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你我皆是“小妖怪”,平凡自有其重量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4:23 2

摘要:这个暑期档可谓佳片云集,竞争异常激烈,《浪浪山小妖怪》却能脱颖而出,取得上映不到3天票房突破1.8亿元的亮眼成绩。尽管已有《中国奇谭》里同源故事的惊艳铺垫,市场期待本已高悬,但主创团队能把二十来分钟的短片延展为两小时的丰满长片,不注水、不煽情,不灌鸡汤、不打鸡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这个暑期档可谓佳片云集,竞争异常激烈,《浪浪山小妖怪》却能脱颖而出,取得上映不到3天票房突破1.8亿元的亮眼成绩。尽管已有《中国奇谭》里同源故事的惊艳铺垫,市场期待本已高悬,但主创团队能把二十来分钟的短片延展为两小时的丰满长片,不注水、不煽情,不灌鸡汤、不打鸡血,凭借扎实叙事与真诚表达赢得如潮好评,证明其的确有过人之处。

那么,《浪浪山小妖怪》到底好在哪里呢?关键在于焦点的转移。长久以来,对西游故事的改编,翻来覆去离不开“师徒四人组”,尤其是本领高强、性格鲜明的孙悟空和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戏份总是最多的。《浪浪山小妖怪》却彻底转换视角,把镜头从“大英雄”身上挪开,转而聚焦取经路上那些不起眼的“小妖怪”。这就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道理很简单,生活中、职场上,像孙悟空那样光芒四射的大主角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如同影片中的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这四个小妖怪一般普通。可那又如何呢?或许在宏大的西游故事里,小妖们只是无足轻重的工具人、面目模糊的背景板,但当视角转换,小妖成为叙事主体时,他们对梦想的执着、对良善的坚守,丝毫不亚于孙悟空这样的英雄。这就如同每一个奔波的“打工人”,虽然平凡,但并不卑微。我们总是用心善待这个世界,也同样渴望被世界温柔以待。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末尾,满身是伤的四人组陆续变回原形,直到最后他们依旧是无名之辈,没有逆天改命的神迹,没有逆天改命的彩蛋。主创团队不因故事的虚构性,就强行拔高精神维度,而是从始至终依循现实的逻辑。这种对平凡的正视与尊重,正是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

经典的改编历来属于高难度操作,如何把握分寸,是所有创作者都要认真琢磨、严肃对待的事。一方面不能“魔改”,随意颠覆经典的内容与内核,那会毁坏经典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另一方面,又要融入现代审美与情感,能够推陈出新,让观众与经典产生深度连接和共鸣。

近年来,像《哪吒》系列、《白蛇》系列等动画在这方面都有不错的尝试。它们无一例外都打破了刻板的“英雄叙事”,即便主角仍是自带光环的神话人物,主创却大胆剥离他们身上与现代人格格不入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转而发掘其作为“平凡人”的闪光点——哪吒的叛逆藏着对认可的渴望,白娘子的千年修行里裹着凡俗的爱恋,《中国奇谭》更是于柴米油盐的琐碎中,书写着从浪浪山小妖到乡村狐仙的命运浮沉。这种改编超越了简单的形式创新,而是让经典内核与时代精神嫁接,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来源: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