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汤唯:不离婚,独自带娃,种花种地,活成娱乐圈的“另类”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7-01 18:50 2

摘要:现在的汤唯,新闻很少。但每次传来的,都是好消息——她凭实力在韩国拿了个影后大满贯,这份荣耀冲出亚洲,光芒耀眼。她成了另一种生存方式的代名词,这条路,和国内娱乐圈某些浮躁的风气截然不同。

汤唯在娱乐圈里,绝对是个另类。

从出道起她就没按常理出牌,被封杀过,远嫁异国,一路走来流言蜚语没停过。其中最响的一个传言就是:她和老公两地分居,独自带娃,疑似已经离婚。

如今她终于回应:“离婚是不可能的。”她强调夫妻感情非常好。分居两地,纯粹是各自事业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汤唯,新闻很少。但每次传来的,都是好消息——她凭实力在韩国拿了个影后大满贯,这份荣耀冲出亚洲,光芒耀眼。她成了另一种生存方式的代名词,这条路,和国内娱乐圈某些浮躁的风气截然不同。

在这条路上,她的独特气质被不断挖掘。从李安的《色戒》到朴赞郁的《分手的决心》,她在大银幕上变幻莫测,忧郁又神秘,美艳又带着一丝危险。

李安曾直言,汤唯这种气质,以前在内地可能并不吃香。但他看中的,是汤唯骨子里的那股“劲儿”。他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份:温柔下的倔强,恬淡里的刚烈,文艺气息中透出的风情,疏离感包裹着的苍凉。

正因如此,她即使不按娱乐圈的套路走——没绯闻、不上综艺、不接真人秀、不开微博、也不直播带货——却依然被影迷们牢牢惦记着。

前不久,汤唯在访谈中难得聊起生活。主持人问她:“最近喜欢跳什么舞?”大家都以为她会说爵士、瑜伽或者散步。汤唯愣了一下,笑着回答:“没有,我在种地。”在场的人都惊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在戛纳电影节时,朴赞郁导演就说过:“她是个农夫。”和她合作过的朴海日也证实,汤唯一有空就在打理自己的菜园子。

她的菜园可不小,种的东西也多:大蒜抽薹、白菜卷心、豌豆结荚、蚕豆收花、莴笋冒薹,香菜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她有时就在乡下的家里招待朋友。朴赞郁和朴海日就去过,结果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汤唯完全没有女明星的样子,洗尽铅华,朴素得像个真正的农妇。她戴着遮阳帽,穿着粗布衣服,握着锄头在地里认真干活。看到客人来了,就忙着下厨,清炒苋菜、萝卜汤,一顿地道的家常饭让他们念念不忘。

谁能想到,那个在红毯上光芒四射的影后,也能穿着素衣,在山里过着晨炊暮饮、春种秋收的日子?节目里她展示了自己的菜园一角,看得出来是真下了功夫:西红柿结得多,玉米挺得直,一片绿意葱茏。杂草是多了点,但恰恰说明是她自己在打理,没请工人代劳。

“我还帮别人养鸡、养兔子呢。”汤唯说。她展示过自家鸡下的蛋,隔着屏幕仿佛都能感受到那份温热。她用的东西也简单天然,一块硫磺皂就能搞定。

这些细节让网友直呼羡慕。韩国网友说她“活得太明白了”,在国内,她也成了自在、随性、淡泊的代名词。有国内记者采访她时问:“最近收获了什么菜?”她如数家珍:“生菜、柠檬、葱。”记者又问:“打算再养点宠物吗?”她笑着点头:“有。”影迷们甚至开始担心:“汤唯,别太沉迷种田了,我们还想看你拍电影啊!”

她28岁才进入大众视野,算得上大器晚成,但她从不着急。她说自己习惯“大隐隐于市,就像在冬眠”。有记者问过她怕不怕没曝光度,她反问:“什么是曝光?”合作过的导演薛晓路也惊叹:“她才不怕没曝光呢,从出道起就这样,根本不在乎。”陈可辛则评价:“汤唯虽然名声在外,但身上那份朴素的特质一直没变。”

她活得随遇而安。有戏拍,就全心投入表演;没戏拍,就认真过自己的日子。爆红之后,她能放下名利去英国留学,素面朝天地泡图书馆。巅峰时期,她没选择嫁豪门、炒绯闻,而是远赴韩国拍文艺片。2016年生下女儿后,她渐渐淡出。

疫情开始后,为了防疫,也为了亲近自然,她和家人搬到了乡下。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山里的家:小屋藏在密林中,古朴清幽,颇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诗意。在这里,日子安静如林间日月,安稳如山间草木。

她和丈夫、女儿一起,种菜、收获,体验着另一种生活的哲学。“我越来越清楚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她说,“可能就是这乡村生活,是我和女儿、丈夫一起放松的日子,这些安静又稳固的关系让我舒服。”

女儿的教育她也很放松。没送去首尔挤贵族学校,就在乡下上幼儿园,平时坚持用中文交流。女儿一放学,母女俩就在山野间疯跑,摘松果、捉蚂蚁、堆石子、跳皮筋。汤唯的丈夫总爱说:“我养了两个女儿。”

欲望低了,幸福反而涌上来。汤唯说:“我尊重我自己,尊重我的先生,也尊重我的孩子独自去思考和判断这个世界。”

她现在格外关注天气预报。东风来了,大蒜莴笋长得快;雨水落下,正是播种的好时候;太阳一晒,早晚就得忙着浇水。她每天除草、翻土,播种番茄和花生。番茄开花是金黄色的,花落了,青果子就冒出来,慢慢变红,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芒种时节,摘番茄、摘黄瓜,带着嫩刺和花,咬一口脆生生的,她和丈夫能一口气吃上好几根。土豆默默长在土里,西葫芦藏在藤蔓间,拔出的萝卜每次都带来红彤彤的惊喜。

她感恩这样的“农夫”生活,觉得是岁月最好的馈赠。在无人知晓的山间,与风为伴,与树为邻,花菜成畦,阳光遍洒,日子像诗,如同找到了现实中的小小桃源。

这种田园生活,让多少人羡慕不已。但说实话,汤唯选择的这条路,我们并非没有能力走,只是放不下的东西太多。

汤唯放下了。她能远离名利场,拿起镰刀除草,用二指镐翻地,在日头下汗流浃背。什么“形象”、什么“气场”,在土地给予的安宁面前,都不值一提。她在伦敦留学时读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里面一句话深深打动了她,也像她的人生注脚:

> “我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墙壁。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不幸、误解和悲伤的强壮。”

她无意反击,也无需对抗。她像泥土,坦然接纳所有发生;像一棵树,在自己的秩序里生长;像一脉溪流,静静淌过命运的山谷。

> (素材来源:汤唯公开采访及媒体报道综合)

来源:小花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