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951年,他在东北区文工团演话剧《李闯王》,那股子认真劲儿让人刮目相看。
王心刚这辈子是真值!
在国外溜达了几年,子女们还都孝顺的没的说,
一个比一个出息,那是真的省心啊,
哪个老头老太太看了不得羡慕啊!
为啥说他熬出头了,因为他一开始是真的苦!
1932年,王心刚出生在辽宁大连,从小就爱上了舞台。
小时候,他没少偷偷摸摸的往舞台上跑,
在1951年,他在东北区文工团演话剧《李闯王》,那股子认真劲儿让人刮目相看。
机会很快就来了,到了1956年,
长春电影制片厂找上门,请他主演《寂静的山林》。
他在片子里演冯广发,第一次登上大银幕,就让人记住了这个俊朗的年轻人。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心刚红得发紫,
那时候,电影院里只要有他的名字,票房就不愁。
他和女演员王晓棠搭档,简直是天作之合,
男的帅,女的美,荧幕上的情侣形象迷倒了一大片观众。
老百姓嘴里还流传着一句话: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
到了1961年,他在《红色娘子军》里演洪常青,
他的眼神坚定,气场强大,演得观众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让他拿到了百花奖最佳男演员,成了那个时代的顶流。
可王心刚不只是靠脸吃饭,他对每个角色都下足了功夫。
为了演好《知音》里的蔡锷,他几个月拼命减重,
练出角色的精气神,最终又一次捧回百花奖。
演《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反派姚苇,他把那股阴险劲儿演得让人又怕又恨,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英雄形象。
他还为了演渔夫,和渔民同吃同住两天两夜,就为了让角色更真实。
剧组条件苦,一个月工资才40块,拍戏到半夜才能拿4毛钱的补助,
但他从不抱怨,脏活累活抢着干。
导演严寄洲回忆说:他这人,安静得很,闲下来就捧着书看,从不爱凑热闹。
在1987年,王心刚拍完《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事业正值巅峰,可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那就是息影。
他说,年纪大了,不想再站在镜头前,想过点普通人的日子。
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他的妻子杨昭彩。
杨昭彩年轻时也是演员,演过《突破乌江》,
但婚后她选择退居幕后,全力支持丈夫。
1959年两人结婚,日子甜蜜,
可有段时间,杨昭彩因为好友的离开,
遭受了打击,得了精神疾病。
王心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带着她四处求医,恨不得把全世界的好医生都请来。
为了让妻子安心养病,也为了和在美国的儿女团聚,
1987年,他带着妻子远赴美国。
这一去,就是好些年,
在加州的日子,他过得像个普通老头,
每天散步,健身,读书,听音乐,陪着妻子看病,陪着儿女长大。
杨昭彩的病情在他的照顾下慢慢稳定,儿女也在商界闯出了一片天,
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他完美诠释了,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王心刚的儿女没走父母的演艺路,但继承了父母的拼劲和品格,
他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传统,却又开明。
他常说:做人要实实在在,做事要认认真真。
他从不逼孩子走哪条路,而是鼓励他们追自己的兴趣,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结果,儿子女儿在商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让他骄傲的依靠。
人老了,总想回到最熟悉的地方。
在2018年,王心刚决定回国。
他没选豪宅,也没请保姆,而是住进了一家普通的养老院。
有人不理解:大明星怎么住这么普通的地方?
他却觉得,人活到这岁数,图的就是个清静。
杨昭彩在他的照顾下,精神头也足,
夫妻俩的感情,64年了还是那么好。
儿女常来看他们,带点小礼物,陪着聊聊天,
晒晒全家福,照片里每个人的笑脸都写满了幸福。
虽然早已离开银幕,王心刚的影响力却从没消失,
就在今年7月,他和田华等老艺术家一起写信,
聊了聊这些年对电影的感悟,表达了想为中国电影再出点力的心愿。
他们也收到回信,信中鼓励他们继续做榜样,
带动更多电影人扎根生活,创作好作品。
这让王心刚特别感动,能为电影事业留点痕迹,这辈子值了。
93岁的王心刚,这一生他从没后悔过。
一家人和和美美,儿女有出息,日子平平安安,
这辈子,值了!
这不就是我们老百姓最朴实的追求吗!
来源:微光的藏书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