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闻览焦点:8月5日,演员赵露思在直播中再次谈及与经纪公司银河酷娱的纠纷,直言:“还好是我红了之后出的这些事情,很难想象小艺人或普通上班族遇到这种事怎么办?没有粉丝、没有网络怎么办?这口气如果忍下来,那职场到底是什么?”此番言论迅速引发热议,不仅将艺人维权问题推
闻览焦点:8月5日,演员赵露思在直播中再次谈及与经纪公司银河酷娱的纠纷,直言:“还好是我红了之后出的这些事情,很难想象小艺人或普通上班族遇到这种事怎么办?没有粉丝、没有网络怎么办?这口气如果忍下来,那职场到底是什么?”此番言论迅速引发热议,不仅将艺人维权问题推向风口浪尖,更折射出职场权力不对等的普遍困境。
1. 明星维权背后的行业痼疾
赵露思此次风波的核心在于经纪合约的“霸王条款”问题。据她控诉,公司在她生病期间仍强制要求履行合约,甚至擅自划走工作室资金205万元,并以“封杀”威胁其噤声。类似情况在娱乐圈并不罕见——新人常被绑定超长合约(如赵露思的合约至2030年),天价违约金(传闻高达4亿)成为解约枷锁。编剧汪海林此前批评她“离组拒拍违反行规”,但行业更应反思:当健康权与合约冲突时,为何艺人总成为弱势方?
2. 普通人的职场共鸣
赵露思的感慨——“普通上班族遇到这种事怎么办”——戳中了广泛的社会痛点。职场中,普通员工面对公司压榨(如强制加班、克扣薪资、PUA)时,往往因缺乏话语权而被迫隐忍。她的遭遇虽带有明星特殊性,但本质仍是劳资不对等的体现。有网友指出:“真正的打工人是那些低薪剧组人员,他们才是沉默的大多数”。
3. 维权方式的争议与启示
赵露思选择公开控诉,虽获得部分网友支持,但也引发质疑:是否利用舆论施压?法律专家指出,艺人维权应依托证据(如医疗记录、转账流水),而非仅靠“微博升堂”。然而,当法律程序漫长且成本高昂时,公众人物的发声或许能倒逼行业改革。正如红辣椒评论所言:“解约不该成为难题,行业需撕开利益黑幕,重建规则”。
闻览时评:从个案到制度的反思
赵露思的“不忍”背后,是十年隐忍的爆发。她的抗争不仅关乎个人利益,更揭示了职场中普遍存在的结构性压迫。无论是娱乐圈还是普通职场,健康的劳资关系应建立在平等与诚信之上。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避免合约沦为“现代卖身契”,而普通人也应从中汲取勇气——维权不是“发疯”,而是拒绝成为沉默的代价。
来源:闻览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