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原本属于贫困地区学子的宝贵升学通道——定向委培名额,竟被家境优渥、父亲在央视工作的那尔那茜占用。
高考季本该是为梦想拼搏的时刻,却因为一位明星的旧事,炸出了教育公平的深层忧虑。
一个原本属于贫困地区学子的宝贵升学通道——定向委培名额,竟被家境优渥、父亲在央视工作的那尔那茜占用。
她凭借此捷径低分进入大学,却公然违约,拒绝履行委培义务直接出国留学,多年后甚至试图美化履历自称上戏助教。
更讽刺的是,就在今年高考期间,她还曾录制视频为考生“送祝福”。
这种行为,赤裸裸地践踏了教育资源向弱势倾斜的初衷,狠狠刺痛了公众对教育公平最敏感的神经。
央视的迅速反应极具信号意义,所有相关内容被果断删除,名字被悄然抹去。
但这仅仅是开始。
更重磅的“打脸”接踵而至——上海戏剧学院官方明确否认曾聘用那尔那茜担任助教,彻底戳破其精心包装的“专业人设”。
北京的权威官媒“北京时间”更是发出强音,措辞严厉地要求“必须彻查那尔那茜事件”,并将其与饱受争议的“高考移民”问题相提并论。
官媒的质问振聋发聩:定向委培怎能沦为特权套利的工具?
普通学子的上升通道又怎能被如此肆意侵占?
官方的接连表态,清晰地划出了红线:这种行为绝不能被容忍,必须深挖到底,给公众一个严肃交代。
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石,是千万寒门学子改变命运最珍视的希望。
那尔那茜事件,早已超出个人道德瑕疵的范畴,它暴露的是规则被特权玩弄、稀缺资源被不当攫取的系统性伤害。
当定向委培这样的补偿性政策能被轻易“借用”,当违约失信者不仅无需担责还能借此粉饰履历甚至步入光鲜的演艺圈,传递出的信号何其扭曲?
官媒喊出的“彻查”与“严厉追责”,不只是对单一事件的纠偏,更是对整个社会关于公平底线的重申与捍卫。
寒窗苦读的公平竞争环境,不该被任何特权侵蚀;留给真正需要帮扶者的机会,一分一毫都不能被巧取豪夺。
这件事,关乎良知,关乎底线,关乎每一个相信努力奋斗价值的普通人。
公平,不能也不该妥协。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