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不买账!《水饺皇后》扑街背后,藏着影视行业“假励志”困局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7-06 20:05 1

摘要:在光影交织的影视世界里,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承载着无数的期待,或闪耀成璀璨的明星,或遗憾地黯淡无光。2025年五一档上映的《水饺皇后》,无疑属于后者。这部由刘伟强执导,马丽领衔主演,惠英红、朱亚文、王祖蓝、薛凯琪等一众实力明星友情出演的电影,本应是一部极具看点的

在光影交织的影视世界里,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承载着无数的期待,或闪耀成璀璨的明星,或遗憾地黯淡无光。2025年五一档上映的《水饺皇后》,无疑属于后者。这部由刘伟强执导,马丽领衔主演,惠英红、朱亚文、王祖蓝、薛凯琪等一众实力明星友情出演的电影,本应是一部极具看点的佳作,却在口碑与票房的双重考验下折戟沉沙,豆瓣评分仅6.4分,票房4.19亿的成绩也难言出色 。它的失败,绝不是偶然,而是像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当下影视创作存在的种种问题,为整个行业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

一、叙事缺陷:真实创业逻辑的严重缺失

《水饺皇后》以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的真实故事为蓝本,讲述了她带着两个女儿从山东青岛前往香港寻亲,意外滞留后,凭借家传北方水饺白手起家,最终创立商业传奇的故事。这样一个充满奋斗色彩的真实经历,本应是一部极具感染力和深度的作品,但影片在叙事上却漏洞百出,严重缺乏真实的创业逻辑。

影片为了凸显主角的励志,过度渲染“吃苦”情节。马丽饰演的臧健和,在香港的街头风餐露宿,被城管驱赶,为了节省成本,自己一人承担了从买菜、包饺子到售卖的所有工作,手上满是冻疮和伤口,这些画面确实展现了生活的艰难。然而,仅仅是吃苦就能走向成功吗?在现实的创业道路上,吃苦只是最基本的要素,远非成功的关键。

资金问题是创业路上无法回避的巨大难题。臧健和启动水饺生意的资金从何而来?影片只是简单带过,没有任何深入的探讨。在现实中,无论是向亲朋好友借款,还是申请银行贷款,都需要面对诸多复杂的手续和风险。比如,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稳定的收入证明,借款的利率和还款期限也会对创业初期的资金流产生重大影响 。而这些在电影中完全没有体现,就好像资金是凭空出现的一样,这无疑让故事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市场竞争更是创业过程中的核心挑战。在香港这样商业高度发达的地区,餐饮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臧健和的水饺摊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影片仅仅用“饺子皮薄”这一单一优势来解释她的成功,实在是太过简单和片面。在现实中,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品牌的营销推广、店铺的选址、服务的质量、对市场趋势的把握等,都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比如,同样是餐饮品牌,海底捞凭借优质的服务,在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喜茶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和营销方式,成为茶饮行业的佼佼者 。而《水饺皇后》中,臧健和的水饺摊仿佛没有任何竞争对手,轻轻松松就吸引了大量顾客,生意蒸蒸日上,这种脱离现实的情节设定,让观众难以信服。

影片在商业问题的处理上,也显得极为草率。比如,当臧健和的水饺生意逐渐做大,面临扩大生产、开设工厂等问题时,电影只是匆匆带过,没有展现其中的困难和挑战。在实际的商业运作中,扩大生产涉及到设备采购、人员招聘与管理、供应链优化等诸多复杂问题。新员工的培训、生产流程的优化、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与谈判,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都需要创业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但在电影中,这些问题都被一笔带过,让整个创业过程显得过于顺利和理想化。

二、观众觉醒:拒绝廉价的励志童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审美水平和认知能力不断提升,他们不再是容易被糊弄的群体。在现实生活中,打工人每天辛苦加班,却不一定能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创业者们在商场中摸爬滚打,深知成功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 。他们对生活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因此,对于电影中那些脱离现实的“努力神话”,观众已经产生了深深的免疫。

