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传》算杨洋的翻身仗吗?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04 20:00 1

摘要:毕竟,2025年,短剧成了平台新宠,大制作频频哑火,“大IP”这三个字,早已从含金量变成了沉重的信任债。人人都想蹭它出圈,却又害怕它反噬回头咬人一口。于是我们看到,一部又一部“封神预定”胎死腹中,一场又一场“S级回归”还未起飞就坠入尘埃。

这个暑期最值得被拎出来聊聊的剧,非《凡人修仙传》莫属。

毕竟,2025年,短剧成了平台新宠,大制作频频哑火,“大IP”这三个字,早已从含金量变成了沉重的信任债。人人都想蹭它出圈,却又害怕它反噬回头咬人一口。于是我们看到,一部又一部“封神预定”胎死腹中,一场又一场“S级回归”还未起飞就坠入尘埃。

《凡人修仙传》,作为一部无可厚非的大IP,从立项开机以来,一直树大招风。

它曾经堪称网文玄幻体系中唯一自成流派的存在,作为“凡人流”的开山鼻祖,它的书粉遍布各代网文读者,忠诚度极高;更别提原力动画在哔哩哔哩连载至今,以极高的还原度和美术水准,早就为真人剧预热了好几轮。

可以说,这部真人剧一出生,便是站在“小说粉丝”和“动画粉丝”两个巨人的肩膀上,含着“未播先火”的金钥匙入场,观众期待值拉满,容错率却极低。

而更具看点的,是它的男主——杨洋。在经历了一系列舆论风波之后,他再度回归古装大男主路线,挑下韩立这个“最不偶像”的男频主角。无论成败,都是背水一战。

接下来,咱们先从这部剧本身谈起——

01《凡人修仙传》什么水平?

《凡人修仙传》,从立项之初,就注定是一次市场审美、原著信仰、演员人设之间的三重碰撞。

一边是修仙文鼻祖的“神坛地位”,一边是男频用户的“实感诉求”,再加上一位颜值偶像的“演技翻身战”——这部剧从诞生第一天起,就不是来讨好所有人的。

也因此,它一直面临着极大的争议和挑战——

首先,是改编上的争议。

不少原著粉对剧集的改编颇有微词。比如,为了增强戏剧冲突和观赏性,剧方选择删去了墨大夫的成长线,弱化了血色禁地试炼中层层递进的危机感。这些曾是原著前期的“看家段落”,承载着韩立“以弱胜强、以智取胜”的早期成长轨迹,却在剧中被简化成一场“主角光环式”的反杀。不少原著粉吐槽,“韩立不是在升级,而是在跳级”。

不过,反过来说,也不能苛责剧集必须原封不动地“照搬”。

作为一个坐拥千万级书粉的超级IP,《凡人修仙传》天然就处在聚光灯下,任何改编都注定会被拿放大镜反复审视。但如果只为讨好原著党,把小说或动画原样搬上屏幕,意义何在?剧集毕竟是另一种媒介,它有时长限制,有观剧节奏的刚需。一些适当的改编和调整,是妥协,也是重构。虽牺牲了些“慢火细炖”的质感,却也让剧情更具观赏性。比如前几集中,师徒之间的试探与博弈就颇具张力,通过对峙、微表情传达情绪,完成了气氛的铺陈与人物的推进。

第二个争议,是节奏问题。

有人嫌它太快,有人嫌它太慢,表面矛盾,实则是一体两面。

快的是剧情推进:短短两集,时间线就跳跃了三四年,如果拿网文的慢节奏叙事标准来看,它确实“压缩过猛”。

慢的则是内容铺陈:拜师考核、同门排挤、功法选择、法器炼制……这些“修仙日常”放在当下的剧作审美里,多少显得“古早味”浓重、节奏拖沓。尤其是对很多习惯甜宠仙侠或都市爽剧的观众而言,这种“不恋爱、不撒糖、不飙金句”的剧,难免看起来不够“刺激”。

