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同一题材的《731》竟然并没有在7月31日“如约上映”。
文|纯元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南京照相馆》上映后,票房与口碑双丰收。
激起了太多影迷的爱国情绪。
然而,同一题材的《731》竟然并没有在7月31日“如约上映”。
原因是炒得沸沸扬扬的180万封举报信,气得全网跳脚!
8月3日,央视新闻官宣《731》已过审拿证,定档于9月18日。
消息刚出,微博热搜分分钟冲顶,将之前的种种阴谋论、撤档传闻全都按住了。
然而,央视力挺《731》定档仅一天,恶心一幕还是发生了。
作为豆瓣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731》却被频频抵制。
原计划于2025年7月31日“全球预映”。
该影片重在追求历史真实,按1:1比例复刻731部队“四方楼”基地。
导演赵林山团队查阅8000页史料、423小时供述影像,毫不夸张地讲,这部影片凝聚着赵林山十年心血。
据悉,《731》约耗时11年,修改次数达243次!
既避免了血腥展示,又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
就如赵林山在华表奖推介会上所言:
“我们不是在拍电影,而是在为历史存档。”
就在全网 "想看" 人数突破600万的当晚,令人窒息的暗流突然涌动。
7月31日当天,伴随着众人的期盼,该部影片却还是久久没有动静。
同样是聚焦日军暴行,《南京照相馆》上映短短一周,票房就突破了8亿大关。
而《731》,因无龙标导致宣发全面停滞,院线未预留排片,最终沦为“零排片”状态。
综合多方信息,电影《731》延期的原因有三。
其一,日本部分势力的系统性阻挠。
国内很多揭发历史真相的电影,尤其是曝光日本人暴行的内容。
日本人总是无法接受,连731部队长石井四郎的孙子如今还在日本宣扬" 细菌战不存在 "。
日本外务省在看到《731》预备上映后,向中方一口气递交了23条抗议。
他们提出要求,将片名改为“旧日军防疫部队”。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网络上发起了“停止历史歪曲”,获得了8.3万人签名。
同时网络上出现180万条模板化抵制言论,其中60%的IP地址集中于东京,疑似有组织操控。
但是,日本早在2017年,就发布纪录片《731部队——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
事实就这样摊开在眼前,日本人却不承认。
对《731》的历史呈现百般刁难,并妄图通过施压,封锁影片的国际传播。
除了日本人“捂着眼睛堵着耳朵”回避这段历史,不准中国人揭露真相。
第二个延期原因,是同期竞品挤压与宣发资源失衡。
《南京照相馆》先上映,成绩好到出圈,预计票房将破15亿。
这种条件下,资本自然更倾向于前者了,《731》的官微停更,无路演,主流平台未接收任何宣传素材,进一步削弱了市场信心。
要说最令人恶心的原因,那就不得不提部分有些人的恶意举报了。
有人在社交媒体批量删除 "勿忘国耻" 的评论,用 "血腥暴力"" 破坏中日友好 "等话术带节奏。
称血腥画面会吓到小孩。
更有甚者翻出导演十年前的旧作恶意差评,宣称" 这种题材就是敛财"。
在他们看来,《731》完全是在利用民族苦难激发民族情绪,进行商业炒作。
这些人可能并没有了解过影片,只是跟风吐槽,或者仅凭只言片语就对影片下结论。
影院排片表一片空白,形成“未映先黑”的舆论陷阱。
可是,真正该被质问的是,究竟是谁在害怕这部影片登上大荧幕?
是保护孩子,还是掩盖罪恶?
这个答案,不止导演赵林山知道,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
为了审查合格,电影被要求,36种实验画面转为黑白处理后,再删减60%。
光是“人体实验”的表述就被反复推敲。
可是他坚持“不做历史的粉刷匠”,终于为影片争取到新的窗口期。
经过团队和网友的催促,央视力挺的《731》,将定档9月18日。
每年到了这个重要的日子,全国都会拉响防空警报。
那片被历史阴霾笼罩了80年的土地,终于要在镜头下袒露累累伤痕。
86岁的细菌战受害者王亦兵老人,在拍摄现场颤抖着抚摸当年冻伤实验留下的疤痕,说"终于等到这一天"。
这部凝聚着赵林山十年心血的作品,或许无法完全抚平历史的创伤,但它至少能让更多人记住:在那个黑暗年代,有人曾用生命守护真相。
令人恶心的一幕电影《731》在央视官宣定档 9 月 18 日仅一天后,网络空间便爆发了一场针对历史记忆的激烈博弈。
社交媒体便出现大量统一话术的攻击言论。
攻击者刻意将影片与“利益”“炒作”绑定,试图将历史叙事降维为经济问题。
并通过否定创作者人格来消解作品的历史价值。
导演赵林山曾接到匿名威胁电话,剧组在哈尔滨取景时,甚至遭遇不明身份人员的现场干扰。
同时,他们将历史教育与“制造痛苦”“宣传仇恨”的逻辑相契合,简直和日本部分人的“历史修正主义”紧紧联系。
值得警惕的是,这些言论并非自发形成。技术分析显示,大量账号IP集中于东京!
网友不禁高呼:“严查祖上三代!”
这场“恶心一幕”的核心,是历史真相与歪曲势力的正面交锋。
面对这场历史记忆的保卫战,官方力量展现出坚定立场,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三大官媒同步官宣定档。
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公映,更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阵痛中的精神觉醒 —— 这种觉醒,既是对逝者的告慰,也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这场抵制行动的本质,是一场关于历史解释权的争夺。
历史不会因谎言而褪色,真相终将在抗争中彰显力量。
从目前央视官宣的定档日期来看,这次抵制行动又双叒叕获得了成功!
《731》的改档不仅是时间的调整,更是历史叙事在中国的一次“范式突围”。
期待在防空警报拉响的那一天,《731》不仅票房大卖,也能带给所有中国人刺破迷雾的强光!
参考资料: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