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亲自操刀,极尽能事地展现了独属于中国人的国风动画美学。
2023年,B站上线了一部国风动画集《中国奇谭》。
豆瓣评分8.7,成为了当年最高分的动画剧集。
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亲自操刀,极尽能事地展现了独属于中国人的国风动画美学。
当时学界讨论最多的就是——中国动画学派。
且不说这个学派到底存不存在,但这部动画集里的几个故事和画风确实让观众感受到了国产动画的魅力。
若问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鹅鹅鹅》的志怪画风和《小妖怪的夏天》的故事情节。
在美学层面上,《中国奇谭》将水墨、剪纸、定格、三渲二统统塞进同一 IP,像一次上美影的“技术阅兵”,证明“中国学派”没死,只是散落到不同导演手里。
而在故事情节上,这个IP主打的就是国风美学+当代痛感,出圈的不仅是画面,更是话题。
比如《小妖怪的夏天》用职场“打工人”视角解构西游,让无数职场社畜破防。
而由这个故事改编成的大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也正式上映,定档在8月2日,此前已经在上海举办了首映礼。
梗姐去参加了首映礼,所以在这篇文章里先透露一下电影的看点,尽可能不剧透具体的情节。
《浪浪山小妖怪》延续了《小妖怪的夏天》的主题,但整体风格又进行了调整。仍然是以“打工人”视角解构西游,但不如前作的丧,这一部更加热血。
故事讲述的是浪浪山的小猪妖因得罪大王被迫离开,与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组成“草根取经团”,假扮唐僧师徒,踏上西行取经之旅,只为求“长生不老”,成佛成道。
它们当然没有成功,如果成功了就不是属于普通老百姓的电影了,而是一部好莱坞超英片。
浪浪山的小妖怪们只不过是一群怀揣着梦想的社畜而已。
01
浪浪山打工人
与前作一样,《浪浪山小妖怪》塑造的也是浪浪山打工人的故事。
主人公还是那个小猪妖,它仍然在努力考编上岸——加入大王洞。
但得到的回复却是——编制已满。
于是,他不得不走捷径,求助发小蛤蟆精。结果自己的一番努力却反而得罪了大王,被赶了出来。
与此同时,他们得到了一个消息——唐僧师徒马上就要经过大王洞了,大王们正在为吃唐僧肉做准备。
当没有真正和孙悟空交过手的时候,所有妖怪都以为自己会成功吃上唐僧肉,好像在《西游记》里,吃到唐僧肉长生不老就是终极目标。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小猪妖和蛤蟆精也想长生不老。
但编剧并没有延续常规的剧情,讲两个人是怎么聪明地去吃唐僧肉的故事,而是转变思路。
难道成佛成仙的就只能是唐僧师徒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编剧塑造的小猪妖虽然是社畜打工人,但他是一个有理想抱负的人,他不是坐吃等死的人,所以在给大王干活的时候,他也是那个鬼点子最多,想把工作做好的类型。
因此,他提出要假扮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这样自己也能长生不老,何必吃唐僧肉那么麻烦。
不得不说,小猪妖是有点小聪明的。
而蛤蟆精身为编制里的人,他干活粗糙,只是机器地干完大王交代的任务,干不好大不了打一顿,而被打也是家常便饭。
这不就是讽刺了许多在体制内混吃等死的人吗?
因此当小猪妖提出要去西天取经的时候,蛤蟆精没有了编制也不想去,他想的是怎么才能回到体制内,而不是另辟蹊径。
因为他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而在组队时,他们还邀请了黄鼠狼精和猩猩怪,两位都来自于草根,对得道成仙本来是懵懂的,是因为小猪妖才有了这个打算。
他们在假扮的时候最认真,黄鼠狼精演的沙和尚巨像。
而猩猩怪是“师徒四人”里最正义的,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妖怪,已经把斩妖除魔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两个新角色的性格也非常鲜明,一个话痨,一个社恐,为这个夏天增添了不少色彩。
02
成功是属于关系户的
之前总看博主分析《西游记》。
说为什么孙猴子每次打妖怪之前都要自报家门?
