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天七亿票房,单日破两亿,《南京照相馆》成了大陆2025年暑期档最火爆的电影之一,不少观众们红肿着双眼走出影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六天七亿票房,单日破两亿,《南京照相馆》成了大陆2025年暑期档最火爆的电影之一,不少观众们红肿着双眼走出影院。
然而,当镜头对准那段被遮蔽的痛,有人却坐不住了,以至于《环球网》官媒紧急提醒。
电影中内容讲述了一家名为“吉祥照相馆”的故事。
这家小小的避难所里,老百姓起初只想在大屠杀中保命,却因帮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意外发现了记录屠城罪证的照片。面对生死抉择,他们选择保存这些血淋淋的证据。
导演申奥的处理手法没有过度渲染苦难,而是通过幕布前的“日行千里”,让照相馆中的人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前留下最后的美好回忆。
截至8月2日17时54分,《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含预售)已超12.48亿,跃居2025年度票房榜前三,仅排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唐探1900》之后。
上映不到四个半小时破亿,刷新了暑期档单日破亿最快纪录。
这部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特效轰炸的作品,凭真实与良知创造了票房神话。
可是,就是描述历史真相,甚至远没有历史事实那么残忍的电影,却引得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发布官方警告,声称要“警惕中国的反日情绪高涨”。
日本媒体迅速跟进,将影片定性为“中国官方支持的反日宣传”。
在相关新闻评论区,点赞最高的评论声称:“中国大肆宣传南京大屠杀遇难者30万,而资料中被日军占领时南京只有20万人口,所以此事值得怀疑”。
更有人荒谬宣称中国主张30万遇难者是为了“在数字上与广岛原子弹死亡人数相当”。
右翼政客初鹿野裕树在社交媒体公然宣称:“竟然还有人相信南京大屠杀确实发生过,真是令人悲哀。日本军队是世界上最有绅士风度的军队,恪守‘不烧、不奸、不杀’三戒”。
这种言论连日本国内有识之士都无法容忍,立宪民主党众议员有田芳生直斥其“可耻的、巨大的无知”。
日本右翼团体行动更为激进。
神奈川县“改善教育县民之会”已向十个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递交请愿,要求删除教科书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他们辩称这些历史“容易引起误解”,是“不当表述”,但在此之前,日本教材早已将“南京大屠杀”淡化为“南京事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国内也冒出一些刺耳声音。
有人指责影片“画面太血腥”,担心“吓到孩子”;有人批评其“煽动仇恨”“挑起对立”;更有人直接要求电影“下架整改”,美其名曰“保护民族感情”。
这些看似理性的批评经不起推敲。
质问“画面太血腥”的人似乎忘了,南京大屠杀本就是血腥的,难道要拍成“樱花漫舞”才算温和?指责“消费爱国情怀”的人可能不明白,若铭记历史是“消费”,那遗忘就是背叛。
导演申奥成为泄愤目标。
有人找到他的IP地址,给他的相册塞满乱七八糟的照片,甚至将他照片P成黑白的遗照。艺术创作者因讲述历史真相而遭遇如此对待,不得不令人心寒。
豆瓣平台上,上万条恶意差评集中涌现,水军们连电影基本情节都没搞清就开火,比如质疑“为何婴儿出城会哭”,殊不知影片早有交代。
这种反常现象让人不得不思考:是单纯审美差异,还是别有用心?
《环球网》社评点明要害:针对《南京照相馆》的网暴本质上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变种,阻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系统性反思。
社评更警示,这类对主旋律、反法西斯题材影片的网暴乱象频发,背后或有“境外对华认知战的因素”。
简单地说,当下乱象中很可能夹杂着境外特定势力精心策划的文化认知战,意图扰乱中国民众对自身历史的清醒认知。
这类"扰民说"、"消费苦难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作家掀起抗战小说创作热潮,碧野的《北方的原野》、艾芜的《故乡》等作品,将个人小家与集体大国联系起来,增强了人民对民族国家的归属感。
但同一时期,日本组成“笔部队”,以文笔协助侵略的作家群体。
这种文艺战从未停止,今天日本社会仍有人试图用笔抹杀历史。
当《南京照相馆》引发的争议持续发酵,另一部直面历史的影片《731》宣布定档9月18日。该片聚焦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以“给水防疫”为名进行细菌战研究、实施活体实验的罪行。
8月4日发布的“血证”版海报中,身着防护服的731部队队员与被囚禁者对峙,后者身体腾起的火焰中映现出焚尸炉浓烟、野外活体实验惨状、万人坑遗骸轮廓。
海报右上角“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的字样,表明了还原历史的决心。
历史不会因否认而消失,日本网友攻击《南京照相馆》时,总不忘提及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却刻意忽略一个基本事实:广岛的悲剧始于东京的野心。
没有侵略,哪来轰炸?没有暴行,哪来反抗?
面对内外质疑,中国观众观影人数不降反增,因为我们清楚,在众多历史证言面前,“日本的罪行显露无遗”。
铭记,绝非要我们沉溺在旧日的血泊中不得脱身,更非培育狭隘的恨意。而是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捍卫国家尊严与民族大义。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2025-07-31:坚决反对一些人网暴《南京照相馆》
来源:历史有些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