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篇标题为《〈浴血荣光〉让200+位先辈在2025年的屏幕上重新呼吸——陈力导演将“人物史学”引入表演美学》的文章,该文用其所称的“矢量对比”、“语音、笔迹、步态、呼吸频率等多类生理记忆”以及“历史重合度、情感真实度、观众期待度”等分别对王仁君饰毛泽东、王志
有一篇标题为《〈浴血荣光〉让200+位先辈在2025年的屏幕上重新呼吸——陈力导演将“人物史学”引入表演美学》的文章,该文用其所称的“矢量对比”、“语音、笔迹、步态、呼吸频率等多类生理记忆”以及“历史重合度、情感真实度、观众期待度”等分别对王仁君饰毛泽东、王志飞饰朱德、陈龙饰周恩来、刘智扬饰陈毅、侯勇饰贺龙、刘之冰饰徐特立、张一山饰林彪、胡兵饰刘安恭、曹磊饰蒋介石一一作了论述。
通过分析,该文得出的结论是“陈力导演带领创作团队首次将‘人物史学’引入表演美学的一次系统创作,以可量化、可验证的精确创作,让200余位革命先辈在2025年的屏幕上‘重新呼吸’,把‘像’升维为‘就是’。”
看来该文作者是个专业人士,用其所谓的“矢量对比”、“语音、笔迹、步态、呼吸频率等多类生理记忆”以及“历史重合度、情感真实度、观众期待度”对《浴血荣光》的演员作了专业分析。其专有名词和论述也可能使部分观众感到新鲜,也可能使观众感到晦涩难明白,只是那么多的百分比数据怎么信手拈来的啊?
不可否认,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浴血荣光》描绘了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到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革命先驱的火热青春以及在峥嵘岁月中的艰难前行、流血牺牲,对这段中国革命艰难探索历程进行了全景式、史诗化的描摹与再现。
但正是《浴血荣光》开创了启用大批非特型演员饰演观众耳熟能祥的领袖们的先河,引起一片吐槽。试想,现在60岁以上的人估计大多数对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陈毅元帅、贺龙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音容笑貌仍记忆犹新,而40岁到60岁的中年人对影视剧中特型演员饰演的各位领袖印象深刻,突然换了一批先不说神似起码形不似的演员来演,怎能让大家适应?而对40岁以下尤其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肯定是误导,让他们误以为电视剧中的领袖形象就是本人。
而某些导演、出品人、制片人等决定影视剧生杀大权的关键人物,却拿神似做挡箭牌,甚至还有一些媒体为此吹喇叭抬轿子。试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了与领袖们相似的外形,演员又能如何演出领袖们的“神”?岂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全靠导演和演员自己的理解和演绎了。
而这样做的结果很快引起效仿,惊悉8月1日开机的电视剧《伟大的长征》,于和伟饰演毛主席,曹磊饰演周总理。不否认于和伟、曹磊的演技,但仅看外形就出戏。之前,于和伟在电视剧《大决战》中饰演林彪就差评一片,这次竟然饰演伟人毛泽东,是导演还是本人不知天高地厚敢如此挑战观众的认知?也不去照照镜子出出汗?而现在网上又有如《〈浴血荣光〉让200+位先辈在2025年的屏幕上重新呼吸——陈力导演将“人物史学”引入表演美学》那样的小作文为于和伟唱赞歌了,真是为流量丧失底线!
以毛主席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人民军队的创建者、缔造者,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无可比拟、举足轻重的崇高地位。如果爱我们的国家、军队和党,爱我们的人民领袖,那就尊重历史,尊重领袖们,不要用一个个不形似的演员再去演领袖们!
来源:史海听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