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4日,正在拍摄新剧的白鹿遭遇恶性私生事件。据现场目击者透露,多名可疑人士在其入住的剧组酒店进行全天候蹲守,除持续拨打骚扰电话外,更将偷拍内容及通话录音上传网络炫耀。工作室次日下午发布声明,证实已报警并采取法律手段。这场持续24小时的骚扰事件,不仅
2025年8月4日,正在拍摄新剧的白鹿遭遇恶性私生事件。据现场目击者透露,多名可疑人士在其入住的剧组酒店进行全天候蹲守,除持续拨打骚扰电话外,更将偷拍内容及通话录音上传网络炫耀。工作室次日下午发布声明,证实已报警并采取法律手段。这场持续24小时的骚扰事件,不仅暴露顶流艺人安保漏洞,更引发关于经纪公司责任边界的舆论拉锯战。
事件发酵后,大批粉丝涌入欢娱影视创始人于正的社交平台,要求公司正视艺人安全。粉丝指出,涉事者除职业私生外,还存在恶意冒充者刻意制造混乱。值得注意的是,评论区出现罕见"逼宫"现象——超10万条留言要求为白鹿组建专属工作室,配备独立安保团队。这背后折射出粉丝对现有执行团队的不信任,有网友晒出近期行程图,显示白鹿在机场、活动现场多次遭遇肢体接触。
面对舆情,于正强调"已第一时间安抚艺人情绪",并透露两名涉事者因年龄过小(自称12-13岁),经协调后由其监护人带回。但该说法随即引发连环质疑:粉丝拍摄的现场视频显示,涉事者穿着成熟、携带专业设备,与所述年龄特征不符;警方尚未公布正式处理结果,所谓的"报警回执单"也未公示。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14周岁以下人员确实免于处罚,但必须出具法定年龄证明。
于正"白鹿拥有内娱最好团队"的回应,意外激化矛盾。网友深挖发现,其提及的"资讯站工作室"本质是粉丝运营账号,根本不具备安保职能。影视从业者透露,正规艺人工作室应包含法务、安保、危机公关等专业岗位,而欢娱旗下多名艺人共用基础执行团队已成公开秘密。更戏剧性的是,某品牌方工作人员匿名爆料,白鹿上月商演期间,保镖因同时兼顾其他艺人险些出现安保真空。
这场风波撕开了私生经济的冰山一角。调查显示,涉事酒店监控曾拍到黄牛买卖房卡,而骚扰电话录音中清晰出现"代拍抽成""跟车服务"等职业术语。心理专家分析,00后群体占比65%的私生队伍,正形成"数据女工-职业代拍-恶意黑粉"的产业链闭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艺人受骚扰案件同比激增230%,但成功立案率不足18%。
事件陷入"公司喊冤、粉丝不满、警方沉默"的三角困局。法律层面,经纪公司确实无执法权,但《民法典》明确规定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道德层面,于正"小孩犯错"的温情牌,在恶性事件前显得苍白。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当流量经济将艺人变成"数据商品",其人身安全却仍停留在"作坊式管理"。或许真如网友所言:"与其争论谁该背锅,不如先给酒店房门装个监控。"
来源:晚安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