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6月30日,在国家话剧院里,一位92岁的老人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在鲜红的党旗下,他胸前那标志性的红领结显得极为耀眼。谁能想到,这位因饰演济公而成名的艺术家,为了这一刻竟然奔走了整整74年呢?当话筒捕捉到他哽咽着换气的声音时,全网都在探寻:是什么支撑着游
2025年6月30日,在国家话剧院里,一位92岁的老人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在鲜红的党旗下,他胸前那标志性的红领结显得极为耀眼。谁能想到,这位因饰演济公而成名的艺术家,为了这一刻竟然奔走了整整74年呢?当话筒捕捉到他哽咽着换气的声音时,全网都在探寻:是什么支撑着游本昌走过这场跨越世纪的信仰马拉松?
追溯到1933年江苏泰州的寒冬,一个三岁的孩童被父母抱在怀中,目睹了日军飞机掠过家乡上空投下炸弹的凄惨景象。后来他才知晓,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保护了他们的村庄。这个童年记忆就像火种一般,在游本昌心中埋下了红色的基因。1949年上海解放那日,16岁的少年挤在欢庆的人群里,望着红旗插上外滩海关大楼,他首次感受到了信仰那具象化的温度。在后来接受采访时,他这般形容当时的感受:“就像流浪的孩子终于看到了回家的路标。”
1951年,当游本昌怀揣着入党申请书走进上海戏剧学院党支部时,命运却给了他沉重一击。由于“家庭成分”的问题,这个热血青年的申请被退回。文革风暴席卷而来时,他更是被下放到北京郊区的农场,每天在麦田里弯腰劳作10个小时。夜深人静之际,他总是在煤油灯下偷偷阅读《共产党宣言》,书页边缘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同住牛棚的画家老周曾劝他:“本昌啊,这年头还信这个?”他笑着指向窗外的晨曦:“你看太阳,乌云能挡住它升起吗?”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52岁的游本昌终于等到了济公这个角色。当某药厂捧着20万现金请他代言“济公牌”胃药时——这在1985年相当于普通工人两百年的工资——他却坚决拒绝了。制片主任急得直跺脚:“老游你傻啊!”游本昌摸着破蒲扇道具轻声说道:“济公是老百姓心中的善,沾不得铜臭。”后来观众才从纪录片里得知,他拍济公时每集片酬仅120元,却自费买了三把新蒲扇,只为找到最贴合人物的弧度。
2019年寒冬,86岁的游本昌带着《弘一法师》剧组在零下15度的哈尔滨露天演出。中场休息时,年轻演员发现他躲在幕布后揉搓冻僵的双腿,忍不住劝道:“游老师,您该退休享福了。”老人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舞台就是我的氧气面罩,摘了还怎么活?”四年后王家卫拍摄《繁花》时,89岁的他坚持每天工作18小时。有一场夜戏需要连续拍摄36小时,当年轻演员累得打瞌睡时,却看到老爷子在角落里反复练习转佛珠的动作,昏黄的灯光把他佝偻的身影拉得很长。
2025年春天,游本昌的书桌上忽然多了笔墨纸砚。女儿好奇地发现,父亲每天清晨都用毛笔工整地抄写入党誓词,写坏了7支毛笔后,终于将满意的作品贴在床头。那宣纸上的墨迹还未干,他已经在台灯下撰写第21页入党申请书了,钢笔尖在“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志”字上洇开墨团,就像老人斑驳的泪痕。
6月30日的宣誓现场,当游本昌颤抖着说出“永不叛党”时,观礼席上老搭档朱旭的女儿突然泣不成声。原来那条红领结是游本昌女儿用济公戏服的边角料缝制的,针脚里藏着两代人的约定。现场视频流出后,#92岁游本昌入党#话题瞬间在网络上引爆。有网友感叹:“这才是真正的顶流,粉丝跨越祖孙三代!”年轻演员张一山转发时配文:“在您面前,我们所谓的努力就像小孩子过家家。”
翻开游本昌珍藏的牛皮笔记本,泛黄的扉页写着“1956年首次申请”,新添的末页墨迹还未干:“九二续章,信仰终成。”70载春秋交替,从龙套演员到济公活佛,他用生命证明:真正的艺术永远与人民血脉相连。当流量明星如流星划过夜空时,游本昌这座信仰的灯塔却越来越亮。
在浮华喧嚣的娱乐圈,游本昌用70年的坚守书写了最动人的传奇。当他在耄耋之年戴上那条意义非凡的红领结时,我们终于明白:真正的顶流不是热搜上的昙花一现,而是经过岁月淬炼的精神丰碑。戏里他是济世为怀的疯癫和尚,戏外他是初心如磐的九旬党员——这两重身份在时光深处奇妙交融,共同诠释着“人民艺术家”五个字的千钧重量。当年轻演员困惑于如何平衡艺术与商业时,游本昌用生命给出了答案:艺术之树的常青秘诀,永远深扎在为人民服务的土壤里。
来源:辰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