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赵露思提到过,19年自己曾因为没试上戏,被公司人员辱骂殴打。
这两天,消失已久的赵露思出现了。
她在微博上开撕公司:
不用你们封杀我,我不干了。
赵露思的「掀桌」
今天的雷不是凭空炸响。
是去年赵露思生病时就已经埋下的。
当时的新闻,许多人还记得。
赵露思在拍摄《恋人》期间爆发抑郁症。
行走困难,吞咽障碍,体重掉到36.9公斤。
一度病到只能坐轮椅。
住院疗养了几个月才勉强康复。
在后来的“复出综艺”上,依旧没什么精气神。
《恋人》剧组也挺惨。
因为剧组是一个巨大的生产线。
女一号住院停工,相当于生产线的“原动力”没了。
只能被迫停摆,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流走。
这部剧现在删删改改(名字也改成了《流鱼》),还剩14集。
从正经电视剧变成了小短剧的体量。
卖不卖得出去还另说。
这些损失,赵露思和公司确实得赔。
但谁来赔呢?
问题就出在这儿。
赵露思说,她生病最脆弱的时候,公司给过她口头承诺。
答应帮她处理善后事宜。
她默认是公司要替她赔钱的意思。
但真等到要掏钱赔偿的时候,公司只帮她承担了一部分。
又直接从她工作室划走了205万用作赔偿,之后还得接着给。
赵露思震惊了。
原来善后的意思,就是帮她把钱划走啊?
而且,按赵露思的说法。
公司拒绝和她进行正常沟通。
是用骗的方式,让财务支付了账单。
并说让赵露思按比例赔偿是合法的。
除了钱的事,赵露思的合约也是大问题。
赵露思说现在公司的态度差,是因为她在23年续了约。
到现在还剩下4年合同。
公司拿捏赵露思身为顶流小花,不愿意长期停工的想法。
在赵露思生病后,拿走了工作室运营权,核心团队被遣散。
约等于把她架空。
8个多月的时间,赵露思等得很辛苦。
最后公司的回应竟然是——
你可能要被封杀,最近不要有任何动态。
所以赵露思崩溃了,也不干了。
她被气到语无伦次,质问公司老板。
但也只是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一样,无人回应。
赵露思真被公司「PUA」了吗
赵露思和公司的矛盾大致可以拆成两个字:
“钱”和“情”。
钱,是公司让赵露思承担高价赔偿费。
替她掌控业务和工作室。
情,是被公司高层打压。
之前赵露思提到过,19年自己曾因为没试上戏,被公司人员辱骂殴打。
这也是导致她抑郁的原因之一。
这回赵露思当众和公司对线,公司的态度倒是挺“温和”。
表示“昨日获悉赵露思女士的微博,我司深感震惊和突然”。
并说8个月来,公司始终在为赵露思的事宜积极履责。
这篇回应气到了赵露思。
她觉得公司茶里茶气。
明明私下在到处搜罗证据,表面上却在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
她现在的诉求直指解约。
可现实没那么容易。
赵露思的激情掀桌背后,是重重难题。
很明显,连她自己都没想明白,未来的路咋走。
各种说法前后不一致。
第一,她说19年公司打压她,甚至殴打她。
对她的抑郁情绪置之不理。
却在23年续约了五六年,继续不愉快的共事。
粉丝说这是因为公司用冷暴力逼赵露思续约。
这话术有点幼稚。
艺人合约到期换公司的案例比比皆是。
如果赵露思当时真想走,公司也只能“天高任鸟飞”。
大概率证明,23年之前。
赵露思和公司的关系并没有差到极点,甚至还比较友好。
公司也确实托举她走到了事业巅峰。
她才选择留下来,没有跳槽去其它抛来橄榄枝的公司。
但23年,银河酷娱高管团队换血。
赵露思的待遇,倒是有急转直下的可能。
所以她才会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错的。
第二,赵露思“被骗签账单”存疑。
赵露思的小作文情绪挺足。
里面提到的主要矛盾是“公司让她交赔偿款”。
把她气得不轻。
这钱交得合不合法,主要看一点:
赵露思的抑郁症算不算工伤?
