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友扒出在几年前陈光标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大大方方地“炫”起了自己的行头——自己有一件衣服168万,脚上这双皮鞋30多万。还直言自己对吃喝玩乐没啥兴趣,唯一的爱好,除了捐款就是穿着打扮。这话一出来,网友们可炸开了锅,有人觉得这是真性情,也有人吐槽他“太浮夸
网友扒出在几年前陈光标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大大方方地“炫”起了自己的行头——自己有一件衣服168万,脚上这双皮鞋30多万。还直言自己对吃喝玩乐没啥兴趣,唯一的爱好,除了捐款就是穿着打扮。这话一出来,网友们可炸开了锅,有人觉得这是真性情,也有人吐槽他“太浮夸”。一个企业家这样的“消费观”,到底算不算过分?
说起陈光标,估计大家都不陌生。早些年,他靠着做环保、拆迁生意发家,成了身家上亿的企业家。但真正让他“出圈”的,可不是商业成就,而是他那高调的慈善行为。背着现金去灾区捐款,在受助者面前摆拍,这些事儿让他收获了“首善”的名号,也招来了不少骂声。有人说他是真心做公益,是大好人;也有人觉得他是在作秀,拿慈善当生意,博眼球、赚名声。可不管外界怎么说,陈光标一直我行我素。这么多年过去,他的慈善脚步没停,争议也没断。这次突然聊起自己的穿衣打扮,又把他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少人都纳闷:你一个天天做慈善的企业家,不好好琢磨怎么多捐点钱,怎么还花大价钱在衣服鞋子上呢?
先抛开情感上的好恶,从陈光标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分析他这波操作。他说自己不爱吃喝玩乐,想想看,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人,对美食、旅游、娱乐这些事儿没太大兴趣,就喜欢把钱花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上。对陈光标来说,除了捐款,穿着打扮就是他的心头好。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有自我表达的需求。有些人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生活,有些人靠艺术创作展现内心世界,而陈光标选择用奢华的穿着来表达自己。他或许觉得,一身昂贵的行头能彰显自己的身份和成就,是一种独特的“名片”。就像有些明星出席活动,花大价钱定制礼服,不也是为了在镜头前展现最好的自己吗?陈光标把这种“展示欲”用在了日常穿着上,只不过他的消费金额远超常人想象。
再从商业角度看,企业家的形象有时候确实和企业品牌挂钩。一身亮眼的行头,说不定能成为吸引关注的焦点。虽然陈光标这次聊穿着和商业没啥直接关联,但从过往他的行事风格来看,他从不避讳成为话题中心。高曝光度对企业来说,说不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提升知名度、拓展商业合作机会。你别说,还真有企业家靠独特的个人形象,给企业带来了流量和收益。说到这儿,咱就得聊聊关键问题了:对于企业家来说,什么样的消费算“过分”?陈光标说自己这要求不过分,可很多网友不买账。有人觉得,企业家就该勤俭节约,把钱都用在刀刃上,多搞搞企业发展,多捐点钱做公益;也有人觉得,人家自己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旁人管不着。
其实,企业家也是普通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确实有权支配自己的收入。就像马云,他喜欢收藏艺术品,花费不菲;雷军,酷爱摄影,为了追求极致的拍摄体验,在摄影器材上也没少花钱。这些爱好虽然烧钱,但只要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不损害公众利益,似乎也无可厚非。但陈光标的情况又有点特殊。他一直以“慈善家”的身份活跃在大众视野里,大众对他的期待自然和普通企业家不一样。在大家的认知里,慈善家应该是无私奉献、不贪图享受的。现在他突然高调炫富,说自己花上百万买衣服,这和大众心中“慈善家”的形象反差太大,难免让人觉得不舒服。
换个角度想,如果一个企业家,一边在公开场合呼吁大家关注贫困问题,一边却过着奢侈的生活,这种割裂感会让公众质疑他做慈善的动机。就好比你去劝别人节约粮食,自己却天天大鱼大肉浪费食物,谁会听你的?所以,陈光标这次引发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身份和行为之间的矛盾。有人可能会问:企业家做慈善和享受生活,真的不能兼顾吗?当然不是!比尔·盖茨,世界首富之一,生活过得也挺滋润,豪宅、私人飞机样样不少,但他和妻子创办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做了大量慈善工作,抗击疾病、改善教育,实打实帮助了无数人。
关键在于,企业家得把握好“度”。一方面,要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另一方面,做慈善要真诚,别把公益当噱头。至于个人消费,只要不违背道德和法律,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个人自由。但如果像陈光标这样,长期以慈善家自居,消费行为又如此高调,就难免会引发公众的质疑和不满。陈光标穿168万的衣服、30万的皮鞋,这件事儿本身没有绝对的对错。从他个人角度,他有权追求自己的爱好;但从公众角度,他的行为和身份之间的冲突,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对于企业家来说,如何平衡个人生活、商业发展和社会责任,是一门需要好好琢磨的学问。而对于我们普通人,看待这类事件也得理性,别被情绪左右,多从不同角度思考,或许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来源:感性老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