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要凉?李连杰的退隐和复出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6-16 04:57 4

摘要:《镖人》剧组最近估计在拿头撞墙。这部被寄予厚望的武侠片,光看李连杰时隔多年再耍太极剑的预告,就能让 70 后 80 后泪目,结果女主角那尔那茜突然翻车,现在全剧组对着绿幕发呆 —— 更魔幻的是,这不是个案,那尔那茜参演的《长安的荔枝》和《封神 3》全跟着遭殃,

《镖人》剧组最近估计在拿头撞墙。这部被寄予厚望的武侠片,光看李连杰时隔多年再耍太极剑的预告,就能让 70 后 80 后泪目,结果女主角那尔那茜突然翻车,现在全剧组对着绿幕发呆 —— 更魔幻的是,这不是个案,那尔那茜参演的《长安的荔枝》和《封神 3》全跟着遭殃,三部上亿投资的片子被一个演员拖下水,而站在风暴中心的李连杰,复出背后的故事远比银幕上更复杂。

李连杰上次正经拍摄电影还是在 2018 年的《花木兰》,此后近乎从荧幕销声匿迹。公开说法是甲状腺功能亢进,需长期服药,加之早年拍摄《少林寺》《黄飞鸿》落下的腿伤,致使 50 岁后的他难以再承受高强度打戏。然而,圈内人清楚,他淡出的缘由远不止这些。

早些年,他因信仰问题犯了错误,2019 年又因 “资助境外组织” 的传闻被推至舆论风口,即便团队予以辟谣,但其公众形象自此急转直下。再者,2009 年他加入新加坡国籍时称 “为了孩子教育”,这话无疑让国内民众心生不满,“国内赚钱国外花” 的观感,使得主流资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他持观望态度 。

他一手创办的壹基金,在 2011 年因资金透明度等问题遭受舆论围攻,后续虽有澄清,但 “慈善敛财” 的质疑始终未彻底消散。2021 年河南暴雨期间,壹基金又因物资发放效率问题遭到批评,这些争议大幅削减了他的公众信任度,也令他难以再以 “公益偶像” 的身份活跃于公众视野。

此次李连杰突然复出,其团队对外宣称是 “武侠情怀”,可这理由实在难以服众。所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功夫皇帝也不例外。

从经济层面来看,李连杰早年投资并不顺遂。2015 年斥资 1.5 亿在上海购置的豪宅,因政策变动而难以脱手;2017 年入股的某影视公司,次年便因税务问题倒闭,几千万投资付诸东流。有媒体估算,在他复出前的几年,仅靠商业活动和直播带货,年收入相较巅峰时期暴跌 80%。况且,近年来他的一些投资据说成效不佳。新加坡生活成本本就不低,加之他治病需常年服用进口药,家庭开销巨大,即便身家丰厚,也难免感到压力,增加收入迫在眉睫。

同时,他或许也打着捧女儿的算盘。大女儿 Jane Li 去年突然签约环球音乐,首张单曲《Dangerous》在 TikTok 上刷量迹象明显,明眼人都能看出是父亲在背后助力。《镖人》原本为 Jane 预留了客串角色,试图借助武侠 IP 带女儿进入演艺圈,没成想女主角先出状况,这一计划也随之泡汤。

李连杰的困境,本质上是影视圈畸形生态的一个写照。《镖人》邀请他与吴京、谢霆锋搭戏,显然是想用 “老江湖” 为流量女主 “保驾护航”。这种操作在前些年屡见不鲜,比如《上海堡垒》启用鹿晗主演,却花费重金请来舒淇压阵,最终依旧票房惨败。

投资方打的是如意算盘,认为李连杰的 “黄飞鸿滤镜” 能吸引 40 岁以上的观众,那尔那茜的短视频流量可吸引 Z 世代,二者叠加便能通吃市场。但他们没料到,且不说如今观众是否还吃 “情怀 + 流量” 这一套,单就选人而言,便犯了大错。

那尔那茜在《长安的荔枝》中饰演的新角色阿弥塔,戏份多到在海报中占据 C 位,播出后却遭到观众集体抵制。这并非角色本身的问题,而是演员个人争议引发观众反感,直接致使剧集收视率和口碑双双下滑。《镖人》和《封神 3》的情况如出一辙,投资方本想依靠流量演员拉动热度,却没料到如今观众不再 “只看流量不看演技”,一旦演员个人形象出现问题,观众便会将负面情绪直接转嫁到作品上。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李连杰自己也沦为资本的牺牲品。他早年在好莱坞凭借真功夫站稳脚跟,如今回国却要为毫无演技的流量演员作配,这种落差宛如武侠片中 “老英雄晚节不保” 的情节。而《镖人》当下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 换角需追加 5000 万重拍,不换角预估票房损失 2 亿,不过是整个行业为流量泡沫买单的一个缩影。

李连杰复出这仗如果彻底打输了,最受伤的不是他个人,而是本就奄奄一息的武侠片。想当年《英雄》《卧虎藏龙》横扫全球时,武侠是中国电影的金字招牌,现在却要靠 “老戏骨 + 流量” 这种歪招续命。

其实观众现在越来越清醒:看李连杰不是为了看他给流量作配,而是想看真刀真枪的武侠质感。如果片方还不明白这个道理,继续用 “情怀 + 流量” 的套路糊弄观众,恐怕下次就算请出 “黄飞鸿” 本人,也救不了票房了。毕竟在现在的影视圈,能长久留住观众的,从来不是套路,而是诚意。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