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两天刚看完《藏海传》,接着又刷了两集《长安的荔枝》,感觉差别太大了。前者看得人特别烧脑,剧情里埋了好多伏笔,得细细琢磨才能理清楚,后者就是一集一集慢慢放着,看得人打瞌睡。主要说说为啥会有这么大区别吧。
前两天刚看完《藏海传》,接着又刷了两集《长安的荔枝》,感觉差别太大了。前者看得人特别烧脑,剧情里埋了好多伏笔,得细细琢磨才能理清楚,后者就是一集一集慢慢放着,看得人打瞌睡。主要说说为啥会有这么大区别吧。
《长安的荔枝》讲的是一个小官接到运荔枝的任务。男主李善德本来过着凑合的日子,突然被推上前线。要从岭南运鲜荔枝到长安,这在古代根本不可能。剧情里还加了个小舅子郑平安,说是帮忙查案,实际感觉就是给剧情添乱。两集下来没啥惊喜,就是平铺直叙。
反过头看《藏海传》,从开头就开始设悬念,比如高明到底死没死。观众都在猜,后来发现很多细节其实早有暗示。比如六初去祭拜高明时没把酒倒地,还有车夫的声音跟高明很像。这些线索都让人觉得可能高明没死。
《长安的荔枝》原著是个中篇小说才七万字,硬拍成35集,中间肯定得加很多水。比如郑平安这角色喜剧色彩太强,跟原作风格完全不对。服化道倒是做得精细,镜头也挺好看,但剧情推进太慢。两集里除了任务就是抱怨,没啥高潮。
《藏海传》里高明和赵秉文的关系特别复杂。高明本来是赵的徒弟,后来因为藏海不得不两边为难。赵让高明喝毒酒,但观众发现可能酒里没毒,是高明自己选择离开。这种反转设计得很巧妙,看得人特别带劲。
《长安》这剧可能为了凑集数,把李善德的任务过程拉得很长。每个步骤都详细解释,反而让观众一眼就能猜到后面发展。比如找荔枝品种、运输路线这些,想不出意外就没意思了。
现在很多人说《藏海传》烧脑,其实是因为细节太多了。比如高明教藏海的那些纵横术,表面是教本事,实际可能在蒲局。观众必须回过头看才明白。这种设计让剧集越看越有味道。
《长安》的小舅子支线感觉多余,郑平安查案失败后跑岭南,跟主线没什么关联。可能是想凑角色,但让人感觉剧情散了。《藏海传》里每个角色出现都有作用,不会浪费镜头。
两个剧都是马伯庸的作品,但改编差别太大。《长安》为了填充内容加了太多无关内容,原著的紧张感都没了。《藏海传》虽然也有改编,但把悬念都保留下来了。
演职员方面,《藏海传》张婧仪和周奇表现正常,剧情节奏紧凑就不显拖沓。《长安》雷佳音演小官很到位,但剧情太平淡撑不起演技。岳云鹏喜剧属性太强,跟正剧格格不入。
现在追剧到第三集,《长安》还是老样子,没什么新意。倒是《藏海传》那种需要动脑子的剧情更让人上瘾。可能每个人口味不同,但明显好剧本对观众吸引力更大。
要是《长安》能把剧情紧凑点,把支线和主线结合紧密些应该会好点,但现在看就是磨时间。不过可能后面会变好,先继续看看。
来源:乖巧溪流JA