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出萝卜带出泥!赵露思“发疯”意外牵扯6位顶流,她还有望翻身吗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05 10:19 2

摘要:8月2日,她在社交平台晒出重度焦虑抑郁的诊断报告,直接向经纪公司银河酷娱开炮,控诉公司长期压榨艺人、漠视身心健康,甚至放话“业内造谣我装病?”。

赵露思的名字最近在热搜榜上几乎成了固定嘉宾,只不过这次不是因为新剧开播,而是一场火药味十足的解约风波。

8月2日,她在社交平台晒出重度焦虑抑郁的诊断报告,直接向经纪公司银河酷娱开炮,控诉公司长期压榨艺人、漠视身心健康,甚至放话“业内造谣我装病?”。

次日公司声明一出,她更是甩出“八连问”回怼,从“回微信了吗?”到“合同履行了吗?”,句句直戳痛点,硬是把一场普通的合约纠纷升级成了全网围观的对峙。

这场风波的戏剧性在于,双方各执一词,让吃瓜群众一时摸不着头脑。银河酷娱的声明里满是“震惊”“不理解”,强调公司一直支持赵露思的工作,甚至照顾她的健康。

但赵露思显然不吃这套,一个绿茶表情配上犀利评论,直接把公司的声明怼成了“自说自话”。这种“你发声明我拆台”的戏码,在内娱解约史上也算独树一帜。

更耐人寻味的是赵露思的后续操作。8月3日下午,她突然开直播,标题直接写上“没疯谢谢”,一边澄清营销号的断章取义,一边强调自己既没开店也没解约。

晚上又换平台直播,乐呵呵地跟粉丝分享美食,状态轻松得仿佛白天那场剑拔弩张的对峙从未发生。这种“人前发疯,人后清醒”的反差,让围观者不禁疑惑:她到底是情绪失控,还是早有预谋?

这场风波的意外赢家竟是杨幂——她15年前的一条微博被网友翻出,瞬间成了职场人的“精神氮泵”。

2010年,面对公司打压,杨幂写下:“有本事就杀了我,杀不死,就等着看我变得更强大吧。”如今再看,这条博文简直像预言:从被替换角色到自立门户成为资本,杨幂的逆袭被网友封为“幂式生存法则”的教科书。

而赵露思的“掀桌式维权”,则被拿来和杨幂的“冷处理哲学”对比。2023年杨幂与嘉行解约时,仅用八字“共有从前,各有未来”体面告别,连争议都懒得制造。

网友调侃:“杨幂的伤口早结痂了,别人还在流血时,她已走得更远。”这种对比也让舆论分化:有人觉得赵露思“太冲动”,有人则反驳“压榨不该被合理化”。

这场风波像块石头砸进池塘,溅起的水花波及了不少人。王鹤棣莫名躺枪——赵露思在直播里说“不会再去音乐节,不想让大家遭罪”,被解读成暗讽王鹤棣开演唱会的自信。

于正则一如既往地冲在吃瓜一线,模棱两可点评完还不忘宣传自家新剧,被网友吐槽“啥热度都蹭”。

最微妙的还是虞书欣。作为赵露思的“对家”,两人从《珠帘玉幕》和《永夜星河》的收视对决,到粉丝间的“甜妹一姐”之争,关系一直剑拔弩张。

如今赵露思深陷解约泥潭,虞书欣却凭借《永夜星河》的爆款效应稳坐95花顶流,甚至被业内视为“逆袭范本”。有声音认为,这场风波可能让两人的事业差距进一步拉大。

赵露思的做法引发了对艺人维权方式的讨论。年前她刚因公布病情引发关注,承诺“最后一次占用公共资源”,如今却再度将私事公开化。

部分舆论认为这是“情绪化表现”,但也有人反驳:“如果公司真如她所说长期漠视艺人健康,这种‘掀桌’反而是无奈之举。”

类似争议在娱乐圈并不新鲜。赵丽颖曾因回怼网友被批“自毁形象”,刘宇宁也在演唱会上哭诉“早干够了”。

这些案例共同抛出一个问题:当艺人遭遇不公时,是该像杨幂一样“沉默行动”,还是如赵露思般“公开控诉”?或许答案本就因人而异——有人能靠作品翻身,有人则只能借舆论施压。

眼下最现实的问题是:这场对峙会如何收场?赵露思的社交账号已去掉“银河酷娱”后缀,公司也取关了她,双方显然撕破了脸。

但合约签至2030年、解约金高达4亿元的困境,让她面临的可能是一场持久战。

而对银河酷娱来说,失去赵露思意味着丢掉“半壁江山”。业内正在观望:这场风波会像杨幂解约一样成为艺人逆袭的起点,还是如某些案例般最终两败俱伤?

来源:陈三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