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往事(中):名导编辑齐登场,他们就是所谓的“老京圈”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4-12-06 09:01 4

摘要:1984年,冯小刚仗着在部队积累的美术功底,在剧情片《生死树》中担任了美术助理。郑晓龙见他画得确实是那么回事,就大笔一挥把他调入“北视”做美工。

一、

1984年,冯小刚仗着在部队积累的美术功底,在剧情片《生死树》中担任了美术助理。郑晓龙见他画得确实是那么回事,就大笔一挥把他调入“北视”做美工。

冯小刚进入“北视”,没遇见多大困难,但距离他坐上导演的位置,路还很长。

第二年,郑晓龙要去海南拍摄《大林莽》,冯小刚主动要求跟着去。

当时,冯小刚的工作是美工,主要是负责前期给演员做设计。说白了,一旦开拍他就是个闲人。但冯小刚在闲暇时间可一点都没闲着,就像当初的赵宝刚一样。

缺灯光,他是灯光;缺场记,他是场记。就连主动请缨给剧组做饭这事,两人都心有灵犀。干完这些,冯小刚就剩一个活儿,就是跟着郑晓龙在剧组闲逛。

但冯小刚的闲逛可不白逛,这逛着逛着就逛出个机会来。

有一天,郑晓龙拿着本杂志边看边笑,突然啐了一声:“嘿,真他妈孙子。”

冯小刚赶忙凑上来问,“谁这么孙子呀?”

郑晓龙把手里杂志一递,说:“王朔,我一哥们儿。”

冯小刚接过来一看,是王朔发表在《当代》杂志上的《浮出海面》,讲的是他和大学生沈旭佳的故事,署名也是他们俩。冯小刚看了几句,也跟着骂起来:“太他妈孙子了!”

同样被《浮出海面》惊着的,还有叶大鹰。

二、

1986年,叶大鹰在北电导演进修班学习完,就准备回西安电影厂。临走前,有朋友跟他说,他们院里有个小孩儿东西写得挺不错,你应该认识一下。

于是就约在凤凰餐厅,一起吃个饭。

那天,叶大鹰看见那个“小孩”其实年纪并不小。他穿着一件空军夹克,带着一顶紫红色的毛线帽子,看着有点腼腆。

看了看他带来的小说,叶大鹰却情不自禁笑了起来。可能心里闪过的也是,“嘿,真他妈孙子。”

那个“小孩”就是王朔,与叶大鹰一样,当时都是28岁。

叶大鹰带了王朔两部小说回西安电影厂。一部是《浮出海面》,一部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浮出海面》被导演黄建新抢走,拍成电影后改名叫《轮回》。《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在叶大鹰改编成剧本后,被另一个导演夏钢拍成电影,还叫这个名字。

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叶大鹰又找到王朔,把自己在四川拍戏的故事讲给他听,这段故事被王朔写成了《顽主》,可又被米家山抢走拍成了电影。后来叶大鹰又从王朔那里拿了一部《橡皮人》,改编成剧本后,拍成了电影,叫《大喘气》。

《橡皮人》就是让马未都赞不绝口,第一句写着“一切都要从我第一次遗精开始说起”的那本小说。

这四部电影拍完后,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后来选择在同一年上映。

那一年被称为“王朔年”。也是那一年,王朔对叶京说:“中国电影,哥们儿平趟!”

后来王朔小说“平趟”了中国电影不假,但执行那个人不是王朔,而是冯小刚。

三、

1986年夏天,在郑晓龙牵线下,冯小刚终于“抬头望见北斗星”,认识了王朔。

为了不醉不归、没人干扰,冯小刚特意把酒局定在了自己木樨地的家里。为表敬意,他还亲自下厨弄了两个下酒菜,一个红烧猪蹄,一个椒麻鸡丝。

这道椒麻鸡丝,背后的故事说来也有意思。

椒麻鸡丝是冯小刚跟郑晓龙前妻于丹学的。当初冯小刚见于丹的第一面就有了原始冲动,后来听说于丹丈夫是“北视”副主任郑晓龙时,冯小刚低下了头,端起茶杯给郑晓龙递了杯水,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说回那场饭局。

王朔的文风虽然已经初见狰狞,但他本人却性格腼腆。尤其是第一次见冯小刚,难免有点不自在。

可冯小刚见了王朔就王老师长、王老师短,几杯酒下肚就让王朔飘飘欲仙,成了“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那时的冯小刚早就明白,自己的生存之道是取决于取悦他人的程度,至于自己高不高兴,都不重要。