但问题的本质并不在“快”或“慢”,而在于它到底讲给谁看。

如果你是原著粉、男频用户、甚至是资深动画观众,那这些修仙细节和节奏反而是“爽点”本身——练功、制符、算计、忍辱负重,每一步都扎实,每一次升级都来之不易。而如果你是习惯了短平快节奏的泛流量观众,那么这部剧从设定到讲法可能都不“对口味”:没有恋爱拉扯、没有台词金句,人物也不像传统仙侠剧那样“挂件式”工具化

它既不讨好甜宠党,也不服务无脑爽感追求者,反而试图还原一个残酷、缓慢、功利的修仙世界。这种不迎合的姿态,本身就注定了它更像一部“精准定向”的剧,而非爆款公式剧。观众如果带着“谈恋爱”“飙人设”的预期来看,自然会嫌它慢;但真正吃男频这口的观众,恰恰因为这种“慢”和“实”,才会真香。

第三个争议,是人设争议。

让杨洋来演“韩老魔”,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对味。

原著韩立相貌平平、皮肤黝黑、最擅伪装,乍看平庸、实则深藏不露,是那种在万人中最不起眼的“黑马型”人物。而杨洋呢?军艺校草、五官立体、气质出挑,一张脸自带光源,压根藏不住。

于是很多人担心“这不是凡人,这是主角光环开太大的偶像剧”。杨洋让人无法忽视的颜值高光,让粉丝只能一边安利一边祈祷:别太帅!

但随着剧集展开,不少人反而逐渐被说服。杨洋前期的少年感、木讷感,与韩立初入修仙界的青涩状态竟不谋而合;他将韩立的隐忍、小心翼翼,以及从底层挣扎的那种生存韧性,都用微表情处理得相对克制、不外显——这和他过去的演技模式已经有明显区别。

换句话说,杨洋这次“往下走”了,少了偶像感,多了人味儿。

第四个争议,是选景的审美趣味差异。

剧组选景主要在新疆,外景多、内景少,大量仙门场景直接安插在山野之间,既有真实地貌的苍茫,又少了“浮光掠影”的仙气滤镜。这种偏“硬派”“干燥”“粗粝”的风格,不少人夸它“有真实感”“不塑料”,但也有观众觉得“不够仙”“缺浪漫”。

再加上妆造偏向写实——女角色不浓妆艳抹,男主打光不过曝,演员颜值优劣一目了然。这在滤镜磨皮盛行的当下,几乎是“自我挑战”。

但小欢认为,这种“去油、去假、去糖分”的画风,才更符合《凡人修仙传》的主旨。它的世界观本就不是“情爱至上”,而是“弱肉强食”;它的主角也不是“玉树临风”,而是“谨小慎微”。美不美、仙不仙,从来都不是这部剧的重点。观众要的,是实感,是信服,是代入。

而这种不合时宜的“钝感”——才恰恰是它的独特。

【欢网大数据】研究显示,,杨洋的大屏观众画像性别比例几乎五五开,且30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这样的的画像对于一部看起来“不撒糖、不嗑CP”的男频修仙剧而言,无疑是极高程度的加持。

总体来看,《凡人修仙传》并非一部十项全能的“神剧”,也不算是全年龄向的“超级爆款”,它只是试图在硬核玄幻、古早仙侠与现代叙事节奏中,找到一个不那么讨好所有人的缝隙。

从这个角度来看,《凡人修仙传》根本不怕争议。

反而怕的是,它拍得太安全,像个不敢出错的模板剧。而现在的它,恰恰试图在“原著忠实”与“市场节奏”之间找一个动态平衡,在“粉丝预期”与“大众审美”之间勇敢地走钢丝。

它也许不完美,但绝对够真诚。在这个“15秒热梗、30秒爽点”的短剧时代,一部还愿意铺陈修炼、讲完整成长逻辑、且尊重人物内心弧光的剧,弥足珍贵。

02杨洋演技,脸在江山在?

