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儿与少年6》收官,咱火速前去围观了一季一度的收官颁奖大会,aka制造名场面的神级现场——
开播十年,《花少》还是那个国产综艺里顶顶"玩得起"的《花少》。
《花儿与少年6》收官,咱火速前去围观了一季一度的收官颁奖大会,aka制造名场面的神级现场——
抓马又感人,笑泪齐飞,还是熟悉的《花少》味道。
一边是弟弟妹妹们贴脸开大"倒反天罡",现场模仿大姐陈好推进行程规划的语气神态↓
一边是大家真情流露,诉说着各自这一路的感想与收获,遗憾或感恩;
敢放肆玩笑、敢尽情洒泪,也勇于接受所有批评,是《花少》一以贯之的风格。
如果说"玩得起"是"花少"IP不变的基因,那么"超会玩"就是这档节目长久生命力的来源;
十年七季,每一季都在整新活、整大活。
有效上新,旅综界有自己的时尚icon
虽然大伙现在都一年一年过得稀里糊涂不知不觉;
但站在《花少6》收官的节点上往回看,你会迅速对十年时间拥有实感。
原来每一季的《花少》,都用旅行作为切面,记录下了时代的节点。
每一季,都是最时髦的当季新品。
2013年,出境自由行火爆,我们体验异国风情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丰富;
转年春天,《花少1》就水灵灵地抬上来了。
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迅速扩张,导航软件普及;
当年播出的《花少2》,就用智能手机导航取代了第一季的老年机配地图。
《花少4》爆改成短途露营节目,带着大家在湖南各地,探寻更易得的快乐。
《花少5》、《花少6》将目的地选在了不同的"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升级成了文化交流的研学旅行。
当然,《花少》作为旅综界真正的时尚icon,不仅能做到每一季有效上新,还要完成老牌IP对时代的追赶和超越。
在互联网信息尚不丰富的年代,大众对于各国风光的认知相对有限;
那时的《花少》,将目的地放在了大多国人都向往的欧洲热门旅行国家: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还有老网红土耳其。
而时间再往后推,越来越多自媒体博主进军旅行赛道,某红书上的旅行攻略刷不到尽头,关于出境游的信息差,被发达的自媒体内容拉平;
于是节目组开始挖掘更冷门的目的地,更特别的体验项目,早早明确了小众游、深度游的方向。
你在社交媒体上刷烂了的风景,绝不会出现在节目里。
后来的《花少》一路向南,跨越赤道,抵达南非、巴西、智利,在神秘的热带雨林、复活节岛留下足迹;
当年看"花少团"夜访原始部落、现钓食人鱼↓
敢玩会玩的旅综,才不屑于跟着网红打卡地行动,《花少》总能走在流俗的"网红款"前面。
十年来,产出过无数"随手一截就是壁纸"的绝美镜头,当上了霸屏大伙电子产品桌面的大户。
要不说人家上哪取景就能在哪刮起一阵"梦中情地"的新风潮呢?
花学长红,论一门互联网显学如何诞生
除了又美又好玩的旅行,《花少》一直以来最大的魅力还属"花学":
每届花少团,各种性格的人、各种模式的相处关系,博大精深,越看越有,学无止境。
今年《花少6》,开局就用邓恩熙、荣梓杉搭档的"史上年龄最小导游",拉了节目效果。
小导游崩溃但努力,乐子人有的是热闹可看。
而每一届"花少团"的搭配,都能搭出新看点。
第一季是年龄跨度最大团,佩佩姐是团队里的主心骨,安慰刚刚上岗就落了大伙埋怨的新晋导游张翰,"怎么走都会到"。
同时也有许多"传统艺能"被神奇地代代相承;
其他综艺有名场面,而《花少》已经把名场面发展成系列连环画了。
系列一是让人脚趾扣地、头皮发麻、上头到欲罢不能的抓马大戏。
第一季张翰开车,因为连续山路导致离合过热,车前盖冒着浓烟撂在了半坡上;
姐姐们认为情况很危险应该和节目组求助,但是张翰不想浪费仅有三次的求助机会,和大家发生争执,几度僵持在路边。
陈好直接指出这样的安排对原地干等的人而言不合理,但拒绝又会显得不合群。
看一万次也还是会被许晴real到。
贯穿每季的经费短缺、行李超重只是餐前小菜。
在机场打转迷路、拿错别人行李、开车走错道、极限卡点赶高铁赶飞机、遗失手机包包等随身物品……
就连起个大早看日出,结果跑错地儿这种荒谬到搞笑的事件,都能在第五第六两季里,接连发生!接连!!跑错!!!
优雅?不存在的!
系列三则是大家相互理解、彼此安慰的温情时刻。
哪怕会出现这种意外,但是大家总会选择包容、互助,为彼此释放出最大的善意。
张翰安慰因为丢包崩溃的李菲儿,大不了我们都不走;热巴细心察觉到王安宇心理负担很重,开导他不要太在意;陈好照顾着生病状态不佳的宋茜,理解她的委屈……
综艺之神能十年从不缺席地眷顾,就是因为人家玩得起。
足够尊重人的复杂多样性,实在是国综太稀缺的品质,虚情假意的一团和气观众看得太腻了;
但这里还相信人际交往中自然的张力,敢放任大家碰撞磨合。
"花少团"在这里拥有最大限度的独立、自由,故事的走向长什么样,全看大家伙处得怎么样。
节目组只记录、不干预,为惊喜和意外的发生留足了空间。
卷王团队,十年不变的是制作初心
但不做干预的节目组,往往才最需要费心费力。
因为给嘉宾的自由空间越广阔,就意味着具体内容与播出效果的不可控,也意味着节目组方方面面保障工作的难度升级。
《花少》总导演在节目的十周年纪录片里,回应了最近关于《花少6》的争议,表示接受所有批评,也应该了解大家的情绪。
而接下来,节目组也会放缓脚步、总结沉淀,在准备地更好的未来,把大伙喜欢的《花少》再带回来。
巧了,上一次被这种越来越稀缺的创作态度打动,也是在《花少》。
第五季冰岛站,因为突发飓风,安全起见需要连夜完成大部队的全部撤离。
然后整个车队保持严整队形,把艺人车辆包在中间有序出发。
还在逃出风暴区后迎来了绝美金色朝霞。
《花少》前期的行程策划,导演组会提前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每个项目,实测各种玩法的体力消耗、安全隐患;
节目录制中,实行24小时全天候轮值,没有关机时间;
每一季都是如此。
十年时间,接受各种批评,也值得太多掌声。节目组证明了自己的诚意和能力,够格讲好这个关于远方的故事。
七季节目,《花儿与少年》走完了22万公里的旅途;
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告别和出发,它早已不只是国产旅综的顶流IP,更是陪伴一代观众看大世界的集体记忆。
毕竟,这些又癫又real又浪漫的故事,离了《花少》还有谁能给我们讲十年呢?
来源:艾叔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