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三十而已》,比起王漫妮的又当又立,我更喜欢真实拜金的樊胜美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05 07:56 2

摘要:《三十而已》作为一部聚焦都市女性生存现状的电视剧,当年一经播出,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三十而已》作为一部聚焦都市女性生存现状的电视剧,当年一经播出,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看完电视剧,很多人都讨厌王漫妮这个角色。

王漫妮之所以不讨喜,一方面是演员江疏影演得并不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是王漫妮这个人设,本身就立不住,编剧导演给她身上贴的标签太多,缺乏真实感。

她一方面宣称自己追求真爱,不屑于为了钱而结婚;另一方面又对有钱人梁正贤趋之若鹜,享受着奢侈品和高端生活带来的虚荣。

当她发现梁正贤是个不婚主义者时,那种理想破灭的痛苦,与其说是对爱情的失望,不如说是对长期饭票落空的愤怒。

这种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做派,实在让人难以产生共鸣。

相比之下,《欢乐颂》里樊胜美从不掩饰自己对金钱的渴望。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明白在这个现实社会中,没有经济基础的感情就像空中楼阁。

虽然她的做法可能不够高尚,但至少真实坦荡。

一、王漫妮的假独立,真虚荣

同样是从小城市来到大都市打拼的女孩,樊胜美的消费观念,比王漫妮更符合现实。

王漫妮作为奢侈品店销售,月入大约1万5左右,却坚持租住在上海市中心地段月租7000元的房子。

公司奖励她欧洲邮轮旅行,提供的是普通内舱房,她刷爆信用卡也要额外支付1万8千元强行升舱,体验行政舱的奢华。

她对名牌服饰、包包、鞋子有天然的敏感和追求,非常在意自己身上的行头是否是正品、是否够档次。

在与梁正贤交往初期,非常享受对方送的名牌礼物,并将其视为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生活”的证明和进入更高阶层的敲门砖。

而樊胜美虽然也跟她一样追求奢华,但月入一万多的她,会选择跟两个女孩合租,会买假货来平替满足自己对名牌衣服包包的渴望。

在跟富二代曲连杰交往期间,尽管欣然接受对方送的名贵礼物,但当家里出现困难时,她向曲连杰伸手要钱说的是“借”,而非直接索取。

樊胜美追求虚荣,不会强行追求能力承受范围之外的消费,给自己的生活增加负担。

而王漫妮过度消费的结果,就是让她变成“精致穷”,长期吃泡面,家居物品也极其简陋。

二、王漫妮的又当又立

在情感上,樊胜美也比王漫妮更为真实。

樊胜美从不掩饰自己的拜金行为,敢于大大方方地跟关关和邱莹莹说自己去“掐尖”。

在酒会上看上曲连杰年轻多金后,也没有用"追求真爱"这样的漂亮话来掩饰自己的实际需求,而是直来直往地跟曲连杰以色谋财。

反观王漫妮,在与梁正贤的交往中始终处于一种自我欺骗的状态,明明看重对方的经济实力,却非要包装成纯粹的爱情。

在游轮上,面对海王梁正贤的种种暧昧暗示,王漫妮觉得自己不是那种拜金的女人,不能乱来。

等到回到上海,梁正贤来店里找她,她就突然觉得爱情来了,想都没想,就主动扑上去,滚了床单。

这得有多饥渴?

若说她可怜,被海王骗了,值得别人的同情,但后来她的做法,又让人同情不起来,觉得她都是自己作。

海王说“一南一北”,她说觉得脏。那么,当赵静语出现的时候,她为什么不觉得自己脏?到底是她脏还是赵静语脏,还是海王脏?

这种虚伪做作的态度,远不如樊胜美的直白来得可爱。

三、樊胜美有苦衷,王漫妮自私矫情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樊胜美也比王漫妮更加立体丰满。

编剧没有把她简单地塑造成一个贪慕虚荣的反面角色,而是通过她的家庭背景把她的行为追求合理化。

她直言"我要嫁个有钱人",这种拜金宣言背后,是父亲重病、哥哥惹事、全家指望她养活。

剧中她为家人汇钱时的无奈、被家人逼到绝境时的崩溃,让观众感同身受。

在房价高企、生活成本攀升的当下,多少都市女性正在经历樊胜美式的困境?

在这样的重压下,她把婚姻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这种选择虽不崇高却足够真实。

而王漫妮的角色则显得过于理想化,她的矛盾更多是自我认知不清导致的,缺乏足够的社会现实支撑。

王漫妮来自一个相对安逸、节奏较慢的江南小城,她的父母是典型的工薪阶层或小城镇普通职员。家庭经济条件在当地算得上安稳、衣食无忧,但绝非大富大贵。

父母无法为她在上海买房、创业或提供巨额经济支持。王漫妮在上海的一切(房租、生活开销、奢侈品消费)基本都靠她自己打拼和工资支撑,这也是她经济压力大的原因之一。

但她的家庭氛围总体是温暖、有爱、关心女儿的。父母非常疼爱她,时刻牵挂她在上海的生活。

当她在上海遭遇重大挫折(情感受骗、失业)时,家庭是她可以暂时躲避和疗伤的港湾。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她回去,给她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情感支持。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王漫妮对梁正贤阶层奢华生活的追求,就让人难以理解。

这世上有几人能像梁正贤那样挥金如土?能够吃穿不愁就已经是很好的生活了。而王漫妮却追求高消费,住大房子,开豪车。

在找对象上,王漫妮说自己不是图钱,那为什么宋东湖这种粗俗的金融男她看不上,小城镇爱打官腔的张志她看不上,凤凰男发家致富的姜辰,她又埋怨别人不及时告白。

她只恨自己错爱梁正贤,偏偏又接受不了人家是个海王。

而她自己不过是奢侈品的销售,凭什么要一个多金、浪漫、专情、未婚的钻石王老五,只爱她一人?

樊胜美的拜金,是建立在有原生家庭需要她支援的背景下。而王漫妮的拜金,只是“精致利己”,自私自利。

四、王漫妮的假成长

从女性成长的角度看,樊胜美的蜕变也比王漫妮更有说服力。

樊胜美从单纯的拜金,到一点点接受现实,再到真正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无法获得有钱男人的青睐,原因还是在于自身。

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后,她最终明白了靠人不如靠己的道理,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这种成长是建立在对现实清醒认知基础上的。

而王漫妮的所谓成长则显得飘忽不定,一会儿说要独立自强,一会儿又对有钱人心存幻想,缺乏明确的方向性。

她在一个老总支持下的,所谓的出国留学,不过是给自己镀金,然后再把择偶的目标定高一点,尽量让自己够得着而已。

她根本没有完成30岁的蜕变,依然还是原来那个王漫妮。

樊胜美的现实态度虽然不够浪漫,但可能更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家庭关系。而王漫妮那种既要爱情又要面包的贪心,反而可能导致两头落空。

从这个角度看,樊胜美的价值观虽然世俗,但更符合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实际。

她的真实,恰恰戳中了当下年轻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普遍心态。

更多阅读:

张爱玲《花凋》:太懂事、委屈自己的女孩,过不好这一生

《金瓶梅》:丑妇贲四嫂,为何能入西门庆的法眼?

来源:小蚂蚁的影视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