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不知白
编辑丨栗子
常看央视频道的人都认识他,不常看央视频道的人应该也对这个人感到非常熟悉,这位满脸文人相的主持人就是白岩松了,
能够当上多年的“央视一哥”,自然是有点东西的,不然也坐不上这个位子。
这位既随和又古板严肃的主持人,曾经的精神面貌也是好的不行,各种幽默风趣的段子让他的节目几乎不会冷场尴尬,
但这样的一个主持人不仅曾因“抑郁”而失眠足足半年,还曾因为几句不合适的话被诸多人批评数年,如今他精神风貌依然,但却已经满头白发、沧桑尽显。
在6月15日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央视的录播新闻当中看到这位老主持人如今的样貌,
这个时候他的状态要形容的话就是,他看着老,实际上一点也不年轻。
一身标准的浅色条纹西装,打着条纹领带,为了凸显媒体人的专业性正式的西服永远是乐此不疲的,
而这个时候他脸上的皱纹、鱼尾纹啦,也是彻底不演了,完全定居在了脸上,能拯救的只有磨皮的滤镜了。
而在这场新闻当中,提及的内容也多是年轻人关注的内容,高考、潮玩等相关内容的新闻,
在提及相关的内容上不仅能理解年轻人的心理,也能从老年人的视角中去解答事物和年轻人,从而减少两辈人之间的隔阂。
他其实一直都比较关注年轻人的话题,很早很早就有了,他的节目当中也同样是提及很多年轻人的事物比较多,
而作为一个56岁的老人,能跟上年轻人的步伐还是很值得夸奖的,当然没这个能力靠混可成不了一哥。
不过要成这个一哥也不是说成就能成的,不仅自己曾抑郁多年,还曾因为一场节目的几句话让自己被各种骂,
而他的这个“翻车”也确实怨不得他,但同样也怨不得批评他的人。
这件事出自于18-21年,当年是由他所主持的一场节目当中,他们开始讨论起来了一个很严肃的社会话题,
话题当中他和很多专家都提及了有关年轻人在当时乃至当下都有的一种困境,生活不易。
就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和过去不同了,如今你再努力也不一定能有多成功,
一些“贵公子”,能靠着各种见不得光的暗箱操作来轻松赚得普通人累死都赚不到的财富,
而随着网络发展这类事件必然是会被端上台面的,而他的这句话就很微妙,把很多年轻人都得罪了一遍,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看到喜欢的女孩只要一追求就同意?不会吧!”
他的思想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的,就当下随着各种富二代、星二代暴雷,我们也能猜到他的想法就是不希望年轻人太过安逸,
但这句话只单单拿出来而不是结合他以前的言论来说的话,那就有些阴阳怪气的意思了。
毕竟说到底他只是知道年轻人压力大,不知道年轻人压力到底多大,换做比喻就是知道孟姜女哭长城,
懂修长城服劳役很累,但到底没有真的服过劳役,不知道这种东西是不能抖机灵,是不能这么说的。
更何况他本人在当年也未必有现在的年轻人辛苦,但生活质量恐已经超过全国八成的人了,
这就让他的言论缺乏现实上的说服力,年轻人忙了一天,回家看到了他这么说,光骂两句都算脾气好了。
因而这某种意义上跌落神坛的事,对他来说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他到底没有真的在亲身经历过这种压力,
而很多年轻人也确实是听够了过来人的说教,时代都不同了,而他作为当年的年轻人,走到现在也完全是路线不同。
白岩松是单亲家庭,早些年生在内蒙古,父亲在他未成年的时间就不幸辞世,因而到在八岁开始都是母亲一个人带着他和他哥哥,
为什么说贫苦人家出孝子,因为不成熟连日子都过不了,家庭的不易自然让他从小就成熟了起来。
也就是如此他后来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当年的中国传媒大学,那时候没有现在那么大的焦虑,因而努力学习之后他就进入了电台工作,
但要走下去是一定要靠着自己的能力的,后来证明了他能力确实出色,但他的路途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93年参与节目崭露头角之前,92年就曾是他的至暗时刻,在那一年他是真的自闭了,彻底封闭了内心,拒绝任何交流,
病症剥夺了他的睡眠让他几乎半年内没有一次好的睡眠,坐在河边就总是想着轻生的办法,
但他最终还是完成这最后一步,思而不动,不论多么绝望都不会主动去伤害自己,这一点可能也是抑郁症能否被治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但之后他就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了,在身体状况调理好后,才有了在93年的时候逐渐崭露头角,随后慢慢成为一个,成为央视名嘴。
这么看来,其实他的经历要比他的言论更励志一点,至少在当年他的成功上他并没有经历过现在的人经历的,现在年轻人也多少没有经历过他经历的。
但仅此而已,无论他多懂年轻人,多么肯为年轻人操心,他恐怕也做不了什么,因为他只是“名嘴”。
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Sasha健身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