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家乡,最喜欢夏天时候的模样。放眼,远山青黛翠染,飘纱掩玉。四周是葱郁茂盛的绿,或深或浅,次层不均,晕染一团。院里的菜地,各种时令青菜恣意绽放着生机。引得蝴蝶、蜻蜓流连、翩舞。空中,燕子或展翼低掠而过,或双双攀在电线上,相互呢喃低语,耳鬓厮磨。家乡,印象最深
《电影介绍》1981年1期封面——朱碧云
《银幕内外》1984年8期封面——朱碧云
《电影故事》1982年12期封弟——朱碧云
《山城电影》1982年7期封面——朱碧云
《电影之窗》1983年5期封底——朱碧云
《电视剧》1990年4期封面——朱碧云
《电影》1984年7期封面——宋春丽
《八一电影》1988年7期封面——宋春丽
《中国电视》1993年10期封面——宋春丽
《中国广播影视》1988年9期封面——宋春丽
《电影百花》1980年8期封面——宋春丽
《电影介绍》1980年8期封面——宋春丽、唐汤民
《电影介绍》1980年3期封面——宋春丽、唐汤民
《电影》1982年12期封底——宋春丽
《电影介绍》1982年10期封面——宋春丽
《电影评介》1980年1期封面——陈以心
《电影介绍》1980年1期封面——陈以心
《电影介绍》1980年1期封面——王琴宝
《百花影坛》1980年2期封面——王琴宝
《电影百花》1982年2期封面——吴海燕
《电影之窗》1983年5期封面——朱琳
《电影之友》1981年2期封面——潘虹
《电影作品》1986年10期封面——修晶双
《草原银幕》1980年7期封面——龚雪
《电影故事》1984年8期封面——倪萍
《电影百花》1981年2期封面——张金玲
《银幕与观众》1980年1期封面——刘园园
《电影评价》1984年6期封面——傅艺伟
《影坛之春》1981年10期封面——殷新
《电影介绍》1984年9期封面——陈剑月
关于家乡,最喜欢夏天时候的模样。放眼,远山青黛翠染,飘纱掩玉。四周是葱郁茂盛的绿,或深或浅,次层不均,晕染一团。院里的菜地,各种时令青菜恣意绽放着生机。引得蝴蝶、蜻蜓流连、翩舞。空中,燕子或展翼低掠而过,或双双攀在电线上,相互呢喃低语,耳鬓厮磨。家乡,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黑色的身子,白色肚皮的小燕子。
在晨的鸟鸣声中,惊醒。清脆、悦耳的声音,唤起了乡村的闹喧。檐下的巢燕,双双偎依、呢喃。一些高飞或低掠的燕子,那俊逸的剪影,吸引着我的目光,看不够。自小就喜欢这些黑色的小精灵。它们绕着电线翩飞或站立,都自成一道风景。如今,走到哪里,看到燕子,就会想起家乡。
家乡的夏天最热闹。夕阳下,在街门口,拿着大扫帚扑捉蜻蜓。那时的蜻蜓感觉特别多,花色品种也多。金色的余晖涂染出一幅乡村油彩画。那时,家家孩子多,傍晚炊烟袅袅升起,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到处都能听到孩子们的欢闹声,犬吠声。
如今,乡村安静了。夜晚的村子尤其寂静,稀疏的灯光,散布各处。曾经的犬吠声,如今亦无。曾经热闹的村子,如今是真的冷清了。父母的家,七间房子,宽大的院子,两位老人住着,感觉特别空旷,想着也是缺少生气…
来源:梦丽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