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票房超72亿 它们的小人物叙事又有什么新花样?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4:39 2

摘要:1905电影网专稿“里斯本丸沉没”后,中国渔民做了什么;南京大屠杀“京字第一号证据”如何被传递出来;“一骑红尘妃子笑”背后藏着多少小人物的辛酸?在《西游记》主角团到来前,发生了什么?

1905电影网专稿 “里斯本丸沉没”后,中国渔民做了什么;南京大屠杀“京字第一号证据”如何被传递出来;“一骑红尘妃子笑”背后藏着多少小人物的辛酸?在《西游记》主角团到来前,发生了什么?

从引发全民家国情怀的《南京照相馆》,聚焦唐代打工人的《长安的荔枝》,再到创新改编“西游”的《浪浪山小妖怪》,再到即将上映的《东极岛》...在多部佳片的合力托举下,2025年暑期档热度不断攀升,总票房也突破了72亿大关。

这些影片虽然类型题材各异,但细细品来,讲述的都是藏在历史或正传“缝隙”之中的小人物故事。

以小见大,以情动人,它们把小人物叙事玩出了什么新花样?

01

1942年,一艘满载1816名英军战俘的日本货轮在舟山附近海域被意外击中。面对沉船危机,日军意图将所有战俘活活封死在舱底,随船集体沉海,一场灭绝人性的“海上屠杀”就此上演。

面对暴行,手无寸铁的舟山渔民不惧日军枪炮,凭一腔血性出海救人,用一艘艘渔船渡回了384条生命。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这段故事看似是不起眼的一段插曲,甚至在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出现前,长时间不为世人所知,就如这艘货轮一样沉没在深海。

但电影《东极岛》偏偏选择以这样一群普通的中国渔民为主角。他们没有英雄光环,也没有豪言壮举,只是凭借着良心和本能,凭着老祖宗“海上落难人必救”的信念,便甘愿冒着枪林弹雨救人于危难。

这群朴实的舟山渔民也许不曾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们骨子里的善良和血性是所有中国人的缩影,也让我们看到抗日战争必胜的力量源泉。

先辈们的英勇不该被遗忘,侵略者的罪行不该被隐藏,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值得被世界看见。

《南京照相馆》同样将镜头对准了抗日战争中的小人物命运。

七个乱世求生的南京老百姓,为了躲避战火,苟活于吉祥照相馆。他们手无寸铁无力对抗日军的子弹,却默默留存了一张张记录日军暴行的底片,成为了日后证明日军罪行的铮铮铁证。

真实人物原型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和爱国青年吴旋,同样也是平凡的南京市民中的一员。

《南京照相馆》之所以能掀起全民观影热潮,不仅在于真实还原了“南京大屠杀”期间触目惊心的历史现场,更在于里面的每个小人物都让人可信可感。

吉祥照相馆就像微缩的南京城,在这方寸之间,也曾定格过无数南京市民的美好瞬间。直至侵略者的枪炮将平静撕碎,显影液里浮现的不再是笑靥,而是血淋淋的暴行。

当我们跟随主人公的视角,底片上的便不再是陌生的生命,而是电报局的李小姐、柳树巷八号的店家、广安街37号的姜老板,沦陷的也不只是地理概念上的南京,而是柳树巷、广安街、紫金山、雨花台、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等承载过无数记忆与情感的地方,

相比于宏大叙事,这些如邻居亲人般的普通人故事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共鸣,他们从恐惧求生到目睹暴行后选择挺身而出的转变也不再突兀,最后发出的怒吼:“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更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疾呼,这便是小人物叙事的魅力。

02

年代不同,题材相异,但《长安的荔枝》同样选择在历史的缝隙里为小人物立传。

影片以家喻户晓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引,却将镜头从宫廷的霓裳羽衣转向了长安街头一个九品小吏的日常。

马伯庸曾说这部作品“基于普通人的生活体验,又高出一点,带点诗意的表达”,正是这种将历史宏大叙事与个体生命体验相融合的创作理念,让电影在当下观众中激起共鸣。

李善德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没有改变历史进程的能力,甚至最初接下运送荔枝的任务也只是为了在长安城安身立命,只是千千万万普通“打工人”的代表。

就像马伯庸在后记中所说,“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事功成万头秃”。电影中各部门对荔枝任务的推诿扯皮,李善德买房时遭遇的“香积贷”困境,以及“和光同尘,雨露均沾”的官场哲学,无不与当代社会的职场文化形成镜像。

当观众看到唐代小吏为房贷发愁、为上司背锅时,产生的不只是猎奇的新鲜感,更是一种跨越千年的身份认同。

电影后半段李善德向杨国忠进谏的戏份,构成了人物弧光的关键转折。完成任务后的李善德没有沉浸在个人成功的喜悦中,而是为劳民伤财的荔枝运输感到内疚。

再加上那些被历史遗忘的小人物群像——商人苏谅、荔枝女阿僮、奴仆林邑奴、驿站的驿夫,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荔枝”使命。他们的存在解构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浪漫想象,暴露出“盛世”背后的民生凋敝。

电影通过这些小人物在缝隙中的生存智慧,展现了比正史记载更为丰满的历史图景。安史之乱的根源,大唐由盛转衰的密码不仅在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也藏在一颗荔枝的运输细节里。

《浪浪山的小妖怪》则将视线投射向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正传故事之外,延续了短片的世界观架构,灵感来源于西游故事中那些从未被详细书写过的小妖怪,聚焦“孙悟空到来之前”的浪浪山世界,讲述四个不起眼的草根小妖,假扮唐僧师徒,荒诞又热血的取经故事。

当本该被孙悟空一棒打死的小妖怪们反而成为了故事的主角,身份错位产生的误会成为核心喜剧来源。影片中大量有关KPI、背锅、奇葩甲方、考编上岸的细节隐喻,也总能让上过班的人会心一笑。

以“不是主角的主角”为设定,塑造出更具普世性和代入感的角色群像。小妖怪们“假戏真做”,在荒诞的旅程中找到自己的意义,就像现实中打工人用自嘲、摸鱼、偶尔的热血,在职场系统里寻找属于自己的“英雄时刻”。

“身份虽假,取经之心却真”当观众看到四个小妖怪笨拙而真诚地追逐着他们的取经梦时,看到的也是职场和生活中挣扎的自己。

影片主题曲《重如尘埃》的歌词这样写道:“一颗尘埃的重量/藉藉无名也有光”,《浪浪山小妖怪》写的每一个在系统里挣扎、自嘲、却依然坚持的普通人,也许像小猪妖一样一直没有“名字”,但你的故事,同样值得被讲述。

跳出宏大叙事的思维定式,在传奇的缝隙处,寻找属于更多平凡人的故事和感动,这是暑期档口碑之作共通的共鸣魔法。未来也期待有更多电影讲好小人物故事,让我们看到“历史”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来源:1905电影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