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没遇见过那种人呢?心里算盘拨得噼啪响,表面却四平八稳,让你明明知道自己被“坑”了,却偏偏还啃着甘蔗往前跑,嘴巴甜滋滋,心里又隐隐作痛。说起来,《亮剑》里的李云龙,打仗是个好手,抠门算账也不是省油的灯,但要说“被人给绕了三道弯还稀里糊涂点头称是”,还真得提提他
谁没遇见过那种人呢?心里算盘拨得噼啪响,表面却四平八稳,让你明明知道自己被“坑”了,却偏偏还啃着甘蔗往前跑,嘴巴甜滋滋,心里又隐隐作痛。说起来,《亮剑》里的李云龙,打仗是个好手,抠门算账也不是省油的灯,但要说“被人给绕了三道弯还稀里糊涂点头称是”,还真得提提他这好兄弟——孔捷。
这世上最难防的,往往不是那明晃晃的算计,而是“哥们儿义气”里的一点点波澜。谁都说李云龙那人,见到好处像猫嗅见了鱼腥味,哪里肯轻易放过。可偏偏孔捷这人,不声不响,连着让李云龙栽了三回。我们看戏的时候哈哈一乐,可换成自己,保不齐也跟着掉坑里——感情和觉悟搅到一锅,最后谁吃亏都难说。
故事还得从一次灰头土脸的仗说起。那回独立团和山本特工队一交手,丢了一个干部,敌人却连皮都没擦破,气得彭老总拍桌子,当场把孔捷从团长的椅子轰到马棚,连炊事班都嫌他多事。想换个位置,好像冷板凳也能坐出花儿来。李云龙见状,也难免咂摸味道,老战友毕竟是老战友,还是替孔捷求了情。结果孔捷倒好,兵谏一路躺,最后摇身一变,从伙夫翻回副团长。这要放咱单位,估计能当成八卦聊三年。
等这风波过去,独立团士气低迷,兵不兵将不将,干部们都是一个眼神看过去,全写着“抓瞎”俩字。李云龙挠了后脑勺琢磨,这摊子得找些新鲜玩意儿稳住。正拍脑门,忽然就想起当年丁伟那“人情债”上的骑兵营——当初李云龙为了抗命,被打发去带领被服厂,丁伟趁机坐了新一团团长的交椅,心里不踏实,索性把攒下的骑兵营送过来,算是还个人情。李云龙也是惯会算计的主,但这会子骑兵已然成了团里的顶梁柱,他哪舍得放手?可偏偏还嫌不够,视线扫一圈,又盯上了万家镇的伪军骑兵营。夜里风紧月黑,派一营弟兄悄没声儿把马匹家伙什“借”回来,转头又按部就班跑去和孔捷商量,一口一个“明算账”。
也怪李云龙算得太明白,直接把话摊开:“这骑兵营和那批马匹,都是我的,算不得一起。”换个人,拍桌子吵也就散了。偏孔捷故作憨厚,学了个“你全拿去,我啥也不要”。李云龙一听美得跟过年似的,劈头盖脸扔下一堆事让孔捷去搞定。心想这回真捡着了,结果你说谁坑谁?
说个真心话,大家伙都明白:李云龙虽嘴上不讲,心里又哪能真的一毛不拔?他那人,你只要不和他红脸,账面上的便宜自己总要留出一分半分给兄弟。结果,等孔捷新官上任新二团团长时,手底下果然多出个骑兵连来。晋西北风大,消息起了涟漪,也没人再细究当年骑兵装备去哪了。
事儿到这还没完。又过了些时日,晋绥军押着大批物资匆匆赶路,不巧碰到黑云寨那拨土匪。兵少又慌,货撒了一地转身就跑。天有不测风云,国民党败兵逃的时候碰见了孔捷率领的新二团。国共合作的名义还挂着,孔捷一听就琢磨:占理不占理,先把物资拿回来再说。去黑云寨讨了声说法,硬是原样“夺”了回来。楚云飞那厮眼明心细,嘴上说得严丝合缝,可谁都知道这批物资到底有多少,只怕只有他跟孔捷清楚得很。
独立团这边,李云龙向来好占点“小便宜”,嘴里叨咕归还,手里得悄么声扣下点什么。可孔捷这人精明在,有些账他不和你当面算,行动上却把细节套路玩得分毫不差。无论是归还物资,还是上级盘问,孔捷都能安然走人,剩下的“糊涂欠账”,自动记到了李云龙账上。你看明白了没?这回又是孔捷胜一筹。
再往后说,还有一次明面上的“矛盾冲突”,其实里子都是默契。李云龙要打黑云寨,气得脑门发亮——倒不是别的,这山里土匪把李云龙最看重的魏和尚下了黑手,小李同志向来憋不住火。孔捷得了风声,按规矩得去阻拦,可他只是带着两仨士兵,晃晃悠悠到了指挥部,嘴上说得紧张,身子却懒得跟“铁打的牛”似的。李云龙本来就耐不住劝,扒拉了孔捷一顿,半点不买帐,把人直接“软禁”起来,毅然率队冲了黑云寨。
但你以为孔捷是真害怕副作用吗?才不是。别看他在屋里大吼特吼,真要想出去,那纸糊的窗子连小孩都能踹开。他偏偏磨磨蹭蹭,假装挣扎。毕竟李云龙这回是气头上硬干,等打下黑云寨,孔捷那新二团反倒省了不少麻烦。土匪一怕八路军家法,从此规规矩矩改编入队,谁还有心思再搞花样?
这些事儿翻出来说,好多人都乐呵呵当笑料。可要问李云龙心里是怎么琢磨的呢?我猜大概也是五味杂陈:吃亏是福,谁又能格外清清白白过一辈子?兄弟间该抢的抢,不该抢的还得往后留着念想。你看他们表面针锋相对,实际无非是把情分夹进了家底算账的缝隙里,谁也不着实把对方往死里得罪,又都留了条退路。
人生嘛,就是你来我往,不停翻帐本。有时候咱吃点亏,回头还是那杯酒,还能拍着老兄弟的肩膀,喝完下次再来。李云龙、孔捷这些人,明明各有各的算盘,却都还记得当年一个锅里刨出来的情分——有伎俩,也有余地;有算计,更有默契。
说到底,谁又不是一边想着薅羊毛,一边盼着兄弟能多撑一把呢?就像老李和孔捷,斗来斗去,最后都不曾冷了那阵山风里的热血。如果你问,到底是被谁“坑”了?怕是这人世间最可爱的那点温情罢了。
来源:山上砍柴勤劳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