《水饺皇后》试图用简单的“努力就能成功”的叙事来打动观众,却忽略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真实的创业故事和成功案例,他们明白,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受到时代背景、机遇、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不仅是因为他的努力和远见,还得益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当时的政策环境。而电影中,臧健和的成功仿佛只靠她一个人的努力,没有任何外部因素的助力,这种脱离现实的叙事,让观众觉得电影是在给他们“灌鸡汤”,是一种廉价的励志童话。

观众走进电影院,希望看到的是能反映现实生活、引发他们共鸣的作品。他们希望电影中的角色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是他们在生活中能够感同身受的。而《水饺皇后》中的主角,更像是一个被包装出来的“励志符号”,她的经历过于一帆风顺,没有展现出真实生活中的挣扎和无奈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无法将自己代入到角色中,自然也就无法产生共鸣。比如,当观众看到臧健和在面临生活的重重困难时,只是一味地坚强和乐观,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和内心的挣扎,就会觉得这个角色不真实,不可信。

当下的观众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再盲目接受电影所传达的信息,而是会对电影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于《水饺皇后》这样存在诸多叙事缺陷和脱离现实的作品,观众会毫不留情地给出差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影视创作者,只有真正尊重观众,创作出有深度、有内涵、贴近现实的作品,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

三、价值观偏差:文化产品社会责任的缺失

一部优秀的文化产品,应当肩负起传播正确价值观的社会责任。然而,《水饺皇后》在这方面却存在严重的偏差,它不仅扭曲了大众对成功的认知,还忽视了创业过程中系统性的困难,本质上是在向观众传播一种脱离现实的谎言。

电影将成功简单归结为个人的努力,忽视了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个人成功的影响。在现实中,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离不开时代的机遇和社会的支持。比如,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创业者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互联网企业 。而《水饺皇后》中,完全没有体现出时代背景对臧健和创业的影响,让观众误以为只要个人努力,就可以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取得成功,这种片面的价值观极易误导观众,尤其是那些对未来充满憧憬、渴望成功的年轻人。

影片还淡化了创业过程中的系统性困难,给观众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信号,即创业很简单,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轻易成功。这种误导可能会让一些年轻人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盲目创业,最终遭受失败的打击。事实上,创业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包括商业洞察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还需要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如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技术风险等 。电影应该真实地展现这些困难和挑战,让观众对创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不是美化创业过程,给观众制造不切实际的幻想。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文化产品对社会文化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激发观众的正能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像《水饺皇后》这样存在价值观偏差的作品,不仅无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反而可能会对社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它让观众对成功产生错误的认知,对现实生活产生误解,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

四、市场反馈:票房与口碑双失利的警示

《水饺皇后》在五一档的表现堪称惨淡,票房仅4.19亿,未能达到预期,豆瓣评分也一直在及格线徘徊,观众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但差评占据了主导 。这种票房与口碑双失利的结果,给影视行业带来了深刻的警示。

在票房方面,尽管电影在上映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马丽的转型、惠英红等一众明星的加盟,以及“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卖点,都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关注。但上映后,由于影片质量不佳,观众的口碑迅速下滑,导致后续票房乏力。这表明,在如今的电影市场,观众越来越注重电影的质量,单纯依靠明星效应和宣传噱头已经无法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 。电影制作方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剧本创作、拍摄制作等环节上,提高电影的品质,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市场的青睐。

从口碑来看,观众对《水饺皇后》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叙事缺陷、脱离现实、价值观偏差等方面。这些批评反映出观众对电影质量的高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娱乐,而是希望看到有深度、有内涵、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这也提醒影视创作者,要深入生活,关注现实,创作出真正能够打动观众的作品。同时,观众的差评也会对电影的后续传播和影响产生负面影响,一部口碑不佳的电影很难在市场上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水饺皇后》的失败,也给整个影视行业敲响了警钟。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对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影视创作者和制作方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和制作质量,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同时,要尊重观众的审美和认知,创作出符合观众需求和社会价值观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忽视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

《水饺皇后》的折戟沉沙,为影视行业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它让我们看到,在影视创作中,必须尊重现实,深入挖掘故事的内涵,用真实的情感和逻辑打动观众;必须紧跟观众审美和认知的变化,创作出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必须肩负起文化产品的社会责任,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影视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来源:烟雨楼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