赵露思粉丝的逻辑是,既然人是在片场倒下的。
那就是在给公司打工时出了事,自然算工伤。
事实是,赵露思的抑郁症想判定为工伤很难。
最基本的一点,《工伤保险条例》是把精神类疾病排除在外的。
非要认定工伤,赵露思至少要拿出两类证明。
一是公司压榨她、辱骂她、明显摧残她人格的证据。
二是自己的精神疾病完全由公司导致的证据。
但赵露思早就公开说过,原生家庭也是让她抑郁的因素。
第二条证据基本是没戏了。
如果无法认定工伤。
那取消代言和拍戏停工,都是赵露思的责任无疑。
需要根据一定比例,和公司一起支付赔偿。
话说回来。
再不懂法的公司,也很难蠢到在不合法的情况下,直接从艺人的名下走账。
敢这么做,大概是有法可依的表现。
这一点,恐怕赵露思争不赢。
那赵露思的舆论战到底怎么打?
她的经历是值得同情的。
短短几个月,从顶流小花到被威胁封杀。
多次对峙公司,维权硬刚。
她很勇敢,但不够冷静和聪明。
赵露思维权以来,有一个大bug。
她始终没有说清自己的道理和诉求,却很期待舆论向她一边倒。
语焉不详的小作文是很有情绪,可然后呢?
说不干就不干是很有魄力,可然后呢?
她的声讨檄文充满漏洞,不够严谨。
在自己的逻辑里反复横跳。
前后甩出的证据只有各种诊断报告和聊天记录。
没给公众提供一个真正站她的原因。
而且,她对未来的规划很模糊。
一会儿说不干了,一会儿说还想拍戏。
一会儿还说要开个面馆。
如此维权,是无法征服舆论的。
吃瓜群众有“拿证据说话”的朴素是非观。
被灌输了一堆情绪,却找不到事实。
只会让赵露思走向“狼来了”的结局。
现在已经有人评价赵露思:
给人一种很痛苦,但没啥文化也没理的感觉。
赵露思在小某书回复路人
网友对她的发声,已经趋于厌倦。
放下体面维权,换来一堆白眼。
赵露思这一波,很亏。
雪藏之后,何去何从?
赵露思的真正诉求,大概是想用最低的成本解约。
她不害怕付出一部分金钱。
但害怕打官司消耗太多时间。
看来也是想早日回到娱乐圈赚钱。
毕竟她消失越久,离95花的第一梯队越远。
她当下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和公司对簿公堂。
或许要花费几年时间,并且打赢的几率不高。
在官司期内,公司可以利用合同。
禁止赵露思从事公司之外的演艺活动。
有可能被雪藏到2030年。
娱乐圈的变化日新月异。
长期没有曝光度,无疑很危险。
另外,如果赵露思单方面罢工,想拖到合约结束。
合约可能会因赵露思停工而延长期限。
二是立刻支付解约金,重返娱乐圈。
有律师替赵露思简单算了算“赎身费”。
各种违约金、预期收益。
加在一起有可能上亿。
赵露思自己不一定有实力交上。
倒也可以联系其它有意愿的经纪公司,替她交违约金。
不过,因为她不够“可控”。
愿意签她的公司,大概也是寥寥。
不必嘲笑赵露思
赵露思和银河酷娱的纷争还在继续。
看起来各有责任,还得让子弹飞一会儿。
不过我们大可不必,为赵露思身为“208”的倒台而庆贺。
她的遭遇,也是许多人经历的映射。
她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警示。
首先,警惕“合约陷阱”。
不管签什么合同,一定提前仔细审查条款。
尤其是期限、解约条件、分成机制。
别因一时疏忽被人挖坑。
必要时,及时寻求法律的干预。
像赵露思说的。
如果当时报警,局面就会不同。
其次,健康永远大于工作。
职场里的健康是不可妥协的底线。
如果遇到超负荷加班、漠视病假等情况。
不用一味妥协,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必要时留存证据,申请仲裁。
最后,该“整顿”的不止娱乐行业。
今年,诸多内娱明星和公司打官司。
鞠婧祎、邓紫棋的解约都闹得很不愉快。
她们的“权利意识”唤醒了一部分沉睡的公共话语。
让更多打工人也重视起岗位上的合理诉求。
而艺人公开维权的意义也很难超越于此。
艺人解约,靠“微博升堂”无法有实际效果。
早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现在的赵露思,已经不能“无痛抽身”。
那就少点焦虑和内耗,积极应对。
如果她的想法真是“开个面馆也挺好”。
那暂别娱乐圈,对她也许不是件坏事。
来源:Yuki的种草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