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编辑丨非凡
“相声、小品、魔术杂技……” 这熟悉的调子一响,让无数人回想起那个让人喜爱的节目。
她可是家喻户晓的“央视名嘴”,靠真本事把节目办得风生水起,享誉全国。
但谁也没想到,这么让人喜爱的节目,后来却突然从电视上“消失”了。
曾是“央视名嘴”的她,因揭露姜昆丑闻“消失”的她,如今的生活安然惬意。
“相声、小品、魔术杂技……”当这个旋律一响起来,我相信会有无数的70后、80后会一下子想起那个名叫《曲苑杂坛》的节目吧。
当年这个节目说是风靡全国也不过分吧,不光节目,它的主持人也是相当有名的,叫汪文华,这名字一提出来就有不少人想起来那个坐在小桌子前主持的身影。
可谁能想到,这么牛的大姐大,后来居然因为得罪了相声大腕姜昆,连人带节目一起“消失”了...
提起她就要从她的出身说起,她1955年出生在河北保定的一个普通家庭。
家里五个孩子她最小,三岁时妈妈就病倒在床上动不了,全靠爸爸一人扛起养活全家的重任。
你说这么艰苦的条件,在他们家能吃饱饭在当时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可是她却偏偏喜欢上了曲艺。
14岁那年,她居然考进了武汉空军文工团,这个成就在他们那真的可以说是光宗耀祖了。
进了团里之后,她可真是拼了命地练功,天没亮就爬起来吊嗓子,别人练一遍她非得练三遍的程度。
吃饭排队时候还比划评书动作,搞得战友们都笑她“走火入魔”了。
后来,她更是为了能够拜入评书大师袁阔的门下,给他写了几十封信,当时的袁阔老爷子并不想收女徒弟。
她从武汉坐火车去东北去找袁老师,一趟又一趟,终于在她的坚持下感动了。
1985年,汪文华终于熬出头了,在央视主持《神州打擂》一炮而红,那个收视率蹭蹭往上涨啊,央视的领导觉得她很有能力。
1991年,她创办了《曲苑杂坛》!当时台里没人看好,所以经费少得可怜,当时她的团队就仨人,她一个人当主持人、制片人、导演,随便想想都知道她得多累啊。
后来证明她的这个节目无疑是成功的,而且是非常成功,节目一经播出就火得一塌糊涂!
收视率碾压当时的王牌综艺,全国上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
汪文华也成了“央视三大名嘴”之一,金话筒奖拿到手软。
就在节目如日中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大事,这件事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个节目的消失。
就在节目如日中天的时候,2005年,相声界大佬姜昆突然开炮了!在学术研讨会上公开批评:“《曲苑杂坛》不伦不类,误人子弟!”这话一出,在当时掀起了惊涛骇浪。
网传的原因是,姜昆搞了个网络相声项目,想通过《曲苑杂坛》宣传宣传,私下找汪文华“行个方便”。但是汪文华最恨这种走后门的事儿,二话不说就给拒了。
后来不知咋搞的,姜昆还是上了节目,汪文华气不过,在媒体面前直接捅出来:“有些人就是靠关系硬塞进来的!”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姜昆脸上挂不住了。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不可开交,节目组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收视率开始下滑,台里领导也皱起了眉头...
2011年,陪伴观众整整20年的《曲苑杂坛》突然停播!网上都说节目停播这件事一定有姜昆的手笔,但事实肯定不能只是这么简单。
多年后她终于开口聊起了这件事,姜昆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层的原因是节目在时代浪潮中迷失了方向。
为了迎合收视率,节目里传统曲艺越来越少,魔术杂技越来越多,不少老观众都说节目已经“变味了”。
再加上互联网兴起,年轻人不爱看电视了,收视率断崖式下跌。汪文华自己也心灰意冷最终,在台里和她共同决定下,这档传奇节目在时代的推动下落下来帷幕。
如今70岁的汪大姐在哪儿?有网友说她在安徽黄山休宁县云山书院种花养草!
每天对着青山绿水唱两小时戏,头发全白了但精神头倍儿棒。
近况确实少得可怜,但是另一位传奇级的主持人倪萍她就相当活跃了,她自从退休后,本来大家都以为她退休后,会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现在看她虽然不在从事主持了,但她仍然活跃在我们视线前,她仍然在会给我们分享一些知识。
就在昨天,她在抖音给我们分享了互联网的算法很神奇,讲了我们看到的视频和文章都是算法给我们推荐的。
算法会将认为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推荐给我们,比如织毛衣,你平时喜欢织毛衣或者爱看织毛衣的视频,那么大概率平台还是会给你推荐相关的内容。
她将这件事讲的十分通俗易懂,和蔼的神情,简单的话语十分深入人心。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百度百科:汪文华
央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名单出炉 甲级月津贴2万. 搜狐娱乐. [2023-10-14].
来源:1号档案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