说完《凡人修仙传》,再来看杨洋的表现。

尽管《凡人修仙传》身披争议,但有一点几乎达成共识——杨洋在这部剧里的表现,是一次可见的进步,也是一场成功的转型。

起初,杨洋是否适合饰演“韩立”这个角色,外界争议不断。毕竟,这位“凡人流”男主的设定,是典型的低调、隐忍、外貌普通,和杨洋出道以来塑造的“俊朗偶像”形象几乎南辕北辙。书粉担忧他的颜值“太出挑”,压不住韩立的草根气息;路人观众更怕他延续之前的演技模式,让这个角色流于表面。

结果却出人意料。

剧集上线后,许多观众惊喜地发现,杨洋不仅压住了角色,甚至通过“收着演”,让人眼前一亮。

他削弱了自己原有的光环,呈现出一个“藏在人群中的小人物”——眼神低垂、台词收敛、不刻意讨喜。韩立不是那种高光型男主,他的成长充满算计与生存本能。他的情绪波动大多压在心里,表面平静,内心翻涌,这要求演员的表演必须“稳中带劲”。杨洋的微表情控制、眼神调度,比起以往显得更为细腻。他不再依赖“表面好看”的那一套表演法则,而是真正让观众相信这个角色的存在。

此外,出身舞蹈专业的杨洋,在形体控制和动作戏上始终有优势。面对仙侠剧中大量的打斗、飞行、法术场景,他的动作干净利落、节奏感强,不仅完成得漂亮,还兼具说服力。这为韩立的“成长型战力”提供了可靠的视觉支撑。

总的来说,杨洋的韩立,基本打破了“帅哥演不了普通人”的成见,也撕掉了他身上“刻板偶像”的旧标签。

当然,《凡人修仙传》对于杨洋的意义远不止于一部剧本身,它更像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转向坐标”。

回顾他这些年的作品数据,每一部热度都不低:《全职高手》豆瓣评分7.2;《你是我的荣耀》登顶腾讯年度爆款;《特战荣耀》是当年军旅剧收视冠军;哪怕《我的人间烟火》争议不断,也成为芒果TV季度收视第一。

但过去几年,杨洋的路径并不平坦。

他曾是“流量天花板”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不断:从《微微一笑很倾城》到《全职高手》《你是我的荣耀》,几乎每年都有爆款。但他过高的颜值却始终让他的表演被忽视——观众爱看他的剧,却总先注意到他的颜值。

特别是2022–2023年,《且试天下》和《我的人间烟火》两部剧遭遇舆情危机,让他也被迫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流言蜚语,一度让他的事业陷入低谷。

那时,他被贴上了“典型流量小生”的标签,观众开始质疑他是否还能撑起复杂人物。

但《凡人修仙传》让这一切开始反转——观众惊呼“内娱法拉利归来仍是法拉利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反转,也在反哺他的商业价值。据统计,杨洋目前覆盖的代言品牌横跨奢侈品(登喜路)、快消(可口可乐)、美妆(巴黎欧莱雅)、汽车(奔驰)、平台(腾讯视频)等多个核心消费领域,且长期稳定。这种代言维度广、年限长、续签率高的情况,说明品牌方始终看好他的市场影响力。而今,随着《凡人修仙传》口碑走高,他在广告圈的说服力也将水涨船高——从“美貌带货”升级为“形象可信+作品有力”的双重保障。

结语

那么,这之后的杨洋,又会走向哪里?

目前已知,他主演的待播剧《雨霖铃》,题材偏现实武侠,风格更冷峻沉稳。这部由正午阳光操刀制作的大剧,在【欢网大数据】待播剧期待指数排名前列,显示出不俗的市场热度,也再次印证了杨洋的市场号召力。

对杨洋来说,《凡人修仙传》像是一次更长赛道的起点。

从“偶像派”向“实力派”过渡,这条路注定不易。但杨洋这次已经迈出第一步,而且迈得不轻不重,刚刚好。

小欢认为,对于一度被“颜值”压制表达空间的演员来说,这次转型的价值远大于一次剧集成功本身。它代表着一种姿态的改变:不再回避角色难度、不再依赖滤镜光环、不再把帅当武器,而是正视演技,扎实打磨。

“脸在,江山在”,是他过去饱受争议的“金句”。

如今再看,这张脸依然在,但那双眼里多了沉稳、克制与自信。

他开始用作品回应流言,也开始用角色重塑自己。

来源:欢网大数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