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非遗节目《天府少年游》引关注,天府少年“游”出文化自信!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7-06 22:59 1

摘要:这档由成都广播电视台打造的非遗传承、创新、成长体验类栏目,融合非遗文化与古装影视艺术,以独具匠心的创新形式,构建起青少年沉浸式文化体验新场景。节目以文化体验为主,同时以成语故事为叙事脉络,邀请青少年演员化身历史角色,通过影视化拍摄手法,将“完璧归赵”“卧薪尝胆

近期,作为成都备受瞩目的文化节目《天府少年游》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迅速成长为青少年文化成长体验教育类节目。

这档由成都广播电视台打造的非遗传承、创新、成长体验类栏目,融合非遗文化与古装影视艺术,以独具匠心的创新形式,构建起青少年沉浸式文化体验新场景。节目以文化体验为主,同时以成语故事为叙事脉络,邀请青少年演员化身历史角色,通过影视化拍摄手法,将“完璧归赵”“卧薪尝胆”等经典典故搬上荧屏。

2025年6月15日,栏目组进驻彭祖山景区进行拍摄。依托景区内的天然古韵与人文景观,小演员们在青山碧水间重现历史场景,将成语故事与非遗文化的结合推向新高度。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演中学、学中悟”的模式,不仅锤炼了青少年的艺术素养与表达能力,还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唤醒其文化认同感。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21世纪以来,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系列文件和国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明确指示下,我国非遗普查立档工作得到全面、有效、持续的推进。从非遗前时代的“抢救性存录”到非遗后时代的“科学立档”,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学界亦在强调,非遗保护不仅依赖于实物的保存和技艺的传承,在于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文本化存录。鉴于非遗概念的内涵指向、顶层设计与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存在差异,对非遗事项的存录亟待建构一种专门性的方法论体系与文本范式,这一探索亦应成为我国非遗学理体系建构的重要一环。

《天府少年游》通过青少年充满朝气的演绎,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成为传统技艺破圈传播的鲜活案例。

来源:洞见热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