只要妖怪叫他“弼马温”,就说明是天庭派下来凑KPI的,那就去找他领导解决问题。如果妖怪叫他“臭猴子”,不知道他当弼马温的历史,那就说明是野怪,直接一棒子打死就好了。
这取经路上的妖怪也分三六九等,小妖怪们却不相信,仍然以为自己也能够到西天求取真经。
四个小妖怪的装扮也并不专业,可以说是一眼假。
唐僧是人啊,怎么可能让一个蛤蟆精扮演?
沙和尚也是人,虽然围了一圈骷髅,也不可能是一个黄鼠狼吧?
但他们前期的取经路还是挺顺利的,至少骗一骗小妖怪还是可以的。
直到途径小雷音寺。
如果各位仔细看过《西游记》,应该知道小雷音寺的剧情,大概就是黄眉假扮佛祖,但目的就是为了吃唐僧肉,让师徒四人误以为已经到了西天放松警惕。
两边都是假扮的,互相试探,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笑点。
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真面目被识破,原本被碰上神坛的假师徒遭到了百姓的谩骂,都说他们是冒牌货。
小猪妖取经的心不死。
可后来才得知,唐僧师徒都不是普通人。
孙悟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还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所以他早就认识如来。
唐僧是金蝉子转世。
猪八戒和沙和尚都是天神下凡。
黄眉是弥勒佛安排下凡的童子,就是为了给九九八十一难凑数的。
这么说来,师徒四人都有过编制,就连反派也是体制内的人,他们怎么比?
03
成佛成仙是世俗定义的成功
不能西天取经,就不能成仙成佛了吗?
首先要想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要成仙成佛。
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们遇到的所有劫难除了最后一个
“船翻了,经书字没了以外”,所有的劫难都是因为妖怪们想吃唐僧肉。
为什么要吃唐僧肉呢?
因为可以长生不老,提升修为,然后直接成佛。
就是因为唐僧是金蝉子转世。
小妖怪们假扮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也是因为听说这样就能得道成仙,而孙悟空、猪八戒本身就是妖怪。
但其实成仙成佛只是世俗定义的成功,或者说成功的路径有很多种。
小妖怪们本以为成仙成佛是结果,但实际上在于过程。
当小妖怪们装扮好,蛤蟆精穿上袈裟,猩猩怪拿起木棍,黄鼠狼挑起行李,他们就已经忘了自己是妖怪,而成为了唐僧师徒。
这一路上,他们打倒了耗子精,拯救了村民,被村民们授予了一个又一个锦旗。
这些锦旗就是荣誉,他们也真的以为自己是斩妖除魔的神仙了。
可是他们忘了自己就是妖怪。
但妖怪是坏人,神仙是好人也是个世俗的定义。
事实上,这群小妖怪为了拯救童男童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而身为神仙的黄眉却要吃掉童男童女提升修为。
所以是不是神仙不是看你能否取得真经,而是看你是否心存善念,是否真正能够做到斩妖除魔。
最后,小妖怪们没有成功到达西天,却在这一过程中做了自己,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而在彩蛋里,真正的师徒四人经过小雷音寺,听闻了小妖怪们的故事,孙悟空拔了四根豪毛。
这四根豪毛分别落在了已经散尽修为的小妖怪们的头上,当作是对他们斩妖除魔的奖励。
表面上看,小妖怪们一无所得,但实际上他们得到的更多。
这四个小妖怪就是普通人的代名词,表面上看努力没用,成功是给关系户的,但如果不努力一搏,怎么知道没用?
《浪浪山小妖怪》的首映礼取名为“没有名字的首映礼”,是因为在电影的最后,小妖怪们也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
我们确实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是什么,只知道叫小猪妖、蛤蟆精、猩猩怪……
他们在电影里也如此称呼彼此。
没有名字的人,就算再努力也容易被遗忘。
但他们就像是工作在大厂、体制内默默无闻的员工一样,或许一辈子平平无奇,或许一辈子不会让领导记住,或许一辈子只是个工号XXX,但他们曾经存在过,曾经努力过,对得起自己,这就够了。
来源:牧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