事内核,永远可以打动人,也从不过时。
电影并没有为了打造主角马诺罗的伟岸形象,有意弱化、矮化乃至丑化周遭的一众配角。妻子、女儿、区里的其他居民以及官僚集团,都被立体而细致地加以刻画。
身为教师的卡门,在全街区开展扫除文盲的工作,面对军方的训斥,也毫无惧色!
在丈夫一再碰壁之时,已接近身心极限的她,选择到市中心看房,这又何尝不是人之常情?试想,拖着一副疼痛日益加剧的膝盖,和一双满是水泡的脚,走着漫长而崎岖的山路上下班,换谁吃得消?
其他角色中,一股子冲劲,却缺乏头脑,导致局面更加不利的下属,在被马诺罗教训的时候,还倒打一耙,质疑马诺罗才是叛徒。正所谓:恶人机关算尽,不抵蠢人灵机一动。
甚至以“反派”形象存在的市政与警卫部门,也没有被扁平化、脸谱化地处理为鱼肉乡里的恶霸形象。
立场摇摆的警卫,确实在执法中放了女儿乔安娜一马,也算对马诺罗有恩。但其实,这样和稀泥的中间派,才是严重阻碍进步的“软刀子”!
正是这些鲜活的人物群像,赋予了《47路巴士》真实可信的底色,才有了足以动人的根基。
此外,片中的另一大亮点,是运用多种方式,集中勾勒了1978年的巴塞罗那的时代画像。
无论画面、场景乃至人物的日常衣着、对话等等,都极力去还原那个年代的真实面貌。比如无处不在的胶片质感画面。
当然还有足球元素,1978年的巴塞罗那俱乐部,正是荷兰传奇球星克鲁伊夫(1947~2016)如日中天的时候,于是片中人物的对白、张贴的海报都在不经意间显露出人们的“克鲁伊夫狂热”。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乔安娜的歌喉也堪称一绝,她每一次开嗓都沁人心脾,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催人泪下。
恕小派无法用精确的语言形容乔安娜的天籁之音,那就只好力荐大家去看这部《47路巴士》啦。
图源于网络
若茁 / 作者
来源:分派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