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刘芳菲,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几个词:央视才女、命运多舛,48岁的她,本应在事业巅峰享受成功的果实,却接连遭遇人生重创,而这些标签像件件外衣,被人草率贴上。
文|祁言
说起刘芳菲,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几个词:央视才女、命运多舛,48岁的她,本应在事业巅峰享受成功的果实,却接连遭遇人生重创,而这些标签像件件外衣,被人草率贴上。
昔日恋人王益因贪腐被判死缓,香港富商丈夫刘希泳因金融诈骗入狱后离奇死亡,如今又因一张旧照被卷入释永信的负面新闻漩涡,谁看了都得说一句“惨”。
那么,刘芳菲从央视名嘴到“最惨女主持”都经历了什么?她现如今又怎样?
刘芳菲的起点,无疑是巅峰之上——中央电视台。,在那个年代,这不止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张通往精英文化圈的入场券,一种身份的无上象征。
而她本人,也确实担得起这份荣耀,书香门第,学业优异,专业能力更是顶尖,曾与董卿、周涛并称“央视三美”,是无可争议的“台柱子”。
这样优秀的刘芳菲,自然吸引的是同一量级的目光,而王益的出现,便是这种吸引力的必然结果,他非寻常富商,而是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手握实实在在的权力资源。
这是一个围绕权力构建的圈子,身处其中者谈笑风生,圈外人只有仰望羡慕,刘芳菲最初的拒绝,源于一个知性女性的本能:年龄、婚史,都是现实的考量。
但王益的追求方式,同样带着那个圈子的印记——执着、自信,且有能力将这份自信,化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源源不断的资源。
对一个年轻女子来说,一个成熟有地位、且能倾其所有表达爱意的男人,其魅力无疑是巨大的,他们一度谈婚论嫁,本该是才子佳人式的圆满。
然而,权力圈最大的风险,恰恰在于它的极度不确定,当王益因受贿案轰然倒塌时,这个圈子的强大引力,瞬间变成了巨大的黑色漩涡。
那笔用于帮她还房贷的200万,成了将她拖入漩涡中心的无形绳索,法律的最终调查证明,她对受贿行为毫不知情,得以清白脱身。
但在汹涌的舆论场上,她却未能“幸免”,大众的逻辑简单粗暴:你曾身处这个圈子,享受过它带来的光环,就必须承担它崩塌时溅在身上的泥点。
事业“雪藏”,同事疏离,是她踏入权力游戏场付出的第一份沉重代价,她以为分手便能切割干净,殊不知,圈子的烙印一旦刻下,便再难洗涤。
经历权力圈的重创,刘芳菲的选择,看似是想转换一个赛道,她低调嫁给了香港富商刘希泳,这是一个与权力圈平行,但规则似乎又有所不同的世界——财富圈。
刘希泳同样是精英人物,哈佛毕业,儒雅多金,他能给的,仿佛是另一种安稳:远离内地官场的风波,拥有的是国际化的视野和雄厚的物质基础。
这场隐秘的婚姻,像极了刘芳菲为自己找到的一个避风港,她或许曾以为,一个纯粹的商人,一位有品位有学识的伴侣,才能带给自己真正安稳的生活,让她远离是非漩涡。
两人的婚礼格外低调,仿佛是为了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安生日子,不再理会世事纷扰,然而,刘芳菲还是低估了财富圈的暗流汹涌,资本的运作,本身就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局。
刘希泳因涉嫌诈骗银行两亿港币被捕,这个消息再次将刘芳菲从富太太的安稳美梦中惊醒,同时也让她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更令人唏嘘的是,就在刘芳菲为丈夫四处奔走,终于看到一丝曙光的时候,等来的却是刘希泳在狱中离奇身亡的噩耗。
如果说王益的倒台是公开的审判,是一场有始有终的灾难,那么刘希泳的结局,则是一个充满谜团的黑洞,吞噬了她所有的希望和努力。
这一次,她不仅失去了伴侣,还因为两段感情都是惨淡收场,让她背上了“克夫”的骂名,这种充满封建恶意、却无孔不入的揣测,实在是有些唏嘘。
当人们以为她的生活已经足够戏剧化时,释永信事件的出现,更像是命运开的一个黑色玩笑,一次荒诞至极的重复,这次的牵连,与前两次有着本质的不同。
她与王益、刘希泳是深度绑定的情感关系,而与释永信,不过是一次工作采访后的普通合影,这张照片本身,在当时看来再正常不过。
一个是央视名嘴,一个是佛门领袖兼商界奇人,他们的同框,是身份的相互确认,然而,当释永信这个“名人”出事后,这个原本无害的交集,立刻发酵成了对她不利的武器。
她和释永信的这张端端正正的合影,在有心人的解读下,竟能与“开光”之类的龌龊传闻联系起来,这恰恰说明了舆论的可怕之处。
一旦你成为公众人物,你过去的每一个脚印,都会被拿来反复审视、放大,你与谁的交集,都会在你无法控制的时候,被赋予全新的、甚至恶意的解读。
刘芳菲即便早已淡出权力与财富的中心,但她作为“前央视名主持”的名气,依然让她无法彻底隐身,成为舆论的靶子。
她不得不站出来澄清,解释这只是工作范畴,但这番澄清本身就透着一股无奈与疲惫,她人生的悲剧性在于,她总是在为别人的错误,向公众做着痛苦的交代。
从王益的贪腐,到刘希泳的死亡,再到释永信的丑闻,她一次次被动地站在风暴中心,一遍遍地证明着自己的清白,这份宿命般的“背锅”,令人唏嘘。
如今的刘芳菲,早已离开了央视的舞台,转而做起了文化传播的直播,她在社交媒体上,聊节气,探访古村落,推广传统文化,镜头前的她,依旧优雅知性。
这或许是刘芳菲经历了大起大落后,为自己选择的“避风港”,没有权力的交锋,没有资本的血腥博弈,更没有名气的浮躁与反噬。
来源:苏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