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4点,白鹿带着起床气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她怎么也想不到——这声礼貌回应,会被私生饭录下来,在黑产群里标价500块“拍卖”;更想不到,剧组外还有人举着望远镜,盯着她房间的灯亮了又灭。
凌晨4点,白鹿带着起床气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她怎么也想不到——这声礼貌回应,会被私生饭录下来,在黑产群里标价500块“拍卖”;更想不到,剧组外还有人举着望远镜,盯着她房间的灯亮了又灭。
白鹿不是第一个遇到这种事的。在她工作室发声前,“私生饭围堵剧组、买手机号骚扰”的情况,在娱乐圈已经发生过很多次。
2022年,有个顶流男星的粉丝徐某,为了近距离见偶像,花800元从“黄牛”那里买了明星的航班信息,在机场围堵偶像,最后因为“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行政拘留5天(中国裁判文书网·(2022)京0105行初XXX号)。
央视新闻2023年调查发现,明星航班信息50 - 200元就能买一条,酒店房卡复制、住宅地址查询要一千多块。还有“信息贩子”在朋友圈明码标价,比如“鹿晗手机号?500块打包发你;王一博行程追踪器,月费800” 。
这些行为背后,是一条“隐私黑产链”在运作。工信部《2023年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报告》显示,当年查处的“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件里,娱乐圈明星信息倒卖占比超过12% 。从机场地勤、酒店前台,到剧组群演、黄牛贩子,形成了“信息收集 - 分级售卖 - 下游骚扰”的完整链条。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隐私掠夺”不止针对明星。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23年超76%的受访者遇到过“快递单泄露、外卖地址被扒、求职简历被兜售”的情况,某外卖平台还查处过“内部员工倒卖用户地址”案件,涉及信息超10万条 。明星被私生饭骚扰上热搜,其实也反映了整个社会“信息安全失守”的焦虑。
总有人给私生饭找借口,说“他们只是太爱偶像了”。但爱不能成为犯罪的理由。
白鹿工作室说的“长期蹲守、偷拍、电话轰炸”,每一项都触犯了法律: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多次发送骚扰信息,可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 - 10日拘留,还能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能通过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要是“私闯剧组”引发秩序混乱,还可能触犯《刑法》第293条“寻衅滋事罪”,面临5年以下有期徒刑。
把“变态行为”包装成“爱”,是对法治和人性的亵渎。而且饭圈的纵容,让这种不良风气越来越严重。2021年“清朗行动”查处的237起“饭圈乱象”中,19%涉及“私生饭诱导效仿” 。很多后援会打着“爱”的旗号,默认“跟机跟车”是“追星标配”;不少粉丝群里,“搞到艺人手机号”还成了炫耀的资本。当“私生行为”被饭圈文化默认,“极端爱”被贴上“真情实感”的标签,这就不只是个人的堕落,而是整个饭圈的集体失守。
白鹿工作室“报警 + 抵制”的态度,给行业提了个醒:对私生饭零容忍,才是对真正粉丝的保护。粉丝爱的应该是舞台上发光的偶像,而不是躲在暗处窥探隐私的人;饭圈该追的是作品和榜样的力量,不是把偶像逼到“不敢睡觉、不敢出门”。
这场事也该让全社会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明星隐私能被轻易买卖,普通人的信息安全又能靠谁?
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非法获取明星信息”已经入刑,但“信息贩子”常以“职务之便”逃避定罪,需要细化“娱乐行业信息泄露”的司法解释,比如明确“剧组工作人员倒卖信息”的量刑标准。
剧组应该建立“信息分级管理制度”,像华策影视2023年推行的“剧组人员信息保密协议 + 动态监控系统”,从源头切断“信息外泄”。
普通人可以通过“工信部12321举报平台”投诉信息泄露,明星工作室也该像白鹿团队一样,用“报警回执 + 公开声明”形成威慑。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隐私保护”,“信息黑市”才会消失。
事件发生后,网友们也有很多看法。有人说“我真服了鹿还很有礼貌的回应你好,要是我的话,我上来就怼死他”,能看出大家心疼白鹿凌晨被骚扰还保持礼貌;
也有人说“没声音的电话不能说话,对方在采集声音信息用于AI换脸诈骗,所以我接电话现在连‘喂’都不说了,等对方先发言,如果不是正常的通话直接挂断” ,说明了信息泄露下普通人的自保无奈;
还有人说“我经常收到骚扰电话,直接拒接拉到黑名单中” ,这就是很多人被骚扰的日常;
更有人理性发言“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个人隐私同样受法律保护,遭遇骚扰是违法行为。最有效的方式是依靠法律手段维护权益。不管是谁,老被人打电话骚扰,正常生活都过不好了,换谁都受不了。明星也是普通人,凭啥就得忍着?支持白鹿” ,清楚说明了维权的合理性。
这些来自不同人的声音,都体现了大家对“隐私保护”的强烈需求,也反映出事件背后“信息安全失守”的焦虑,让“抵制私生饭、守护隐私权”的呼声越来越高。
说实在的,每次看到这种事都很生气。私生饭拿“爱”当借口,根本站不住脚——爱要是变成骚扰和犯法,和耍流氓没区别。那些倒卖信息的人,不管卖的是明星还是普通人的信息,都是在赚黑心钱,就得严查重罚,不然这风气刹不住。
更气人的是饭圈里的一些“默认规则”,好像不跟机、不蹲点就不算“真粉丝”,这完全是歪理。追星追的是正能量,不是让自己活成阴暗的人。真希望这事能让更多人明白:尊重隐私是底线,突破了底线,就什么都不是了。
你怎么看?
来源:歌手李宸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