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下来我们就细扒一下,说起那尔那茜,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无疑都是《封神三部曲》中那个有情有义,武艺高超的女将军邓婵玉。
随着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火热播出,饰演女主角的那尔那茜也一起上了热搜。
不过她不是因为出神入化的演技爆火,而是因为她被爆料占用定向委培名额后违约、娱乐圈“特权”。
随着网友的深扒,发现那尔那茜父亲的身份不简单,央视也在第一时间将那尔那茜除名……
接下来我们就细扒一下,说起那尔那茜,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无疑都是《封神三部曲》中那个有情有义,武艺高超的女将军邓婵玉。
但是看完她的人生履历后就发现她的作品虽然只有寥寥几部,却基本上都是与演艺圈大咖的合作。
这不禁让人好奇,她真的是丰厚资源不断的“天命之女”,还是有人在背后替她推波助澜呢?这就要从她从小就精心布局的求学生涯说起。
那尔那茜从小在北京长大,享受了北京一手的教育资源,作为北京学籍考生,结果在高考时扭头回到了老家,从内蒙古参加考试。
这样一来,她不仅拿着少数民族的加分,享受着最低的分数线,而且她还有个更厉害的“杀手锏”,叫做“定向委培”。
定向委培政策是国家通过倾斜性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培养地方或行业急需人才的重要制度设计,是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闭环模式。
说简单点,就是国家为偏远地区考生制定的“降分录取”的“福利”政策,毕业后分配公务员编制工作,换取考生为家乡服务的承诺,吸引人才回流建设。
于是乎,那尔那茜很有预谋地以低分考入名校,享受尽政策红利,对于普通人来讲,这份名额足以改写人生的轨迹,这也本是那尔那茜应该践行责任,回馈地方的起点,但是令人愤恨的是,她非但没有珍惜这份名额,更是没有履行义务,在大三的时候轻飘飘一句话:“想出国玩一下”,就将责任和义务弃之不顾,扭脸违约出国了。
在高考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每一个录取名额都承载着家庭的殷切期盼,寄托着年轻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那尔那茜占用定向委培名额又擅自违约的行为,如同在公平的天平上放置了错误的砝码,她挤占的不仅是一个录取席位,更是寒窗苦读希望换取人生转机的学子的宝贵机会,如此看来,如何让人不愤恨!
这不是网友胡编乱造,而是那尔那茜在访谈节目中,亲口承认的事实,据本人所说,还是“鬼混”了三年后,回学校直接当了助教,听到这里,我该说她心大口无遮拦呢,还是有底气根本不怕事呢,都是令人怒火中烧。
这个事情被网友翻出来后,就有人细心地发现,上戏在内蒙古的定向委培几十年来仅有两次,更令人无语的是,上次被录取的还是那尔那茜的亲妈!
当即就有网友气笑了,吐槽你们这政策还是走世袭制呢?
所以说,如果没有以上这些安排,经过网友多角度分析,以她当时的成绩在北京考个普通大学都是问题。
那尔那茜不仅是高考存在很大的争议,而且演艺生涯的内幕更是令网友“津津乐道”。
父亲身份曝光上面说过,演艺生涯已经长达15年的那尔那茜,参演的作品两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但是却非常有含金量,基本都是与圈内的大咖合作。
更有意思的是,在最近爆火的《长安的荔枝》中,不少桥段是为她“量身定做”。
比如她饰演的角色本应该是个男性,不仅为她改成了女性,而且还大大增加了与男主亲密互动的感情戏,甚至还把男主的原配妻子在第一幕就“赐死”了,那尔那茜也借此一炮而红。
尽管她没有多少作品,但是剧组为她开绿灯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
当时《封神》剧组的选角要求是22到25岁的年轻演员才可以报名,结果她28岁成功出演。《镖人》选角更是离谱,原著中女主只是18岁的小姑娘,在选角时为了不漏掉更符合角色的演员,才把年龄扩至25岁,结果她34岁进组,并且是在公开选角前成功空降。
不少网友忿忿不平,抢了多少女演员的资源!
随即就有知情人爆出,这些特殊操作可能与那尔那茜的父亲在央视工作以及家庭背景优越有关,在《封神二》的编剧冉平在宣传电影时候也亲口说过,他和那尔那茜的爸爸是同事关系。
虽然很愤愤不平,但是这些“小事”都没有在教育公平、抵制特权等原则问题上重要,我们老百姓更关心的是她“定向委培”和“高考移民”这种侵占普通人公平高考的权益问题。
在我们普通人在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按照规定履行义务的时候,出现有人轻松吃着红利而且还不用履行任何责任,找个空子一钻拍拍屁股就走了。
网友热议:教育公平不容践踏!顷刻那尔那茜的社交账号彻底沦陷,评论区炸了锅,无数网友表达愤怒:“边疆考生的救命稻草,成了明星的镀金工具?”“教育是最公平的竞技场,明星也不能搞特权!”
事件爆发后,央视新闻迅速修改高考祝福文案,悄然删除了那尔那茜的名字,人民日报媒体号也同步作出类似处理。被官媒除名,这可不是小事,很可能意味着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两大央媒的举动,释放出一个信号:在教育公平、抵制特权等原则性问题上,绝不容许有任何模糊地带,必须旗帜鲜明地捍卫正义。
面对舆论的持续追问,那尔那茜及其团队至今未作出实质性回应,这种沉默的态度,无疑加剧了公众的不满与质疑。
结语妥善处理此次事件,意义远超个案本身。
希望彻查那尔那茜事件,不仅是为了还原真相,回应公众关切,更是为了守护教育公平这一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信息源:
《南方网评:彻查“那尔那茜升学是否违规”,让公平正义不再蒙尘》南方网评2025-06-11
来源:会发光的暹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