就在冯小刚终于登上王朔的大船时,海岩也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当时国内掀起一波下海经商潮,海岩作为当时北京市公安系统最年轻的处级干部,被挑中去国营企业历练。

海岩去的,就是后来王朔、马未都等人经常去游泳、蹭吃蹭喝的昆仑饭店。

当时昆仑饭店说是五星级酒店,其实就是一个烂摊子。但海岩用了一年时间,就让昆仑饭店起死回生,还开了不少分店。

后来,上海锦江集团收购昆仑饭店时,向海岩也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做集团的高级副总裁。于是海岩离开公安系统,把手里的铁饭碗换成了金饭碗。

那段时间,海岩白天当总裁,晚上当编剧,主业、副业都干得风生水起。

有人能从铁饭碗换到金饭碗,也有人能摔了铁饭碗放手一搏,比如王中军。

当年王中军退伍后,被分配到国家物资总局物资出版社,可做了几年后他决定辞职下海,干了3年广告业务。

期间,弟弟王中磊曾给哥哥打电话,说自己想拍电影。可王中军一句“钱从哪儿来”,就让王中磊老老实实去找工作了。

不过弟弟的话,王中军还是往心里去了。于是在广告事业没能达到预期时,他拉着妻子一起坐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为日后的华谊兄弟积累原始资本。

随后,就是王朔最高光的一年。

四、

1988年是“京圈”不能不提的一年。

这一年,王朔的那四部电影集中上映,让王朔的影响力空前绝后。除了在电影圈横扫千军之外,文学圈,评论圈,都曾讨论过王朔的小说。

有人说王朔的文字像是严肃文化的一只白蚁,有人说王朔的痞子文学是凑巧迎来了春天,也有人说是因为当时传统作家不屑写剧本,而王朔的小说全是人物对话,随便改改就是电影剧本。

但无论怎么说,王朔是真的火了,空前绝后的火。

随后,王朔拉着众多作家好友,联合成立了“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开始批量写电视剧本。

为什么是写电视剧本,而不是改编成电影?

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当时电影不如电视剧挣钱。

当时中国电影主要用于歌颂革命烈士,观众们也很传统。所以,当王朔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上映后,观众一时间适应不了,纷纷投诉、抵制,票房很不稳定。

票房不稳定,王朔等人的收入就不稳定。

电视剧就不一样,电视剧基本上只要能播出就不会亏本。

那谁能保证电视剧能不能播出呢?

还真有人能。

这个人就是王朔的发小、“北视”中心副主任郑晓龙。

五、

1989年,郑晓龙找来王朔、李晓明、郑凯龙三人吃饭。四个人坐在蓟门饭店的包间里,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一边吃饭一边讲故事。

几天过后,王朔定下了故事框架,李晓明、郑凯龙负责补充细节和人物,郑晓龙回到单位拉来导演鲁晓威以及尚未成熟的赵宝刚,一支简单的队伍就凑起了。

后来,这只简单的队伍拍出的电视剧叫《渴望》,成了中国电视剧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部剧当时到底有多火?

简单说就是万人空巷,具体一点就是:超过90%的收视率。

很多年后,张学友的演唱会开发了一个社会功能就是抓通缉犯,被人津津乐道。但当初的《渴望》播出期间,整个社会犯罪率直接下降30%。为此,有关部门还特意给《渴望》剧组颁了个奖。

除了这种社会奖项,《渴望》剧组当年也是在各大颁奖典礼上疯狂屠榜。但他们拿奖越多,有一个人越心酸,这个人就是赵宝刚。

《渴望》在拍完前20集之后,剧本出了一点问题。鲁晓威不得不拿出大量时间搞定剧本,就没什么精力继续执导。

这时,已经拍过《怯懦的誓言》的赵宝刚,主动跟鲁晓威请缨说,“导演,如果你信得过我,剩下的你改剧本,我来拍。”

赵宝刚想了一会儿,又补了一句说:“我不挂名,我不拿费用,我只要这个机会。”

就这样,赵宝刚成了《渴望》后30集的导演。可电视剧播出大火后,赵宝刚作为“幕后英雄”,人前确实也只是个“导播”。

好在《渴望》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没过多久,“北视”领导就正式把赵宝刚调到了导演组。

从剧务到导演,赵宝刚用了6年。而另一边的冯小刚距离这个目标,还差3年。

六、

1991年,《渴望》热潮逐渐平息,郑晓龙打算再创辉煌,担心同类型电视剧难以超越《渴望》,就打算做个喜剧出来。

方法没变,郑晓龙还是拉着一群编剧出来吃饭,只不过吃饭的地点从蓟门饭店变成了友谊宾馆。

十几个编剧凑在一起天天吃吃喝喝,互相吐槽找灵感。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人拍腿而起:我们现在这副模样,不就是现成的本子吗?

