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4年《北京人在纽约》的上映,让老百姓通过镜头打开了世界之窗,看到了镜头里的异国他乡,至此很多人开始了造梦之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老百姓开始向往国外的风情文化,导致移民热逐渐盛行。
1994年《北京人在纽约》的上映,让老百姓通过镜头打开了世界之窗,看到了镜头里的异国他乡,至此很多人开始了造梦之旅。
这部剧改变了很多老百姓的人生轨迹,身为剧中主演的王姬,一生的坎坷也都由此而来。
在遇到《北京人在纽约》这部剧之前,王姬一直都是籍籍无名的小演员,虽然从1980年就开始进组拍戏,但始终没有遇到好的角色。
在那段时期王姬和丈夫都在美国打拼事业,最艰难的时候,王姬的片酬根本没办法支付两人高昂的生活费,王姬只好边打工边拍戏,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差不多是《北京在纽约》里的翻版。
直到有一天王姬在机场遇到了陈道明,他告诉王姬他们现在正在筹备一部剧,正觉得王姬合适,希望王姬能够试镜。
王姬当时接过陈道明手中的剧本,在看到“阿春”的角色后,不禁惊呼:这不就是为她本身量身打造的吗?
身为北京姑娘的王姬,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安排在贵州工作,王姬从小就早早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
在她身上既有北京姑娘的大方得体,又有绝世而独立的气质,同时和丈夫高峰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习惯养成,让王姬出现在试镜导演面前的那一刻,就当即被敲定出演剧中的女主角。
但是进组没多久王姬就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实,自己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也就是在试镜前后就已经怀孕了。
怀孕的事很快被丈夫知道,当时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丈夫希望她能以孩子为重,生完以后再去拍戏。
但是王姬却偏执地认为,肚里的孩子就是福星,是她给自己带来的好运气,她相信有孩子的保佑,这部剧一定会大火,而肚里的孩子也一定会平安。
这部剧确实是收获了多项大奖,也让王姬赚得盆满钵满,而孩子在刚开始时也没有显出异常,而且还是个儿子,此时的王姬还觉得自己当初的坚持是对的,收获名利,同时也收获了儿女双全。
然而事实难料,随着儿子年龄增长,王姬和丈夫都发现了儿子的反常,在一次意外过后,儿子被送到医院急诊,结果显示儿子患有先天性疾病,导致大脑发育迟缓。
而造成这样的结果,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因为胎儿在母体中时,因营养摄入不足所导致。
全部家当被骗光了解现实真相的王姬悲痛之余,只得回到国内开始拼命赚钱,此时她已经在演艺圈站稳脚跟,加上丈夫在国外做生意的收入,本来也够给儿子治病的费用。
命运好像又给王姬开了玩笑,在王姬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的时候,有朋友找到王姬,想找她借一笔钱开公司,公司步入正轨后会连本带息还七百多万。
对方承诺一个月内奉还,王姬看着借出去的六百万,想着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多赚一百万,于是将当时手里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对方,而这笔钱却是当时准备拿来带儿子看病的费用。
只是当时的王姬想着对方的高利息,对方却惦记着她的本金。约定好的还款日期如约而至,王姬却再也没能找到对方的影子。
生活接连受挫,让王姬不得不面对现实,来不及哭泣和懊悔,甚至都来不及擦干眼泪,王姬就投入了一部接一部的片约之中。
这个时期的王姬只要能赚钱就拍,能赚钱的活动她也参加,只为了尽快存钱给儿子治病。
在王姬焦灼于儿子的病情及未来生活时,此时王姬的大女儿高丽雯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出落的亭亭玉立。王姬希望女儿能够分担她肩上的压力,利用她先前打下的“半壁江山”,进入演艺圈发展。
当她将这个想法告诉高丽雯时,女儿却说自己并不喜欢娱乐圈,她的志向是想做律师,但王姬却阻止了她的律师梦。
自己的理想职业被迫更换,职业不能由自己做主,甚至是自己赚来的每一分钱都不能由自己支配,需要上交给母亲。
对于从小带着“星二代”光环的高丽雯来说,王姬的决定让她喘不过气来,甚至说是霸道不讲理。
但是一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边又是自己的亲弟弟,看着弟弟的样子高丽雯也非常心痛,但是她同时也埋怨过王姬,自己是姐姐也是女儿,都是王姬的孩子,王姬却从未在她身上用过心。
王姬告诉高丽雯工作前十年的全部收入,都要上交,上交比例都被王姬明文规定,高丽雯想反抗却被王姬压得死死的。
高丽雯对此和母亲生下了嫌隙,以至于在后来自己的婚礼,高丽雯都没有通知王姬前来参加,而王姬知道时,高丽雯已经怀有三个月的身孕。
高丽雯在演艺圈的成绩观众其实早已耳目共睹,在《少帅》中由高丽雯饰演的宋美龄,在回眸的绝美眼眸中,让观众纷纷拍案叫绝。
只是在这抹眼神,只有当事人知道,那是命运带给她的不公的宣誓,是一种无声的抗争,只是不知道身为母亲的王姬,是否读得懂?
明目张胆的偏爱,经济上的强制“镇压”,让高丽雯与王姬的心结越结越深,她与母亲的关系也愈加疏远,那些在台前强装起来的母慈女孝,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否被消解?
在我们身处周围环境中,“伏弟魔”的存在总是伴随着同情和无奈,即使是头戴光环的“星二代”也一样让人唏嘘。
患病的弟弟固然最应该博得呵护和关爱,身体健康的一方,虽然没有病痛的折磨,但是或许承受的更多,她们同样也需要被爱。
来源:东乐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