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2025年8月初,知名影星赵薇名下三家公司的股权被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冻结: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90万元、合宝文娱集团有限公司500万元、芜湖东润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900万元,总额高达1590万元,冻结期限均为三年。
“镰刀被冻住”的赵薇,正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2025年8月初,知名影星赵薇名下三家公司的股权被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冻结: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90万元、合宝文娱集团有限公司500万元、芜湖东润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900万元,总额高达1590万元,冻结期限均为三年。
这已是赵薇自2021年以来的第四次大规模资产冻结。早在2021年4月,她就因涉及与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的保证合同纠纷,被冻结1672.6万元股权。此次冻结被业内视为同一纠纷的延续。
消息一出,“赵薇千万股权再被冻结”迅速登上热搜。网友辛辣点评:“从娱乐圈割韭菜到资本市场割韭菜,现在镰刀被冻住了”;更有人翻出2024年11月她因1.4万元被执行款的窘境,嘲讽“跟着大佬混的赵薇,沦落到掏不出1.4万元”。
昔日“女巴菲特”为何沦落至此?核心问题直指她跨越二十年的资本野心与失控的贪婪。
2016年底,赵薇夫妇的资本游戏露出獠牙。其空壳公司龙薇传媒(注册资本仅200万元)竟以51倍超高杠杆撬动30.6亿元资金,意图收购上市公司万家文化(现祥源文化)。这一“蛇吞象”操作中,赵薇自有资金仅6000万,其余全靠借贷。
监管利剑迅速落下。2018年4月,证监会认定其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对龙薇传媒罚款60万元,对赵薇夫妇各罚30万元,并对其实施5年证券市场禁入。上交所同时公开谴责,认定赵薇“5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高管”。
这场闹剧的代价远超罚款:2019年,投资者诉祥源文化、赵薇证券虚假陈述案二审宣判,赵薇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为后续的股权冻结埋下伏笔。
资本版图的溃败仅是开始。2021年成为赵薇的“毁灭之年”:
4月:民生信托纠纷引发5家企业股权冻结,涉资1672.6万元;
8月:微博超话突遭关闭,影视作品被全网下架,搜索其姓名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予展示”;
商业版图加速瓦解:她接连退出上海云锋新创等多家公司股东席位。
至2024年,其处境更显凄凉:
11月:因1.4万元执行款登上热搜;
12月:官宣与黄有龙离婚,声明“任何关于他的事件都与我无关”。
曾经关联17家企业的“商业女王”,如今名下10家存续公司中近半数股权遭冻结。
赵薇的坠落轨迹早有伏笔:
2001年:身披日本军旗装拍摄杂志,触及民族伤痛底线;
2016年:执导电影《没有别的爱》坚持启用台独倾向演员,遭共青团中央点名批评;
2017年:其旗下艺人张哲瀚被曝参拜靖国神社,师徒二人政治敏感度双重塌方。
资本野心与政治无知交织,使其从国民偶像沦为“双面镰刀”。网友痛斥:“一边赚老百姓钱,一边干伤害民族感情的事,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赵薇的崩塌远不止个人悲剧。它揭开了明星资本化狂潮的暗疮:当艺人将名气视为金融杠杆,当市场规则在明星光环下扭曲,“韭菜”便成了唯一“收获”。如今,那双曾倒映过小燕子灵动双眸的眼睛里,只剩资本赌局破灭后的空洞。
潮水退去时,裸泳者终将显形——法律从不同情“镰刀”的锈蚀,资本永不跪舔“明星”的虚名。
来源:若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