于是,郑晓龙下发任务,让每个编剧先写2集出来看看。可交上来的剧本让郑晓龙眉头紧锁,最后他毙掉了其中的15集,只留下王朔的2集。

这就是后来的《编辑部的故事》。

除了那些编剧,还有一个人私下找郑晓龙也交了2集的剧本,这个人就是当时“北视”的美工冯小刚。

以前郑晓龙不知道冯小刚还会写剧本,看过之后觉得还真不错,于是就让他跟王朔一起写。可写着写着,剧本丢了。

那个年代,他们没有电脑,全靠手写,几十万字的剧本丢了,重写一遍,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苦。

可冯小刚自幼就不是一般人,他不仅自告奋勇说自己能写,而且还真的重写了一遍。

王朔这才放话给郑晓龙,“如果《编辑部的故事》没有小刚的名字,我也不干了。”

经过这一遭,冯小刚从美工升级为编剧,后来看在王朔的面子上,郑晓龙又带他去美国拍了《北京人在纽约》,点亮了导演技能点。

导演才华被开发后,冯小刚就等着亲自上手。但当时他等级不够,想拍片还得王老师点头。

可那时,王老师很忙。

七、

那几年,圈里都认王朔的本子,有的人能让其他编剧代写,但有的人只能王朔亲自来,比如叶大鹰。

当初叶大鹰拍完《大喘气》,效果一般,又找王朔要个本子。可当时没有合适的,叶大鹰就说,要不我给你讲个故事?

叶大鹰把他当年在学员班的故事讲了一遍,王朔用了8天,写了一个小说,叫《永失我爱》。可后来因为西安电影厂领导换班,叶大鹰没拍成,几年后又到了冯小刚手中。

除了自家兄弟叶大鹰,还有后来的“国师”张艺谋,也盯着王朔。

1992年,张艺谋给了王朔1万块钱,买下《我是你爸爸》的版权。当时张艺谋准备找姜文来演,可姜文直接给拒了。

那时,姜文刚从王朔手里弄来《动物凶猛》的版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在改剧本,根本没时间接戏。两年后,姜文电影上映,名字叫做《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片封神,获奖无数。

姜文拒演后,《我是你爸爸》又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张艺谋就专心致志去拍《秋菊打官司》。后来,《我是你爸爸》转了一圈,又落到冯小刚手中,不过那次是他演、王朔导。

还是这一年,英若诚的公子英达留学回来后,一直想把国外的情景剧弄回中国来。于是他找到王朔,让他帮忙攒个剧本。

王朔不知是真的心里没底,还是身体已经被掏空,又给他介绍了另一个人,叫梁左。

梁左的故事很少有人讲,但这人真是个人才。

八、

梁左出身名家,最开始是写小说的,后来多少可能有点时运不济,就改行去给姜昆写相声。但凡是那些年还能叫上名字的相声和小品,多多少少都跟他沾点关系。

像姜昆的《虎口脱险》《特大新闻》《电梯奇遇》,还有牛群、冯巩的《小偷公司》等,都是他的作品。

梁左加入编剧后,英达和弟弟英壮就开始撂挑子了。说好三人一起去北京西山闭关,可英氏兄弟不是握笔沉思,就是倒头大睡。仗着梁左脑子有东西,凭借一己之力还是攒出一套本子。

后来英达去拉投资,又找到王朔让他给起个名。王朔听完故事后,起名叫《我爱我家》。英达一听就皱眉,说这是病句吧!

王朔喝了一口酒说,要的就是这个劲儿!

后来的《我爱我家》火得一塌糊涂,梁左却英年早逝,2001年因心梗去世,年仅44岁。如果梁左一直活到现在,姜昆的主流相声也不至于混成这样……

《我爱我家》之后,王朔他们又写了一个《海马歌舞厅》,但《海马歌舞厅》的收益和口碑都一般,完事后“海马影视”也就解散了。

马未都彻底离开文学圈去干了收藏,海岩距离真正扬名立万还差一个赵宝刚,王朔脑子被掏空后没事就往北电女生宿舍跑,就剩叶大鹰还憋着一口气,想要弄出个大动静来。

来源:万小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