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顶流到边缘人,李七月38岁的落寞,让人看清娱乐圈真面目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05 11:12 1

摘要: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人,曾经站在聚光灯下被万人追捧,被誉为"董卿接班人",风头一时无两。

娱乐圈就是个名利场,台前的光鲜亮丽背后藏着多少心酸血泪。

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人,曾经站在聚光灯下被万人追捧,被誉为"董卿接班人",风头一时无两。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她就从央视综合频道的当红花旦,变成了现在网友口中"坠落的凤凰"。

38岁的李七月,这个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但她的经历绝对让你看清娱乐圈的真面目。

从巅峰到低谷,从众星捧月到门可罗雀,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说起李七月,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个在《等着我》节目里哭得稀里哗啦的主持人。

她那副能把观众情绪带动起来的本事,当年在央视可是出了名的。

2011年通过CCTV主持人大赛进入央视后,这个黑龙江姑娘就像开了挂一样,一路绿灯。

其实李七月的成长轨迹挺励志的。

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就是个普通的东北家庭。

那会儿没什么娱乐设施,她天天抱着个破收音机听广播,听着听着就对播音这行产生了兴趣。

家里人都说这丫头嗓子甜,说话好听。

高考那年,她毅然决然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算是正式踏上了媒体这条路。

大学期间,李七月可没闲着。

别的同学忙着谈恋爱逛街,她成天泡在校园电视台里练本事。

那会儿的她特别拼,经常为了一个节目熬到半夜。

同宿舍的室友都说她是个工作狂,但谁知道她心里憋着一股劲,就想在这行闯出个名堂来。

大四实习的时候,李七月去了辽宁卫视。

那时候的她青涩得很,但已经显露出了主持天赋。

台里的老前辈都夸她有灵性,说这丫头将来肯定有出息。

果不其然,毕业后辽宁卫视直接把她留下了,让她主持早间新闻。

在辽宁卫视的那段日子,李七月过得挺充实。

她主持的早间新闻收视率不错,观众都喜欢她那副甜美的嗓音。

东北人的直爽性格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播新闻的时候既严肃又亲切,很快就在当地有了知名度。

2011年是李七月人生的转折点。

第六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开始报名,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

谁知道这一试,直接试出了个全国三十强。

更重要的是,央视国际频道看中了她,直接把她挖了过去。

刚进央视那会儿,李七月干的是出镜记者的活。

别看这工作听起来不如主持人风光,但对她来说却是个宝贵的锻炼机会。

跑外景、采访、写稿子,什么活都得干。

那段时间她几乎跑遍了大江南北,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经历后来成了她主持生涯的宝贵财富。

记者工作干了一段时间后,李七月开始接手一些小节目。

《华人世界》这个节目就是她主持生涯的起点。

虽然这个节目不算特别火,但对她来说意义重大。

在这个舞台上,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主持风格,也积累了不少粉丝。

真正让李七月一炮而红的是《等着我》这个节目。

这个寻人节目需要主持人有极强的共情能力,要能够准确把握嘉宾的情绪,带动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的情感。

李七月在这方面简直是天赋异禀,每次节目录制,她都能哭得观众跟着一起哭,笑得观众跟着一起笑。

那时候的李七月真的是春风得意。

网上到处都是夸她的声音,说她是"董卿接班人",说她有望成为央视新一代当家花旦。

各种商业活动邀请不断,出场费也是水涨船高。

按理说,这样的势头继续下去,她很可能真的会成为央视的顶梁柱。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李七月会在综合频道继续发光发热的时候,她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决定——主动申请调到央视农业农村频道。

这个消息一出来,整个圈子都炸锅了。

很多人都说她疯了,放着大好前程不要,跑去那个没什么人关注的频道干什么。

外界的质疑声铺天盖地。

有人说她是得罪了领导被发配的,有人说她是竞争不过其他主持人被边缘化了,还有人说她是想不开才做出这种愚蠢的决定。

各种版本的传言满天飞,但李七月本人却始终没有公开解释过这个决定的真正原因。

其实了解李七月的人都知道,她这个决定完全是出于个人意愿。

在央视综合频道,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得很。

每个人都想往上爬,每个机会都有无数人在争抢。

这种环境虽然能催人奋进,但压力也是巨大的。

李七月当时正值事业上升期,各种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整个人都处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

更重要的是,李七月在做外景记者的时候,跑过不少农村,见过很多农民。

她发现农业农村这块领域很少有人关注,但农民的故事其实很感人,很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她觉得与其在综合频道和那么多优秀的人竞争,不如到一个更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发光发热。

调到农业农村频道后,李七月的工作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在摄影棚里录节目,现在要深入田间地头;以前面对的是明星嘉宾,现在接触的是朴实的农民;以前穿着光鲜亮丽的套装,现在经常一身朴素的衣服就下地了。

刚开始的时候,李七月确实有些不适应。

农村的工作环境比想象中还要艰苦,有时候为了拍一个镜头,要在田里站半天。

夏天的时候蚊虫叮咬,冬天的时候寒风刺骨,这些都是以前在演播室里体验不到的。

网友们看到她现在的样子,议论声更大了。

有人说她现在穿得土里土气的,哪里还有当年央视当红主持人的风采。

有人说她这是自甘堕落,好好的凤凰非要做麻雀。

这些声音传到李七月耳朵里,说不难受是假的,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农业频道工作的这几年,李七月确实做出了不少成绩。

她主持的农业节目收视率在同类节目中名列前茅,她报道的很多农村故事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更重要的是,她在这个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的工作真正能够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农民。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李七月也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她的账号现在有几十万粉丝,这些粉丝大多是因为喜欢她真实朴素的生活态度而关注她的。

她经常发一些在农村工作的视频,或者分享一些农业知识,内容接地气,很受欢迎。

现在的李七月已经38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很多同龄的主持人要么已经转幕后了,要么就是在走下坡路。

但李七月却显得很淡定,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挺好的。

虽然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但内心更踏实了。

回头看李七月这些年的经历,她的选择确实让很多人看不懂。

从外人的角度来看,她确实是从巅峰跌落了,从央视综合频道的当红花旦变成了农业频道的普通主持人。

但从她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娱乐圈就是这样,你红的时候所有人都围着你转,你一旦走下坡路,立马就门可罗雀。

李七月的经历其实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墙倒众人推"。

当年那些夸她是"董卿接班人"的人,现在都在说她自甘堕落。

这种前后的反差,让人看清了娱乐圈的人情冷暖。

李七月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坚持自己内心想法的人其实并不多。

她选择离开聚光灯,选择到一个更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发光发热,这种勇气值得我们尊敬。

虽然外界有各种声音,但只要她自己过得开心,过得充实,那就足够了。

毕竟人生是自己的,别人的看法再重要,也没有自己的感受重要。

信息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校友录》2007届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名单 - 2007年6月

辽宁卫视《早间新闻》节目档案记录 - 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

CCTV第六届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官方获奖名单 - 2011年8月

央视国际频道人事调动通知书 - 2011年10月

《华人世界》节目制作档案 - 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

《等着我》节目主持人变更记录 - 2014年7月

来源:以苒Zran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