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坚持反对电影《731》上映,直言会影响孩子,还说会每天举报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08:36 1

摘要:前几天,电影《731》的撤档风波闹得沸沸扬扬。这部筹备8年、想看人数超250万的历史题材电影,原定7月31日上映,却在最后48小时神秘消失,影院海报被撕碎,购票平台信息清零,只留下300多万错愕的观众,好在如今已经正式定档9月18号。

前几天,电影《731》的撤档风波闹得沸沸扬扬。这部筹备8年、想看人数超250万的历史题材电影,原定7月31日上映,却在最后48小时神秘消失,影院海报被撕碎,购票平台信息清零,只留下300多万错愕的观众,好在如今已经正式定档9月18号。

而在这场风波中,除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外交施压,国内也冒出一批“热心家长”,其中一位女子尤为突出——她不仅坚持反对《731》上映,还声称“血腥画面会吓坏孩子”,甚至扬言要“每天举报”,直到电影彻底下架。

更魔幻的是,她对另一部历史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也充满敌意,怒斥:“8岁孩子看什么南京照相馆?那是80岁老头看的!再有人带孩子去看,我就报警!”

好家伙,这波操作直接让网友炸锅——到底是“保护孩子”,还是帮某些人擦掉历史的血迹?

“血腥画面会吓坏孩子”?可历史比电影残酷百倍

这位女子的核心论点很简单:“电影太血腥,孩子看了会做噩梦。”

确实,《731》还原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冻伤实验、活体解剖等场景,导演赵林山虽然将部分画面转为黑白、删减儿童特写,但仍被部分观众认为“过于刺激”。

但问题是——历史本身,难道会因为“画面太血腥”就不存在了吗?

哈尔滨731遗址陈列馆每年接待80万学生,馆内陈列着真实的实验器械、受害者名单,甚至原731部队成员胡桃泽正邦的认罪视频,其中他亲述解剖300人的细节:“躯体温热时鲜血喷溅”。

如果陈列馆都能直面历史,为何电影却要因“保护青少年”之名被抵制?

更讽刺的是,日本右翼势力正疯狂篡改教科书,甚至要求将“731部队”改称“旧日军防疫部队”。而国内某些人,却忙着替他们“擦血迹”,生怕下一代知道真相。

“80岁老头才看《南京照相馆》”?可历史不该被年龄过滤

这位女子对《南京照相馆》的抵制言论更是离谱——“8岁孩子看什么?那是80岁老头看的!”

然而,《南京照相馆》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群普通百姓冒死保存日军暴行照片的真实故事。影片中,婴儿被摔死、平民被集体屠杀的镜头虽未直接展示,但历史的沉重感依然扑面而来。

有家长带孩子观影后,孩子哭着说:“日本人太残暴了,小孩子都不放过。”而另一位家长则感慨:“让孩子了解历史,才知道和平来之不易。”

可在这位女子眼里,这些画面似乎只配“80岁老头”看,仿佛历史是可以按年龄分级的消费品。

但真相是——历史不会因为“不适合孩子”就自动消失。

谁在害怕《731》?日本右翼、资本博弈,还是“自我阉割”?

《731》被举报,绝非只是“家长举报”那么简单。背后涉及多方势力的角力:

日本右翼施压:日本外务省24小时内递交23条外交抗议,要求删减70%敏感镜头,甚至威胁召回驻华大使。

资本干预:日本经团联年注资20亿日元渗透中国影视业,部分资本担心历史题材影响商业利益。

“自我阉割”:某些人用“保护孩子”当借口,实则配合外部势力淡化历史记忆。

导演赵林山抵押房产、演员零片酬出演、团队在零下30度实景拍摄,只为还原历史真相。可讽刺的是,某些人比侵略者更怕这段历史被记住。

结语:遗忘历史,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这位女子或许以为,屏蔽“血腥画面”就能让孩子活在“纯净世界”里。

但真正的残酷,从来不是电影里的黑白镜头,而是——当侵略者尚未道歉,我们却有人主动蒙上双眼,替刽子手擦掉血迹。

正如哈尔滨731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所说:“今天闭眼,明天他们就敢说历史是假的!”

历史不该被“家长滤镜”过滤,更不该被“举报”抹杀。

因为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活在无菌的童话里,而是让他们知道——我们为何要珍惜今天的和平。

来源:文史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